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螺纹车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2662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螺纹车制装置,它包括壳体[5]和一端位于壳体[5]内的支座[3],所述壳体[5]为圆筒体封底的筒体,壳体[5]后端接有锥柄[7],所述支座[3]的另一端中心设有给工件退位的沉头通孔,沉头通孔的沉头部位固定有用来攻丝的板牙[2],支座[3]上设有径向通孔,壳体[5]的对应位置也设有通孔,另一侧内壁设有螺孔[6],通孔内设有螺栓[9],螺栓[9]与螺孔[6]适配,壳体[5]的另一端外圆面上螺纹联接有调节环[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攻丝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攻外螺纹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车床用的攻外螺纹的装置。
技术介绍
工厂生产上经常需要进行攻外螺纹,常用的攻外螺纹是用板牙对圆轴进行攻螺纹,上述攻螺纹是用手驱动板牙转动,达到在圆轴上攻螺纹的目的。这种攻螺纹的方式由于人力驱动,因此攻丝效率低,由于人为因素较大,因此产品的废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手工攻螺纹效率低,废品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车床用的攻外螺纹的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螺纹车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壳体和一端位于壳体内的支座,所述壳体为圆筒体封底的筒体,壳体后端接有锥柄,所述支座的另一端中心设有给工件退位的沉头通孔,沉头通孔的沉头部位固定有用来攻丝的板牙,支座上设有径向通孔,壳体的对应位置也设有通孔,另一侧内壁设有螺孔,通孔内设有螺栓,螺栓与螺孔适配,壳体的另一端外圆面上螺纹联接有调节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攻螺纹时,把本技术的锥柄固定在车床的尾架上, 转动调节环,挤压尾架达到径向固定,再把工件固定在车床的卡盘上,开动车床,移动尾架, 工件随卡盘转动,尾架移动的过程中,板牙对工件进行攻丝。为方便螺栓从通孔内弹出,所述螺栓外圆面上套装有弹簧。这样当需要拿出螺栓时,只要螺栓从螺孔内脱出,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螺栓从通孔内脱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配合车床即可对工件进行攻丝,不需人力驱动,因此攻丝效率高;由于本技术人为因素对攻丝影响小,因此产品的攻丝质量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环,2、板牙,3、支座,4、调节环,5、壳体,6、螺孔,7、锥柄,8、弹簧,9、螺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外螺纹车制装置,如图1所示,它包括壳体5和一端位于壳体5内的支座3,所述壳体5为圆筒体封底的筒体,壳体5后端接有锥柄7,所述支座3的另一端中心设有给工件退位的沉头通孔,沉头通孔的沉头部位固定有用来攻丝的板牙2,为使板牙2 与支座3之间减小磨擦,在板牙2与沉头通孔之间垫有圆环1。支座3上设有径向通孔,壳体5的对应位置也设有通孔,另一侧内壁设有螺孔6,通孔内设有螺栓9,螺栓9与螺孔6适配,壳体5的另一端外圆面上螺纹联接有调节环4。螺栓9外圆面上套装有弹簧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螺纹车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壳体[5]和一端位于壳体[5]内的支座[3],所述壳体[5]为圆筒体封底的筒体,壳体[5]后端接有锥柄[7],所述支座[3]的另一端中心设有给工件退位的沉头通孔,沉头通孔的沉头部位固定有用来攻丝的板牙[2],支座[3]上设有径向通孔,壳体[5]的对应位置也设有通孔,另一侧内壁设有螺孔[6],通孔内设有螺栓[9],螺栓[9]与螺孔[6]适配,壳体[5]的另一端外圆面上螺纹联接有调节环[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螺纹车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壳体[5]和一端位于壳体[5]内的支座[3], 所述壳体[幻为圆筒体封底的筒体,壳体[幻后端接有锥柄[7],所述支座[3]的另一端中心设有给工件退位的沉头通孔,沉头通孔的沉头部位固定有用来攻丝的板牙[2],支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祎胡素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