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及应用所述视窗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252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视窗,其包括一透明基体及一设置于该透明基体上的油墨层,所述油墨层为半透明或透明磨砂油墨层,该油墨层上形成有一金属层。所述视窗具有金属蚀刻的外观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视窗的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视窗及应用所述视窗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众多的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Smart-phone (智能手机)或掌上电脑等竞相涌现,令消费者 可随时随地充分享受到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上述电子装置一般设有一显示系统,显示系统一般包括一视窗及一显示屏,其中视窗主 要对显示屏起到保护及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的作用。视窗主要为一些透明材质制成。显示屏 显示时,显示屏的光线透过视窗进入用户的视野,使用户看到显示屏显示的内容。人们通常 会在视窗的周缘部分印刷一油墨层作为装饰或形成商标用,该印刷的油墨层通常为平面图案 ,缺乏立体感及金属质感,装饰效果较差,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吸引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装饰效果的视窗。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所述视窗的电子装置。一种视窗,其包括一透明基体及一设置于该透明基体上的油墨层,所述油墨层为半透明 或透明磨砂油墨层,该油墨层上形成有一金属层。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 一显示屏及一视窗,所述显示屏容置于本体内,所述视 窗嵌装于本体上且邻接所述显示屏;该视窗包括一透明基体及一设置于透明基体上的油墨层 ,所述油墨层为半透明或透明磨砂油墨层,该油墨层上形成有一金属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视窗的透明基体上形成有一半透明或透明磨砂油墨层,在 该油墨层上形成有一金属层,透过该基体未形成有油墨层及金属层的一面看,该视窗呈现出 凹凸不平的立体感及金属蚀刻的效果,使得所述视窗更具吸引力。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视窗另一角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视窗沿III-III方向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方式视窗的剖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l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装置100可为移动电话、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Smart-phone (智能手机)或掌上电脑等电子装置。 该电子装置100包括一本体30、 一显示屏20及一视窗10。所述显示屏20容置于本体30内,视 窗10嵌装于本体30上且邻接所述显示屏20,显示屏20发出光线透过视窗10到达用户的视野, 使用户得以读取显示屏20显示的信息。请参阅图3所示,视窗10包括一基体11、 一设置于基体11上的油墨层12及一金属层14。基体ll由透明材料制成,如透明的塑料材料,本较佳实施例中选取的塑料材料为透明的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所述基体11包括一第一表面111及一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113。请进一步参阅图2所 示,其为视窗10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视窗10的第二表面113包括一显示区103及一设 置于显示区103周围的装饰区101,所述油墨层12及金属层14均设置于该装饰区101内,且金 属层14覆盖于基体层11及油墨层12上。视窗10嵌装于本体30上时,基体11的第二表面113与 显示屏20相对,所述显示区103的形状及大小与显示屏20相对应,显示屏20发出光线透过该 显示区103到达用户的视野,使用户得以读取显示屏20显示的信息。油墨层12为半透明或透明磨砂油墨层,该油墨层12中含有丙烯酸尿烷树脂油墨成分及非 金属类颗粒物质,如硅胶颗粒,其直径可为100 400目。该硅胶颗粒可为油墨层12带来磨砂 效果。半透明油墨层12的颜色可根据产品的需要而添加相应的颜料。所述油墨层12可通过印 刷的方式形成于基体11的第二表面113上的装饰区101内,且该油墨层12的油墨间隔设置于该 装饰区101内的部分区域上。金属层14为铝、铬、镍或银等金属通过物理沉积或化学沉积于油墨层12及基体11上而形 成,该金属层14的厚度为0.5 0.8ym。金属层14设置于装饰区101内,由于油墨层12设置于 装饰区101内的部分区域上,因此在装饰区101上未形成有油墨层12的地方,金属层14便直接 结合于基体11的第二表面113,透过基体ll的第一表面lll看,直接形成于第二表面113上的 金属层14呈现出金属镜面的效果,而装饰区101内形成油墨层12的区域便呈现出金属蚀刻后 的磨砂效果,从而使得整个装饰区101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立体感及金属蚀刻的效果,使得本 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的视窗10更具吸引力。请参阅图4,其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视窗40的剖视放大图。该视窗40包括一基体41 、 一设置于基体41上的油墨层42及一设置于油墨层42上的金属层44。基体41由透明材料制成,如透明的塑料材料,本较佳实施例中选取的塑料材料为透明的5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所述基体41包括一第一表面411及一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413。所述第二表面413上 设置有一装饰区,油墨层42及金属层44均设置于该装饰区内。所述视窗40嵌装于本体30上时 ,基体41的第二表面413与显示屏20相对。油墨层42为半透明或透明磨砂油墨层,该油墨层42中含有丙烯酸尿烷树脂油墨成分及非 金属类颗粒物质,如硅胶颗粒,其直径可为100 400目。该硅胶颗粒可为油墨层42带来磨砂 效果。半透明油墨层42的颜色可根据产品的需要而添加相应的颜料。所述油墨层42可通过印 刷的方式形成于基体41的第二表面413上的装饰区内。金属层44为铝、铬、镍或银等金属通过物理沉积或化学沉积于油墨层42上而形成,该金 属层44的厚度为0.5 0.8ym。金属层44形成后,透过所述基体41的第一表面411看,所述第 二表面413的装饰区便呈现出金属蚀刻的效果,使得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的视窗40更具 吸引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窗,其包括一透明基体及一设置于该透明基体上的油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为半透明或透明磨砂油墨层,该油墨层上形成有一金属层。

【技术特征摘要】
权利要求1一种视窗,其包括一透明基体及一设置于该透明基体上的油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为半透明或透明磨砂油墨层,该油墨层上形成有一金属层。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一第一表面 及一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形成有一显示区及一设置于该显示区周围的装 饰区,所述油墨层形成于该装饰区内。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的油墨间隔形 成于装饰区内,所述金属层覆盖于该油墨层上及该装饰区内未形成有油墨层的基体的第二表 面上。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形成于整个装 饰区内,所述金属层覆盖于该油墨层上。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包含有树脂成 分及非金属类颗粒物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丙烯酸尿烷树 脂,所述非金属类颗粒物质为直径在100 400目之间的硅胶颗粒。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铝、铬、镍或银金属层,其厚度为0.5 0.8ym。8.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 一显示屏及一视窗,所述显示屏 容置于本体内,所述视窗嵌装于本体上且邻接所述显示屏;该视窗包括一透明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涛张安春谢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