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807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风机,尤其是一种由燃料燃烧为热源的热风机。针对目前热风机热利用率低、燃料消耗大、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利用率高、节能的热风机,空气经进风口(2)送入热交换室(10)后从出风口(16)送出,热交换室(10)和加热炉的烟道(14)之间有共用的烟道热交换壁(13),热交换室(10)和加热炉的燃烧室(5)之间也有共用的燃烧室热交换壁(7)和炉顶热交换壁(11)。延长了加热路径,增大了加热面积,提高了热利用率,并能防止加热炉炉体产生高温变形。能用于温室增温、药材干燥、食品干燥,或其他需要对空气进行增温的场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风机,尤其是一种由燃料燃烧为热源的热风机。
技术介绍
热风机,顾名思义用于加热空气,多用于温室增温、药材干燥、或食品干燥等, 一般由 加热炉和热交换室组成,通过加热炉内燃料的燃烧产生热量并产生高温烟气,而热交换室设 置在加热炉的烟道位置与烟道有共用的烟道热交换壁,空气由风机经进风口送入后通过烟道 热交换壁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空气增温后从出风口送出。而为了促进加热炉燃料的燃烧 ,加热炉风门一般还设置有鼓风机。目前的热风机,空气只与烟气通过烟道热交换壁进行热交换,而加热炉炉体通常由其内 部的耐火层进行保温隔热,但大量热量还是会通过加热炉炉体散失,且在长时间工作后,其 加热炉炉体,由于热量累计产生高温并导致炉体变形影响设备正常使用。因此目前的热风机,热利用率低,燃料消耗大,资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加热炉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利用率高、 节能的热风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风机,空气经进风口送入热交 换室后从出风口送出,热交换室和加热炉的烟道之间有共用的烟道热交换壁,热交换室和加 热炉的燃烧室之间也有共用的燃烧室热交换壁和炉顶热交换壁。因此空气能从加热炉炉体的所有表面吸收热量,延长了空气的加热路径,增大了热交换 面积,在相同的出风口温度需求下,降低燃料消耗,提高了热利用率,并能防止加热炉炉体 产生高温变形。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出风口空气温度的控制,在进风口设置了风机,通过送风量的控制对 出风口空气温度进行控制。并进一步通过加热炉的风门将加热炉与热交换室连通,由于进风 口设置有风机,经加热后的空气能经风门压入炉体,由于空气经过加热提高了其助燃效果且 能够省去原有的风门鼓风机,节能的同时通过风门的调节能够通过控制燃料的燃烧对热风机 出风口空气最高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热利用率燃,烧室热交换壁和炉顶热交换壁及烟道热交换壁的热交换室一侧设置有散热片,增大了热交换面积的同时散热片之间形成导流槽能够有效控制空气在热 交换室内的流向,使空气能够流过所有的热交换壁,保证了所有热交换壁的有效利用,进一 步提高了热利用率。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主视图2是图1的D-D剖视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6是本技术的炉顶散热片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l、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热风机,加热炉是煤炉,从下至上 包括渣室4及其上的出渣口9 、炉桥、燃烧室5及其上的加煤口6。整个加热炉都被热交换室 IO所包围,热交换室10和加热炉的烟道14之间有共用的烟道热交换壁13,热交换室10和加热 炉的燃烧室5之间也有共用的燃烧室热交换壁7和炉顶热交换壁11,有效防止了热量的散失, 延长了空气的加热路径,增大了热交换面积,在相同的出风口温度需求下,降低燃料消耗, 提高了热利用率,并能防止加热炉炉体产生高温变形。进风口2设置有风机1,加热炉通过其渣室4侧壁的风门8与热交换室10底部连通,烟道14 设置在热交换室10内,其入口设置在炉体炉顶并从炉顶沿炉体向下延伸,其排烟口15设置在 热交换室10底部。由于进风口2设置有风机1,形成了从热交换室10到炉体再到外部逐级递减 的梯度压强。经加热后的空气经风门8压入渣室4后从炉体底部送入燃烧室5,由于空气经过 加热提高了其助燃效果且能够省去原有的风门8鼓风机,节能的同时通过风门手柄17调节风 门8的开启大小能够通过控制燃料的燃烧对热风机出风口16空气最高温度进行有效控制;通 过风机1送风量的控制能对出风口16空气温度进行有效控制;烟道14的倒转设置在增大烟道 热交换壁的同时能够保证装置整体结构的紧凑,而梯度压强的存在能够保证烟气的有效排出进风口2设置在装置的顶部与加热炉的炉顶相对的位置,出风口16设置在装置的底部, 炉顶热交换壁11的散热片3以炉顶中心为中心放射状设置,燃烧室热交换壁7和烟道热交换壁4,并在散热片3和散热片3之间形成导流槽18。空气经风 机1加压后在炉顶热交换壁11的放射状散热片的导流作用下均匀送入热交换室10的各个方向 ,再在燃烧室热交换壁7和烟道热交换壁13的垂直方向散热片3的导流作用下流向热交换室10 底部,由于热交换室底部没有散热片3 ,热交换室10内各部分的空气能够通过扩散有效混合 并最终从出风口16送出。这样就通过散热片3,在增大热交换面积的同时通过他们之间形成 的导流槽18有效控制了空气在热交换室10内的流向,使空气能够流过所有的热交换壁,保证 了所有热交换壁的有效利用,进一步提高了热利用率。烟道热交换壁13的烟道14一侧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吸热片12,进一步加强了高温烟气的 利益,提高了热利用率。本技术的加热炉除了采用煤炉以外也可以是其他采用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或气体燃 料的加热炉。而空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位置也可以按照具体的需要进行设置,并通过热交换 室内的散热片方向的设置使空气能够流经热交换室的所有位置并从进风口流向出风口 。而风 门与热交换室的连通也可以是通过一个管道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风机,空气经进风口(2)送入热交换室(10)后从出风口(16)送出,热交换室(10)和加热炉的烟道(14)之间有共用的烟道热交换壁(13),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室(10)和加热炉的燃烧室(5)之间也有共用的燃烧室热交换壁(7)和炉顶热交换壁(11)。

【技术特征摘要】
1.热风机,空气经进风口(2)送入热交换室(10)后从出风口(16)送出,热交换室(10)和加热炉的烟道(14)之间有共用的烟道热交换壁(13),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室(10)和加热炉的燃烧室(5)之间也有共用的燃烧室热交换壁(7)和炉顶热交换壁(11)。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风机,其特征在于进风口 (2)设置有风机(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机,其特征在于加热炉通过其风门(8 )与热交换室(10)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机,其特征在于烟道(14)设置在热交 换室(10)内,其入口设置在炉体炉顶并从炉顶沿炉体向下延伸,其排烟口 (15)设置在 热 交换室(10)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何星李富德岳华英
申请(专利权)人:西昌中村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