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和人脸识别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46116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和人脸识别终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和网络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设置第一人脸识别终端和与第一人脸识别终端通过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人脸识别终端;第一人脸识别终端采集待识别用户的人脸图像并从中提取待识别人脸特征;第一人脸识别终端识别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若识别不成功,将带有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的识别请求发送至第二人脸识别终端,由第二人脸识别终端进行识别,并返回识别结果;第一人脸识别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人脸识别终端返回的识别结果提示识别成功或失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户可以在联网的任意一台人脸识别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和网络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网络数据传输的分布式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和人脸识别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以人脸识别作为身份认证的应用越来越多。人脸识别技术以不易被盗取,安全性更高、非接触,更卫生、直观、使用方便等优点倍受人们的青睐, 被应用在考勤、安防等领域。人脸识别在考勤领域的应用,常用的做法是预先为每一位人脸用户登记多组人脸特征模板,存储在人脸识别设备中;在进行人脸识别时,将当前采集的待识别用户的人脸特征与当前人脸识别设备中存储的人脸特征模板进行比对,获得识别结果。但是,人脸识别终端的存储容量是有限的,导致可登记的人脸用户有限,而加大存储空间无疑会增加设备的成本。目前,员工数量多的公司面对人脸识别终端用户容量有限的问题,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在安装多台人脸识别终端,将员工分组分配到各人脸识别终端进行人脸登记,要求每个员工只能在对其进行了人脸登记的人脸识别终端上进行人脸识别考勤,给使用该设备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在不增加人脸识别终端存储容量的前提下,使用户仅需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0:设置第一人脸识别终端和与第一人脸识别终端通过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人脸识别终端;S101:第一人脸识别终端采集待识别用户的人脸图像并从中提取待识别人脸特征;S102:第一人脸识别终端识别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若识别成功,则提示识别成功,否则,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脸识别终端发送带有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的识别请求;S103:第二人脸识别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带有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的识别请求,识别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根据得到的识别结果向第一人脸识别终端发送识别应答;S104:第一人脸识别终端接收第二人脸识别终端返回的识别应答后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识别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5100设置第一人脸识别终端和与第一人脸识别终端通过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人脸识别终端;5101第一人脸识别终端采集待识别用户的人脸图像并从中提取待识别人脸特征; S102:第一人脸识别终端识别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若识别成功,则提示识别成功,否则,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脸识别终端发送带有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的识别请求;S103 第二人脸识别终端接收并解析所述带有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的识别请求,识别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根据得到的识别结果向第一人脸识别终端发送识别应答;S104:第一人脸识别终端接收第二人脸识别终端返回的识别应答后解析,根据解析得到的识别结果进行提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lOl之前还包括在第一人脸识别终端和第二人脸识别终端登记人脸用户,并存储人脸特征模板,建立人脸特征数据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2中所述第一人脸识别终端识别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包括分别计算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与该第一人脸识别终端预先存储的人脸特征数据库中的所有人脸特征模板的相似度得分;若获得的各人脸特征模板对应的相似度得分的最大值大于预设的阈值,则识别成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中所述识别待识别人脸特征包括分别计算所述待识别人脸特征与该第二人脸识别终端预先存储的人脸特征数据库中的所有人脸特征模板的相似度得分;若获得的各人脸特征模板对应的相似度得分的最大值大于预设的阈值,则识别成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应答包括识别应答命令字和参数,所述参数根据第二人脸识别终端解析和识别得到的识别结果进行确定,识别结果进一步包括识别成功和识别失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时,所述参数还至少包括用户编号、姓名、识别时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4进一步包括第一人脸识别终端接收第二人脸识别终端返回的识别应答后解析;如果解析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超任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