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683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第一散热器、设置于该第一散热器上方的一动力转换装置、安装于动力转换装置另一端的一风扇及导热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器与动力转换装置一端的若干热管,所述动力转换装置包括一中空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一动力活塞、一气密活塞、与所述动力活塞及气密活塞分别相连的曲柄连杆组及与该曲柄连杆组相传动连接的一曲轴飞轮组,所述动力活塞和气密活塞在壳体内往复运动,并通过曲柄连杆组驱动与曲轴飞轮组连接的风扇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利用发热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动力转换装置转换为带动风扇旋转的机械能,从而有效利用能量的循环进行辅助散热,进而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且不需要供电设备提供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发光二极管模组散热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得不到及时地散出,就会影响电子元 件的工作寿命,甚至导致电子元件的损毁。目前通常都在电子元件上安装一散热装置对其进行散热。常见的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 与发热的电子元件接触的基板及设于基板上的若干间距排列的散热鳍片。然而,现有的散热 装置基本上是一味地将热量排出系统外,排出的热量不仅会使周围环境升温而危害环境,同时也是一种没有合理使用可循环能量而造成能量浪费的行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回收利用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进行辅助散热的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第一散热器、设置于该第一散热器上方的一动力转换装置、安装 于动力转换装置另一端的一风扇及导热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器与动力转换装置一端的若干热管 ,所述动力转换装置包括一中空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一动力活塞、 一气密活塞、与所述动 力活塞及气密活塞分别相连的曲柄连杆组及与该曲柄连杆组相传动连接的一曲轴飞轮组,所 述动力活塞和气密活塞在壳体内往复运动,并通过曲柄连杆组驱动与曲轴飞轮组连接的风扇 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第一散热器、设置于该第一散热器上方的一动力转换装置、安装于动力转换装置另一端的一风扇及导热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器与动力转换装置一端的若干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换装置包括一中空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一动力活塞、一气密活塞、与所述动力活塞及气密活塞分别相连的曲柄连杆组及与该曲柄连杆组相传动连接的一曲轴飞轮组,所述动力活塞和气密活塞在壳体内往复运动,并通过曲柄连杆组驱动与曲轴飞轮组连接的风扇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第一散热器、设置于该第一散热器上方的一动力转换装置、安装于动力转换装置另一端的一风扇及导热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器与动力转换装置一端的若干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换装置包括一中空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一动力活塞、一气密活塞、与所述动力活塞及气密活塞分别相连的曲柄连杆组及与该曲柄连杆组相传动连接的一曲轴飞轮组,所述动力活塞和气密活塞在壳体内往复运动,并通过曲柄连杆组驱动与曲轴飞轮组连接的风扇旋转。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面向所述 第一散热器设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一容置所述动力活塞、气密活塞的柱状主体部及一供所述曲轴飞轮组装设的头部,该气密活 塞与该主体部一密闭端之间形成一密封腔,所述动力活塞置于该密封腔内往复运动,且将密 封腔分隔为动力活塞与主体部封闭端之间的一吸热腔及动力活塞与所述气密活塞之间的一放 热腔。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连杆组包 括一端与动力活塞相连接的一第一曲柄连杆及一端与所述气密活塞相连的一第二曲柄连杆, 该第一曲柄连杆的另一端、该第二曲柄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置于所述壳体的头部内的曲轴飞 轮组相传动连接,当动力活塞在密封腔内往复运动时,所述第一、第二曲柄连杆带动该曲轴 飞轮组转动。5 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勇丁巧利曹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