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球面透镜模具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55810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非球面透镜模具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加工装置,其用于对待加工模具进行加工,将待加工模具固定在加工装置的主轴上,所述主轴带动加工模具转动;驱动加工装置的刀具进入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位置;加工装置的数控单元将刀具的极坐标值转化为工件坐标值,并确定刀具在待加工模具上的加工点;数控单元根据刀具的工件坐标值得出待加工模具的一模穴的几何中心工件坐标值,通过将刀具的极坐标值及模穴的几何中心工件坐标值代入到非球面面型公式计算出待加工模具模穴的面型,并确定刀具的实时进刀量;根据待加工模具模穴的面型对刀具路径补正,完成非球面透镜模具的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可有效提高非球面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光学零件注射成型技术中的模具要达到很高的要求,用一般的机械加工方法是达不到的 。目前国外大多数模具制造商均采用超精密单点金刚石车床进行车削或磨削,再用金刚石研 磨膏进行手工抛光来加工模具表面(请参见非球面透镜模具的制造,张松,《记录媒体 技术》,2007年第6期,62-64页),但是此种方法效率低,不利于非球面透镜模具的批量生 产。然而,其他的方法,如电火花加工、电铸复制及光学修磨等,加工精度很低,因此非 球面透镜模具的加工变得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加工精度好且加工效率高的。 一种,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加工装置,其用于对待加工模 具进行加工,将待加工模具固定在加工装置的主轴上,所述主轴带动加工模具转动;驱动加 工装置的刀具进入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位置;加工装置的数控单元将刀具的极坐标值转化为工 件坐标值,并确定刀具在待加工模具上的加工点;数控单元根据刀具的工件坐标值得出待加 工模具的一模穴的几何中心工件坐标值,通过将刀具的极坐标值及模穴的几何中心工件坐标 值代入到非球面面型公式计算出待加工模具模穴的面型,并确定刀具的实时进刀量;根据待 加工模具模穴的面型对刀具路径补正,完成非球面透镜模具的加工。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的通过非球面面型公式得出非球面模具 模穴面型,然后驱动刀具根据非球面面型对待加工模具进行实时切削,可有效提高加工精度 和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流程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加工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 式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步骤 SlOl,提供一加工装置,其用于对待加工模具100进行加工,将待加工模具100固定在加 工装置的主轴22上,所述主轴22带动待加工模具100转动。所述的非球面透镜模具加工装置 还包括 一数控装置IO、 一刀具12、 一压电驱动轴14、 一Z轴导轨16、 一电机20、 一X轴导轨 24。在Z轴导轨16上有一固定压电驱动轴14。在该压电驱动轴14相对于待加工模具100的一端 固定有一刀具12,所述刀具12为钻石刀头,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在垂直于Z轴导轨18的方向 设置有一X轴导轨24, 一电机20位于X轴导轨24上,在X轴导轨24内有一驱动装置可驱动该电 机20在X轴方向上移动,实现待加工模具100被加工点的变换。在电机20内有一主轴22,该主 轴22带动模具进行旋转。定义刀具12与待加工模具100的接触点为刀具12的中心点,刀具12中心点在以工件坐标 系原点为极点,以工件坐标系的X轴正方向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的极坐标值为(P , e),所 述工件坐标系采用标准右手笛卡儿直角坐标系,符合右手法则,所述刀具12的极坐标值(P ,e)转化后的工件坐标值为(Xm, Ym);每个模穴100的几何中心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 值为(Xn, Yn)。S102,驱动加工装置的刀具12进入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位置,此时,刀具12的极坐标值为 (0, 0)。当转动主轴22及移动位于X轴导轨24上的电机20时,刀具12的极坐标值发生改变S103,在加工过程中,数控装置10将刀具12的极坐标值转化为工件坐标值, ^m=pc0Se, ym=^sme,其中,xm为刀具i2在工件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值,Ym为刀具12在工件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值,P为刀具12在极坐标系中的极径,e为刀具12在极坐标系中 的极角。数控装置10根据刀具12的工件坐标值确定刀具12在待加工模具100上的加工点。