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钢包双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792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升装置,具体应用于RH真空处理过程中对钢包的顶升,公开了一种RH钢包双顶升装置,包括驱动支架和顶升油缸,其特征在于,钢包与钢包车之间设置有托架,驱动支架设置于RH处理位置位于钢包车的两侧,所述顶升油缸的头部能够在升降过程中接触到驱动支架,通过顶升油缸顶起驱动支架,使得驱动支架与托架两侧的支承座相接触,从而顶起托架与托架内的钢包,实现托架与钢包在垂直方向的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地面上设置顶升油缸实现钢包及托架的顶升方式,解决了特殊情况下无法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地下顶升装置和卷扬提升装置的问题,并且较现有技术中的地下顶升装置降低成本,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安全、使用效果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顶升装置,具体应用于RH真空处理过程。
技术介绍
RH真空处理最开始采用的是真空室升降的方式,钢包保持静止,即上动法。但此种方式 因为真空室不便于维护更换,容易漏气导致真空度不够,且作业率低,基本上已经淘汰。目前,现有技术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用外力使钢包升降至处理位进行精炼处理, 即下动法。较成熟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柱塞液压缸将钢包车连同钢包一起顶起,这种方式需要 在地面上做一个7米多深的深基坑,将柱塞缸固定在坑底,由于需要将钢包车一起顶升,油 缸所需能力较大,从而导致油缸直径很大,投资较高,油缸及液压泵控系统中主泵的供货周 期较长。另外一种是上动方式,采用龙门钩及巻扬机构将钢包提升,完成真空处理。由于某些钢 厂改造项目的特殊性,在处理工位因有地下管廊无法采用该顶升装置,而且上方轨面高度受 到限制,也不能采用钢包巻扬的方式吊运钢包和完成RH精炼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采用柱塞液压缸实现钢包车和钢包的顶升时投资较高、在特殊现 场情况下无法采用地下顶升装置和钢包巻扬方式吊运钢包完成RH精炼处理的问题,本实用新 型提供了一种RH钢包双顶升装置,可以较好地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RH钢包双顶升装置,包括驱动支架(1)和顶升油缸(6),其特征在于,钢包与钢包车之间设置有托架(3),所述驱动支架(1)设置于RH处理位置位于钢包车的两侧,所述顶升油缸(6)的头部能够在升降过程中接触到驱动支架(1),通过顶升油缸(6)顶起驱动支架(1),使得驱动支架(1)与托架(3)两侧的支承座相接触,从而顶起托架(3)与托架内的钢包(4),实现托架(3)与钢包(4)在垂直方向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H钢包双顶升装置,包括驱动支架(1)和顶升油缸(6),其特征在于,钢包与钢包车之间设置有托架(3),所述驱动支架(1)设置于RH处理位置位于钢包车的两侧,所述顶升油缸(6)的头部能够在升降过程中接触到驱动支架(1),通过顶升油缸(6)顶起驱动支架(1),使得驱动支架(1)与托架(3)两侧的支承座相接触,从而顶起托架(3)与托架内的钢包(4),实现托架(3)与钢包(4)在垂直方向的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H钢包双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升油缸(6)安装于导轨支架(2)的箱体中,驱动支架(1)设置有导轮(7、 8),导轮(7 、8)与导轨支架(2)的导轨相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H钢包双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轮(7 、8)设置于驱动支架(1)的两侧,所述导轨支架(2)的导轨为H型钢,每组导轮由垂直于 钢包轨道方向与H型钢构成的导轨一面滚动接触的导轮(7),和平行于钢包轨道方向与H型 钢构成的导轨另一面滚动接触的不同方向设置的导轮(8)组成。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RH钢包双顶升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托架(3)为焊接式箱型结构,钢包(4)坐于托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钟蓓刘斌奇黄睿成剑明盛汉桥胡雪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