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宫润泽专利>正文

污水滤网双面冲洗换热除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152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污水滤网双面冲洗换热除污装置,它涉及污水换热除污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污水除污装置混水率高、温度损失大、容易形成污杂物堆积堵塞滤网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筒形滤网(16)内部设有污水过滤室(2)和反冲洗室(7),在筒形滤网(16)内轴向设有弹性隔离刮板(10),弹性隔板刮板(10)固定在柱形外壳(12)内壁的底板上,弹性隔离刮板(10)、反冲洗室(7)和筒形滤网(16)构成第一隔离室(9-1)和第二隔离室(9-2)。弹性百叶轮轴(11)和弹性软隔板13轴向设在弹性隔离刮板(10)两侧端部的柱形壳体(12)内壁与筒形滤网(16)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阻断了腔室间的窜水;使毛发、纤维杂物经正冲洗后能顺畅排出;克服了现有污水除污装置的混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换热除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世界可利用能源的日趋紧张和温室效应的日加严重,节能减排 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在冷暖空调领域中节能减排潜力巨大,由于热泵技术的 大力推广,使得传统的燃煤、燃油、燃电进行冷暖空调的方法有了更杰出的替 代者。然而,热泵技术的推广受到水源缺乏的制约,扩大热泵的源泉成为迫切 解决的问题。城市原生污水以其分布广、数量大、温度适宜成为首选。利用城市原生污水关键要解决污水中的杂物不堵塞换热设备及流通管道。2005年3 月16日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43654.9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专利技术名称为 "设置有滚筒格栅的城市污水水力自清装置",该装置由筒形外壳、圆筒形栅 格滤网及使其转动的传动装置组成。该装置基本实现了对污水中杂物的隔滤, 但其装置实际运行时混水率高,温度损失大,容易形成污杂物堆积死区,也不能有效地消除毛发、纤维堵塞栅格滤网,栅格滤网堵塞需人工定期进行清淤处 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污水除污装置混水率高、温度损失大、容易形成污杂 物堆积死区及不能有效地消除毛发、纤维堵塞栅格滤网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污 水滤网双面冲洗换热除污装置,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污水滤网双面冲洗换热除污装置,由原生污水进水口、过滤污水 供水口、三通回水冲洗管路、原生污水排放口、过滤污水室、原生污水供水室、 反冲洗室、弹性隔离刮板、弹性百叶轮轴、柱形外壳、弹性软隔板、筒形滤网、 百叶轮轴传动齿轮、换热设备和传动机构组成,过滤污水供水口的出口与换热 设备的输入端连接,在筒形滤网内部设有污水过滤室和反冲洗室,在筒形滤网 内轴向设有弹性隔离刮板,弹性隔板刮板固定在柱形外壳内壁的底板上,弹性 隔离刮板、反冲洗室和筒形滤网构成第一隔离室和第二隔离室,弹性百叶轮轴轴向设在弹性隔离刮板外侧端部的筒形滤网与柱形壳体的内壁之间,弹性百叶 轮轴与弹性隔离刮板外侧端径向相对应,弹性隔板刮板、弹性百叶轮轴、筒形 滤网和柱形壳体的内壁构成污水排放腔,弹性软隔板设在弹性隔离刮板内侧端 部的筒形滤网与柱形外壳的内壁之间,弹性软隔板的外侧端固定在柱形外壳的 内壁上,弹性软隔板内侧端与弹性隔离刮板内侧端径向相对应,三通回水冲 洗管路的入口与换热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三通回水冲洗管路的第一端与反冲洗 室连通,三通回水冲洗管路的第二端与污水排放腔连通,反冲洗室的低端与柱 形外壳的底板连接,原生污水排放口与污水排放腔连通,百叶轮轴传动齿轮与 传动机构皮带连接。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柱形壳体内的筒形滤网内部和柱形外壳内底板间,由设在柱 形外壳内底板上的弹性隔离刮板和反冲洗室构成了两个隔离室,其有效地隔绝 了反冲洗室与过滤污水室间的窜水,弹性隔离刮板又可以刮除滤网纤维。筒形 滤网和柱形外壳内壁构成的空隙,由弹性软隔板和弹性百叶轮轴分割成原生污 水供水室和污水排放腔,阻断了两腔室间的窜水,也解决了杂物排送问题;而 污水排放腔内又分成正反两个冲洗区域,两种冲洗方式使得滤网更通透,使毛 发、纤维经正冲洗后顺畅排出;装置内不会因纤维杂物堵塞筒形滤网使换热器 回路中因简形滤网的阻隔而造成死循环,也不会造成大颗粒污杂物在污水供水 室堆积,同时克服了现有污水除污装置原生污水供水室和污水排放腔间的混水 问题,实现高效滤污,勿需人工定期对筒形滤网进行清污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A的横截面剖视图,图3是图 1的府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l、图2、图3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 原生污水进水口 1、过滤污水供水口 2、三通回水冲洗管路3、原生污水排放 口 4、过滤污水室5、原生污水供水室6、反冲洗室7、弹性隔离刮板10、弹 性百叶轮轴11、柱形外壳12、弹性软隔板13、筒形滤网16、百叶轮轴传动齿 轮15、换热设备18和传动机构19组成,过滤污水供水口 