S104,当刀具12进入待加工模具100的模穴101区域时,数控装置10通过将刀具12的工件 坐标值与模穴101的工件坐标值范围的对比,得出待加工模具100的模穴101几何中心坐标值( Xn, Yn)。如图3所示,当待加工模具100不断旋转时,刀具12先后经过模穴101上两个不同 工件坐标值的加工点A和加工点B,在这个过程中刀具12的极坐标值发生改变,数控装置10不 断的将刀具12的极坐标值转化为工件坐标值,当刀具12经过加工点A时,转化后的刀具12的 工件坐标值就是加工点A的工件坐标值,同理,当刀具12经过加工点B时,转化后的刀具12的 工件坐标值就是加工点B的工件坐标值,刀具12的转化后的每一个工件坐标值与待加工模具 IOO上的加工点一一相对应;数控装置10将刀具12的工件坐标值与模穴101的工件坐标值范围 进行比对,就可判断出刀具12进入了哪一个模穴101的加工范围,以及这个模穴101的几何中心坐标值,数控装置10就可以准确的根据模穴101几何中心坐标值(Xn, Yn)、刀具12的极 坐标值(P, e)及一非球面面型公式计算出刀具12的进刀量。 非球面面型公式其中,Z是以垂直于光轴且经过透镜光学中心的平面为参考面,垂直方向上距离光轴为 R处沿光轴方向的位移值,C是曲率半径,R为镜片高度,K为圆锥定数(Coin Constant), Ai为i次的非球面系类ji: (i一th order Aspherical Coefficient)。通过将公式(2)代入公式(1)得出一全部由已知量组成的非球面面型公式,数控装置 10根据刀具12极坐标值和待加工模具100的模穴101的几何中心坐标值,计算出模穴101非球 面面型,并驱动压电驱动轴14作快速响应,带动刀具12根据非球面面型对模穴101进行切削 ,所述的驱动压电驱动轴14的最大移动频率为400HZ,最大移动距离为70um。通过对模穴 101非球面面型的计算,则确定了刀具12的进刀量,且压电驱动轴14具有较快的移动频率和 较大的移动距离,可有效的减少刀具12的响应时间,提高切削精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 通过设定压电驱动轴14的响应频率,控制刀具12在对模穴101某一点加工一定的时间后自动 退刀,准备对下一点进行加工,通过对某一点的多次进刀完成对其的加工。S105,通过路径补正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所述路径补正方法是由于刀具12的刀 头并非无限小,存在一定的半径,当刀头的切点与待加工模具100的模穴101相接触时,刀头 四周的点可能会与模穴101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涉而导致形状精度变差,而对刀具12走刀路径 进行优化的一种方法。路径补正方法就是通过非球面面型公式实时对刀头四周的点进行计算 ,确定刀具12的进刀量,判断是否会存在干涉现象,当刀头四周存在一点的高度小于非球面 面型上相对应的高度就说明存在干涉,于是就根据刀头上各点最大干涉量进行退刀,所述干 涉量为刀头四周的高度与非球面面型上相对点的高度的差值。通过对干涉量的实时侦测可选 择一刀头上各点都不存在干涉的切点对先前存在干涉的位置进行切削,通过对刀具12的路径 补正可有效提高形状精度。通过本方法可实现对非球面的加工,并且可有效提高非球面模具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所述非球面高度值H = J(^m -圳2 + (加_刚5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球面透镜模具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加工装置,其用于对待加工模具进行加工,将待加工模具固定在加工装置的主轴上,所述主轴带动加工模具转动;驱动加工装置的刀具进入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位置;加工装置的数控单元将刀具的极坐标值转化为工件坐标值,并确定刀具在待加工模具上的加工点;数控单元根据刀具的工件坐标值得出待加工模具的一模穴的几何中心工件坐标值,通过将刀具的极坐标值及模穴的几何中心工件坐标值代入到非球面面型公式计算出待加工模具模穴的面型,并确定刀具的实时进刀量;根据待加工模具模穴的面型对刀具路径补正,完成非球面透镜模具的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球面透镜模具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加工装置,其用于对待加工模具进行加工,将待加工模具固定在加工装置的主轴上,所述主轴带动加工模具转动;驱动加工装置的刀具进入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位置;加工装置的数控单元将刀具的极坐标值转化为工件坐标值,并确定刀具在待加工模具上的加工点;数控单元根据刀具的工件坐标值得出待加工模具的一模穴的几何中心工件坐标值,通过将刀具的极坐标值及模穴的几何中心工件坐标值代入到非球面面型公式计算出待加工模具模穴的面型,并确定刀具的实时进刀量;根据待加工模具模穴的面型对刀具路径补正,完成非球面透镜模具的加工。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非球面透镜模具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路径补正步骤为加工过程中根据刀具上各点与待加工模具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刀具与待 加工模具之间是否存在干涉,如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赐蔡坤荣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