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横向固定艾条便于操作的温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3960 阅读:4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通过横向固定艾条便于操作的无火温灸器。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为了方便灸疗的操作,医学和科技工作者开发出多种温灸器,将艾条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再使用温灸器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使用这种方法时,温灸器中固定艾条的操作大多比较复杂,艾条点燃后无法固定,需专门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患者无法在家中自行进行治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固定针和可旋转的上盖使得整个艾条的点燃后放入温灸器的过程简便、安全,并且由于艾条完全与温灸器的外表面材料分离,同时,风室与底座为点接触,艾条燃烧的热量从而不会传导至整个温灸器的外表面,使用时亦不会由于振动使得艾条熄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通过横向固定艾条便于操作的温灸器。
技术介绍
灸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医疗方法,灸,可以温通经脉,驱寒祛湿,对穴位进行艾灸对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现有传统的针对四肢穴位的中医灸疗方法是直接将艾绒拧附在取穴的针灸针尾部,或手持艾条,点燃后和穴位保持一定距离,燃烧的艾的热量及药性传到穴位处起到温灸的疗效。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为了方便灸疗的操作,医学和科技工作者开发出多种温灸器,将艾条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再使用温灸器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使用这种方法时,温灸器中固定艾条的操作大多比较复杂,艾条点燃后无法固定,需专门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患者无法在家中自行进行治疗。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固定艾条,并且便于艾条点燃和温灸操作的温灸器是相关领域科技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了可反射人体发射的远红外线从而起到保温和保健效果的腹部保健碗,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包括:顶盖、主腔、转动轴、固定针、隔网、风室、底座,顶盖为下表面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的主腔为上表面开口的圆柱形结构,顶盖与主腔的形状相同,转动轴中的转页一与顶盖相连,转页二与主腔相连,顶盖可绕转动轴逆时针转动90度;主腔上还有两个固定针孔,两根固定针通过固定针孔探入主腔内,与主腔的直径相互平行;固定针尾部为手持板,前端为球状的限位点,限位点的直径大于固定针孔的直径,-->使得固定针不会自由脱落;主腔底端连接着与主腔内径相同的风室,所述的风室与主腔之间有一张圆形的细目的不锈钢隔网;所述的风室中心有一个风门机构,风门机构分为风叶、连接杆和操作板,连接杆贯穿通过风门机构上的小孔,风叶为椭圆形,其长边等于风室的截面直径,转动操作板,可通过连接杆带动风叶的转动从而调节风室内通过的空气量;在风室的小孔以下的外面一周开设有通气孔,作为主要的供艾条燃烧的进气孔;风室通过三个柱体的接触点与圆环形的底座相连接,底座的圆环内径等于风室的内径,内外径比为1:1.5至1:1.8之间。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使用本技术的时候,只需将艾条先行点燃,再将温灸器的顶盖旋转开后手持在艾条的尾部放入温灸器中,将两根固定针穿过艾条实现艾条的横向固定后将顶盖再旋转盖合就可以对患者进行灸疗了;在灸疗过程中,由于艾条完全与温灸器的外表面材料分离,同时,风室与底座为点接触,艾条燃烧的热量从而不会传导至整个温灸器的外表面,使用时亦不会由于振动使得艾条熄灭;整个过程安全、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包括:顶盖1、主腔2、转动轴3、隔网5、风室6、底座7,所述的顶盖1为下表面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的主腔2为上表面开口的圆柱形结构,顶盖1与主腔2的形状相同,转动轴3中的转页一31与顶盖1相连,转页二32与主腔2相连,顶盖1可绕转动轴3逆时针转动90度;主腔2上还有两个固定针孔21,两根固定针22通过固定针孔-->固定针孔21探入主腔2内,与主腔2的直径相互平行;固定针22尾部为手持板23,前端为球状的限位点24,限位点24的直径大于固定针孔21的直径,使得固定针22不会自由脱落;主腔2底端连接着与主腔2内径相同的风室6,所述的风室6与主腔2之间有一张圆形的细目不锈钢隔网5;所述的风室6中心有一个风门机构,风门机构分为风叶61、连接杆62和操作板63,连接杆62贯穿通过风门机构上的小孔64,风叶61为椭圆形,其长边等于风室6的截面直径,转动操作板63,可通过连接杆62带动风叶61的转动从而调节风室6内通过的空气量;在风室6的小孔64以下的外表面一周开设有通气孔65,作为主要的供艾条燃烧的进气孔;风室6通过三个柱体的接触点66与圆环形的底座相7连接,底座7的圆环内径等于风室6的内径,底座7内外径比为1:1.5至1:1.8之间;整个温灸器使用低碳钢、不锈钢或硬质铝镁合金材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通过横向固定艾条便于操作的温灸器,包括:主腔(2)、隔网(5)、底座(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1)、转动轴(3)、风室(6),所述的顶盖(1)为下表面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的主腔(2)为上表面开口的圆柱形结构,顶盖(1)与主腔(2)的形状相同,转动轴(3)中的转页一(31)与顶盖(1)相连,转页二(32)与主腔(2)相连,顶盖(1)可绕转动轴(3)逆时针转动90度;主腔(2)上还有两个固定针孔(21),两根固定针(22)通过固定针孔(21)探入主腔(2)内,与主腔(2)的直径相互平行;固定针(22)尾部为手持板(23),前端为球状的限位点(24),限位点(24)的直径大于固定针孔(21)的直径,使得固定针(22)不会自由脱落;主腔(2)底端连接着与主腔(2)内径相同的风室(6),所述的风室(6)与主腔(2)之间有一张圆形的细目不锈钢隔网(5);所述的风室(6)中心有一个风门机构;在风室(6)的外表面一周开设有通气孔(65),作为主要的供艾条燃烧的进气孔;风室(6)通过三个柱体的接触点(66)与圆环形的底座(7)相连接,底座(7)的圆环内径等于风室(6)的内径,底座(7)内外径比为1∶1.5至1∶1.8之间;整个温灸器使用低碳钢、不锈钢或硬质铝镁合金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通过横向固定艾条便于操作的温灸器,包括:主腔(2)、隔网(5)、底座(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1)、转动轴(3)、风室(6),所述的顶盖(1)为下表面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的主腔(2)为上表面开口的圆柱形结构,顶盖(1)与主腔(2)的形状相同,转动轴(3)中的转页一(31)与顶盖(1)相连,转页二(32)与主腔(2)相连,顶盖(1)可绕转动轴(3)逆时针转动90度;主腔(2)上还有两个固定针孔(21),两根固定针(22)通过固定针孔(21)探入主腔(2)内,与主腔(2)的直径相互平行;固定针(22)尾部为手持板(23),前端为球状的限位点(24),限位点(24)的直径大于固定针孔(21)的直径,使得固定针(22)不会自由脱落;主腔(2)底端连接着与主腔(2)内径相同的风室(6),所述的风室(6)与主腔(2)之间有一张圆形的细目不锈钢隔网(5);所述的风室(6)中心有一个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君夏海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甲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