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3030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6:16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框架、一弹性体、一磁性件以及一线圈。框架具有一开口。弹性体设置于框架,框架与弹性体形成一有限空间。磁性件对应于有限空间并设置于弹性体的其中一侧。线圈对应于有限空间的周缘并设置于框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形成磁性件与线圈交错设置的状态,可使散热装置达到扁平化及小型化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与资讯的蓬勃发展下,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或元件皆朝着微型化或轻薄化的方向发展。然,电子装置于使用时,其处理器皆会产生废热,一般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可依靠风扇进行主动式散热,但体积较小的平板电脑通过使用较低效能的处理器,使其不会产生太多的废热,再通过散热片或热管等被动式的散热元件排除废热。而对于体积同属薄型的超轻薄电脑而言,虽然目前已有薄型化风扇可应用于此类轻薄型的电子装置,但风扇仍存在有噪音的问题。而目前常见应用于小体积装置的散热方式,除了利用风扇散热外,更可使用喷流式的散热方式。一般喷流式的散热方式不使用风扇扇叶旋转产生气流,而是依靠鼓动造成气流的流动。图1为公知一种喷流式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散热结构I的主体为一中空的框架11,薄膜12设置于中空的框架11的中空处而其内形成中空的腔室,且一磁性件13设置于框架11的中央底侧,另有一线圈14设置于薄膜12上,且其位置对应于磁性件13的设置处。当以压电驱动器驱动线圈14时,可促使薄膜12进行上下振动,随着薄膜12的上下位移,空气会流入中空的腔室再行喷出,喷出后的气流则会带动周边空气产生涡流现象,强化空气对流能力。然而,喷流式的散热结构1,由于线圈14直接设置于薄膜12上并与薄膜12—起上下振动,长期使用下,容易造成线圈14的线路毁损。另外,磁性件13与线圈14皆设置于框架11的中央而呈纵向设置,此种纵向设置设计更限制散热结构I的体积无法达到更轻薄的构型。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可应用于小体积的电子装置,且可减少噪音的产生,另更可通过新颖的设计以减少散热装置的损坏率,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可应用于小体积的电子装置,且可减少噪音的产生,另还可通过新颖的设计以减少散热装置的损坏率。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框架、一弹性体、一磁性件以及一线圈。框架具有一开口。弹性体设置于框架,框架与弹性体形成一有限空间。磁性件对应于有限空间并设置于弹性体的其中一侧。线圈对应于有限空间的周缘并设置于框架。在一实施例中,磁性件与线圈设置于同一侧。在一实施例中,磁性件与线圈设置于不同侧。[0011 ] 在一实施例中,框架具有至少一流道,流道连接开口。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散热装置还包括:一增重件,设置于磁性件。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体包括复合材质。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体夹设于框架与线圈之间。在一实施例中,框架具有一凹槽,线圈设置于凹槽。在一实施例中,框架具有一凸部,弹性体具有一凹部,凸部与凹部相互配合。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散热装置还包括一固定件,将该弹性体固定于该框架。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其磁性件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框架与弹性体所形成的有限空间,而线圈则设置于有限空间的周缘,故形成磁性件与线圈交错设置的状态,可使散热装置达到扁平化及小型化的功效。而又可依据其有限空间的大小,以及所欲产生的气流形式,通过调控电压的大小或调控电流的频率,以输出特定波形的讯号至线圈,并使磁性件受感应后带动弹性体产生各式不同的振幅,进而产生不同的气流形式。此种通过电讯号产生气流的方式,不但不会有噪音的产生,亦因其作用在振动点上,故消耗的能量较小,可以较小的电压或电流驱动弹性体与磁性件的作动,耗电量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一种喷流式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散热装置组合后的示意图。图3A为图2B所示的散热装置的A-A线剖面示意图。图3B为图3A所示的散热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4为图3A所示的散热装置组合应用于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2B所示的散热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A为图5所示的散热装置吹气时的示意图。图6B为图5所示的散热装置进气时的示意图。图7A及图7B所示为图4所示的散热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A至8C为控制图3A所示的弹性体与磁性件的波形示意图。图9为图3A所示的散热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0为图3A所示的散热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散热结构11,21:框架12:薄膜13、23:磁性件14>24:线圈2,2a,2b,2c:散热装置211:开口212:腔室2I3:凹槽214:流道215:凸部22:弹性体221:凹部25:增重件26:固定件3:电子元件A-A:剖面线B-B、C-C、H-H、1-1:时间D-D、E-E、F-F、G-G:振幅E:电子装置FUFr、F2、F3:气流O:开孔S:有限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散热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图2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散热装置组合后的示意图,图3A为图2B所示的散热装置的A-A线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A至图3A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散热装置2,包括一框架21、一弹性体22、一磁性件23以及一线圈24。框架21具有一开口 211及一腔室212,而弹性体22设置于框架21,即对应于腔室212设置,使框架21与弹性体22形成一有限空间S (如图3A)。磁性件23对应于有限空间S并设置于弹性体22的其中一侧,而线圈24对应于有限空间S的周缘并设置于框架21,优选地,框架21具有一凹槽213,线圈24设置于凹槽213。换言之,磁性件23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框架21与弹性体22所共同形成的有限空间S,而线圈24则设置于有限空间S周缘的凹槽213,故磁性件23与线圈24为交错设置,节省空间,可使散热装置2达到扁平化及小型化的功效。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体22夹设于框架21与线圈24之间,且磁性件23与线圈24设置于不同侧,即磁性件23与线圈24分别设置于弹性体22的二侧。图3B为图3A所示的散热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3B所示,于其他实施例中,散热装置2a的磁性件23与线圈24亦可设置于同一侧,磁性件23与线圈24仅需交错设置,使散热装置2达到扁平化的功效,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依据本专利技术磁性件23与线圈24的配置位置的设计,可使散热装置2的高度小于4mm,优选可为3mm。图4为图3A所示的散热装置组合应用于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4所示。散热装置2可应用于一电子装置E中,并设置于发热的电子元件3的周缘。而当散热装置2设置于电子装置E,其框架21同时与电子装置E的壳体形成封闭空间,即有限空间S,并通过开口 211与外界连通。当然,除了电子装置外,散热装置2亦可应用于LED灯具等体积小且需排除废热的装置。另外,线圈24另外接有导电线路(图未显示),当电流通过线圈24,磁性件23受到电磁感应而带动弹性体22往复振动。而由于弹性体22具有弹性,且设置于电子装置E时形成封闭的有限空间S,在弹性体22往复振动的过程中,造成有限空间S的压缩及放大,进而造成有限空间S的内部与散热装置2周边的气体流动。优选地,如图5所示,图5为图2B所示的散热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框架21更具有至少一流道214,流道214连接开口 211。图6A为图5所示的散热装置吹气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框架,具有一开口;一弹性体,设置于该框架,该框架与该弹性体形成一有限空间;一磁性件,对应于该有限空间并设置于该弹性体的其中一侧;以及一线圈,对应于该有限空间的周缘并设置于该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08 US 61/762,714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一框架,具有一开口 ; 一弹性体,设置于该框架,该框架与该弹性体形成一有限空间; 一磁性件,对应于该有限空间并设置于该弹性体的其中一侧;以及 一线圈,对应于该有限空间的周缘并设置于该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磁性件与该线圈设置于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磁性件与该线圈设置于不同侧。4.根据权利要求1的散热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富美唐仲宏陈世轴吕昭文邱俊隆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