2的出口与换热设 备18的输入端连接,在筒形滤网16内部设有污水过滤室2和反冲洗室7,在筒形滤网16内轴向设有弹性隔离刮板10,弹性隔板刮板10固定在柱形外壳 12内壁的底板上,弹性隔离刮板10、反冲洗室7和筒形滤网16构成第一隔离 室9-1和第二隔离室9-2,弹性百叶轮轴11轴向设在弹性隔离刮板10外侧端 部的筒形滤网16与柱形壳体12的内壁之间,弹性百叶轮轴11与弹性隔离刮 板IO外侧端径向相对应,弹性隔板刮板10、弹性百叶轮轴11、筒形滤网16 和柱形壳体12的内壁构成污水排放腔8,弹性软隔板13设在弹性隔离刮板10 内侧端部的筒形滤网16与柱形外壳12的内壁之间,弹性软隔板13的外侧端 固定在柱形外壳12的内壁上,弹性软隔板13内侧端与弹性隔离刮板10内侧 端径向相对应,三通回水冲洗管路3的入口与换热设备18的输出端连接,三 通回水冲洗管路3的第一端与反冲洗室7连通,三通回水冲洗管路3的第二端 与污水排放腔8连通,反冲洗室7的低端与柱形外壳12的底板连接,原生污 水排放口 4与污水排放腔8连通,百叶轮轴传动齿轮15与传动机构19皮带连 接。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在于它还包含有腔室压差指示器14,腔室压差指示器14的一端与 原生污水供水室6连通,另一端与污水排放腔8连通。装置调试时使原生污水 供水室6和污水排放腔8的压差为零,减少混水。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图3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弹性百 叶轮轴ll由6 12叶片组成。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3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百叶轮轴传动 齿轮15与弹性百叶轮轴11的齿轮啮合,弹性百叶轮轴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 柱形壳体12的上盖板与下底板的轴承内。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当原生污水被过滤时,电机减速器驱动筒形 滤网16和弹性百叶轮轴17旋转。电机减速器与筒形滤网16同轴旋转,而弹 性百叶轮轴U经百叶轮轴传动齿轮17与传动机构19反向旋转。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污水进水管1 为喇叭口形,切向接在柱形外壳侧壁上。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的污水进水管1与污水泵连接。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污水泵将原生污水抽取到装置的柱形外壳12上切向接入的进水口 1,通 过滤污进入网内的过滤室,污杂物阻隔在滤污的外面。过滤后的污水经外壳下 底的供水口 2进入换热器18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污水流回连通外壳侧壁和 外壳底部的三通回水冲洗管3,含有纤维杂物的回水由外壳侧壁的入口流入外 壳与滤网间的污水排放腔,对筒形滤网1.6进行正向冲洗,少量不含纤维杂物 的回水经外壳底部的回水口进入筒形滤网16内的反冲洗室7,对筒形滤网16 进行通透式反冲洗,然后两股冲洗后的水流由外壳侧壁的原生污水排放口 4 排入污水渠。弹性隔板刮板10的端部具有刮除筒形滤网16内壁上的纤维杂物的作用, 同时它又与反冲洗室7两侧的硬隔板构成第一隔离区9-1和第二隔离区9-2,使 得反冲洗室7的污水与原生污水供水室6的水二次隔离,防止窜水现象的发生; 弹性百叶轮轴11和弹性软隔板13起着原生污水供水室6与污水排放腔8的 隔离作用,防止原生污水供水室6和污水排放腔8间混水。弹性百叶轮轴11由传动机构19带动百叶轮轴传动齿轮15与筒形滤网16 同速反向旋转,使阻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污水滤网双面冲洗换热除污装置,它包含原生污水进水口(1)、过滤污水供水口(2)、三通回水冲洗管路(3)、原生污水排放口(4)、过滤污水室(5)、原生污水供水室(6)、反冲洗室(7)、弹性隔离刮板(10)、弹性百叶轮轴(11)、柱形外壳(12)、弹性软隔板(13)、筒形滤网(16)、百叶轮轴传动齿轮(15)、换热设备(18)和传动机构(19),过滤污水供水口(2)的出口与换热设备(18)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在筒形滤网(16)内部设有污水过滤室(2)和反冲洗室(7),在筒形滤网(16)内轴向设有弹性隔离刮板(10),弹性隔板刮板(10)固定在柱形外壳(12)内壁的底板上,弹性隔离刮板(10)、反冲洗室(7)和筒形滤网(16)构成第一隔离室(9-1)和第二隔离室(9-2),弹性百叶轮轴(11)轴向设在弹性隔离刮板(10)外侧端部的筒形滤网(16)与柱形壳体(12)的内壁之间,弹性百叶轮轴(11)与弹性隔离刮板(10)外侧端径向相对应,弹性隔板刮板(10)、弹性百叶轮轴(11)、筒形滤网(16)和柱形壳体(12)的内壁构成污水排放腔(8),弹性软隔板(13)设在弹性隔离刮板(10)内侧端部的筒形滤网(16)与柱形外壳(12)的内壁之间,弹性软隔板(13)的外侧端固定在柱形外壳(12)的内壁上,弹性软隔板(13)内侧端与弹性隔离刮板(10)内侧端径向相对应,三通回水冲洗管路(3)的入口与换热设备(18)的输出端连接,三通回水冲洗管路(3)的第一端与反冲洗室(7)连通,三通回水冲洗管路(3)的第二端与污水排放腔(8)连通,反冲洗室(7)的低端与柱形外壳(12)的底板连接,原生污水排放口(4)与污水排放腔(8)连通,百叶轮轴传动齿轮(15)与传动机构(19)皮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润泽
申请(专利权)人:宫润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