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8528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素回转窑的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结构为:在窑筒体的窑尾部有径向迷宫式密封、安装支座和摩擦环,鱼鳞片的一端与安装支座连接、另一端贴在摩擦环上,在鱼鳞片的外面还有箍紧装置。在箍紧装置的外面还有钢丝绳,钢丝绳穿过箍紧装置的圆筒段。鱼鳞片、箍紧装置通过安装螺栓与安装支座连接。摩擦环与窑筒体焊接,调整螺栓穿过摩擦环的螺纹孔,一端顶在窑筒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鱼鳞片和迷宫式密封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确保碳素回转窑更加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且具有维护检修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碳素回转窑窑尾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碳素回转窑是碳素煅烧工段的重要设备,回转窑窑尾密封一直是困扰生产厂家的难题,由于传统形式的密封易失效,不仅漏风漏料,而且影响了回转窑热工制度的稳定,导致热耗增高,严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统形式密封易失效、不仅漏风漏料而且影响回转窑热工制度的稳定,导致热耗增高,严重污染环境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在窑筒体的窑尾部有径向迷宫式密封、安装支座和摩擦环,鱼鳞片的一端与安装支座连接、另一端贴在摩擦环上,在鱼鳞片的外面还有箍紧装置。在箍紧装置的外面还有钢丝绳,钢丝绳从箍紧装置有圆弧的一端穿过。鱼鳞片、箍紧装置通过安装螺栓与安装支座连接。摩擦环还通过调整螺栓与窑筒体连接。工作时,摩擦环随窑筒体一起转动,鱼鳞片在弹性作用下紧贴在摩擦环上,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鱼鳞片会磨损。由于窑内为负压,空气有可能通过鱼鳞片的间隙或因鱼鳞片机械变形或磨损残缺所形成的缝隙中进入径向迷宫,迷宫式密封让空气流经弯曲通道,产生流体阻力,使风速显著降低,也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鱼鳞片和迷宫式密封的共同作用下,属于复合柔性密封,可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确保碳素回转窑更加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且具有维护检修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由径向迷宫式密封l,鱼鳞片安装支座2,鱼鳞片安装螺栓3,箍紧装置4,钢丝绳5,鱼鳞片6,摩擦环7,调整螺栓8等组成。在窑筒体9的窑尾部有径向迷宫式密封1、安装支座2和摩擦环7,鱼鳞片6的一端与安 装支座2连接、另一端贴在摩擦环7上,在鱼鳞片6的外面还有箍紧装置4。箍紧装置4根据 筒体9的直径大小,数量可以为4 8个,均布在安装支座2的环面上。在箍紧装置4的外面用钢丝绳5箍紧。箍紧装置4的一端有圆弧,端部回巻成圆筒状, 钢丝绳5穿过箍紧装置4的圆筒端起到箍紧作用,防止脱松。鱼鳞片6、箍紧装置4通过安装螺栓3与安装支座2连接。摩擦环7与窑筒体9焊接,通过调整螺栓8穿过摩擦环7的螺纹孔, 一端顶在窑筒体9上 。调整螺栓均布筒体9的圆周上,数量为12个,用以调整摩擦环与窑筒体的同轴度,避免 窑口变形对摩擦环圆度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窑筒体(9)的窑尾部有径向迷宫式密封(1)、安装支座(2)和摩擦环(7),鱼鳞片(6)的一端与安装支座(2)连接、另一端贴在摩擦环(7)上,在鱼鳞片(6)的外面还有箍紧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窑筒体(9)的窑尾部有径向迷宫式密封(1)、安装支座(2)和摩擦环(7),鱼鳞片(6)的一端与安装支座(2)连接、另一端贴在摩擦环(7)上,在鱼鳞片(6)的外面还有箍紧装置(4)。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箍紧装置(4)的外面还有钢丝绳(5),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永程敏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