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子参种植厢沟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29442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子参种植厢沟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在开厢整好的地作厢宽1.3m、厢高30cm、沟宽30cm、沟深25cm,四周开好排水沟,厢长因地形而定,但最长不能超过15m,厢面作呈弓背形;春季在厢沟边套种包谷,对太子参进行夏季遮阴,减少高温炙烤,使太子参具备安全越夏的条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明显,有效控制太子参病害的发生,在增加太子参产量的同时,可确保药材的质量与安全性,广泛适宜太子参药材的种植,可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有效处理太子参种植厢沟的方法,属植物保护和中药材栽培
技术背景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的干燥块根,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随着野生太子参遭受掠夺性采挖,资源日趋枯竭,现今太子参在中医临床配方、中成药、保健药品生产中所用药材均来自栽培资源。目前全国比较大的太子参栽培产区有山东、安徽、江苏、福建、贵州,其中安徽宣城、福建柘荣、贵州施秉所产资源占据太子参商品市场的主流。太子参因药性温和,为药食两用的常用中药材,且向保健食品、化妆品市场发展的趋势加强。随着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近年来太子参药材商品价格的不断攀升,刺激了种植面积和区域迅速扩大。以贵州为例,十余个县市行政区拟以发展太子参药材种植作为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随着太子参栽培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宽厢(Im以上)、长厢(1m以上)、矮厢(低于15cm)的种植习惯沿袭,太子参种植地区病虫害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病虫害可通过土壤、块根代代相传,致使立枯病、紫纹羽病和根腐病等频繁发生,发病率居高不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子参种植厢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开厢整好的地作厢宽1.3m、厢高30cm、沟宽30cm、沟深25cm,四周开好排水沟,厢长因地形而定,但最长不能超过15m,厢面作呈弓背形;深耕翻地,精细耙地,反复交叉耙地碎土,直到土壤完全碎细为止,耙深、耙细、耙透,栽培过程中经常清除田间杂草,保持通风良好;雨季要及时挖通排灌沟,做到能排能灌,降低湿度,保持畦面干爽湿润,以利生长,增强植株抵抗力,防止病菌扩散漫延;(2)春季在厢沟边套种包谷,对太子参进行夏季遮阴,减少高温炙烤,使太子参具备安全越夏的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明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黔康生态科技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