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志元专利>正文

一种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18389 阅读:7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包括墙板、楼板和承重组合柱;所述墙板包括网格钢框和铸压于网格钢框两个侧面的胶粉颗粒层,所述墙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的卡头,并且在一侧墙板上设置有门洞;所述承重组合柱包括连接柱和胶粉颗粒层,所述胶粉颗粒层通过铸压紧邻连接柱圆周外侧设置使承重组合柱截面为矩形,并且在承重组合柱的两个或三个或四个侧面上设置有与墙板两端卡头相配合的卡槽;墙板通过承重组合柱卡接在一起组合成房屋;所述楼板设置于墙板的顶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是集轻质、保温、隔音、耐火、防锈、承重、抗震于一体的绿色环保建筑结构,施工效率高,节省人工工时,施工占地少,现场环境无尘土,有利于文明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房屋,大多是由混凝土、钢筋或砖头堆砌建造而成,不仅建造时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而且需要大量的建筑设备,费时费力,造价高,而且建造时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空气和噪声污染,而各种原材料的长期堆放也影响市容,还可能阻碍道路的畅通。除此之外,更为严重的是,当房屋要拆除时也同样费时费力,废旧的建材很多无法再次利用,造成浪费,成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工期短、造价较低,建材重复利用的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包括墙板、楼板和承重组合柱;所述墙板包括网格钢框和铸压于网格钢框两个侧面的胶粉颗粒层,所述墙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的卡头,并且在一侧墙板上设置有门洞;所述承重组合柱包括连接柱和胶粉颗粒层,所述胶粉颗粒层通过铸压紧邻连接柱圆周外侧设置使承重组合柱截面为矩形,并且在承重组合柱的两个或三个或四个侧面上设置有与墙板两端卡头相配合的卡槽;墙板通过承重组合柱卡接在一起组合成房屋;所述楼板设置于墙板的顶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楼板包括网格钢框、网格配筋、混凝土层和胶粉颗粒层,网格钢框和网格配筋上下紧邻设置,在网格钢框上面浇铸设置混凝土层,在网格配筋下面铸压设置一层胶粉颗粒层;在网格配筋和胶粉颗粒层之间设置有地暖管。进一步地,所述墙板两端凸起的卡头为弧形卡头或矩形卡头。进一步地,所述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为多层多间,层与层之间的承重组柱通过法兰盘连接。进一步地,一间房屋有一个墙板设置有窗户。进一步地,所述墙板的厚度为10 35厘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是集轻质、保温、隔音、耐火、防锈、承重、抗震于一体的绿色环保建筑结构。墙板的高度即房间的高度,厚度(10 到35厘米)可满足不同节能要求。长度即两个组合柱之间的距离。长度,高度及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水平放置在承重的内外墙上即是屋面又是房顶。每层的组合承重柱高度即墙板的高度加楼板的厚度,长度和宽度即内外墙板的厚度,整体建筑的高度基础与顶层的距离是承重组合柱总的高度,在每个组合柱房屋上同一位置,可在每个组合承重柱上与墙板公母配合对接,横向连接一到四个,含有横梁竖柱功能的网格钢框内外整体墙板,上下法兰盘互相连接由高强度螺栓固定,形成大小多柱能抵抗各种变形的整体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可积木式快速装配、适合一般的工业.商业.办公.与民用建筑,利于实现工业集约经营化生产,规模经济循环的要求;环保,节地该产品生产原料可用废旧聚苯颗粒,有利于消灭白色污染,生产过程无三废产生它将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施工便捷,工期短,施工中不用模板,只需轻便吊车,支撑架和一些简单工具即可,施工效率高,节省人工工时,施工占地少,现场环境无尘土,有利于文明施工8本系列产品性能优异,全部由工厂标准化生产,精度高,误差小,节能率60%/以上,房屋使用率90/%以上,用其建造房屋功能齐全,造价合理,在建筑和建材市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技术是先进的,经济是合理的,社会效益是可观的,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加速房屋工业化生产,,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建设节能型社会和节能型城镇的规划。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墙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楼板内部网格钢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楼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承重组合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包括墙板21、22、23、24、墙板的厚度为20厘米,楼板3和承重组合柱11、12、13、14,承重组合柱11、12、13、14设置于房屋的四个拐角处,并且通过此四个组合柱把墙板21、22、23、M连接起来,在墙板21、22、23、M上设置有楼板3,具体组装时可以组装成多间多层的房屋。参见图3、图4,墙板21、22、23、M包括网格钢框4和铸压于网格钢框4两个侧面的胶粉颗粒层18,墙板21、22、23、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的卡头191、192,并且在一侧墙板上设置有门洞(图中未示出),墙板21、22、23、M的顶端两侧的网格钢框分别伸出墙板一段,分别为101、102,用于搭在承重组合柱上,用承重组合柱支撑墙板。参见图7,承重组合柱包括连接柱20和胶粉颗粒层113,胶粉颗粒层113通过铸压紧邻连接柱20外侧面设置使承重组合柱截面为矩形,并且在承重组合柱的两个或三个或四个侧面上设置有与墙板两端卡头相配合的卡槽112,当承重组合柱两个侧面设置卡槽 112时,可以卡接两个墙板,用于一间房屋的墙角,当承重组合柱三个或四个侧面设置卡槽 112时,可以卡接三个或四个墙板,用于两间房屋墙板之间的连接。参见图5、图6,所述楼板包括网格钢框4、网格配筋5、混凝土层6和胶粉颗粒层8, 网格钢框4和网格配筋5上下紧邻设置,在网格钢框4上面浇铸设置混凝土层6,在网格配筋5下面铸压设置一层胶粉颗粒层8 ;在网格配筋5和胶粉颗粒层8之间设置有地暖管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楼板和承重组合柱;所述墙板包括网格钢框和铸压于网格钢框两个侧面的胶粉颗粒层,所述墙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的卡头,并且在一侧墙板上设置有门洞;所述承重组合柱包括连接柱和胶粉颗粒层,所述胶粉颗粒层通过铸压紧邻连接柱圆周外侧设置使承重组合柱截面为矩形,并且在承重组合柱的两个或三个或四个侧面上设置有与墙板两端卡头相配合的卡槽;墙板通过承重组合柱卡接在一起组合成房屋;所述楼板设置于墙板的顶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楼板和承重组合柱;所述墙板包括网格钢框和铸压于网格钢框两个侧面的胶粉颗粒层,所述墙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的卡头,并且在一侧墙板上设置有门洞;所述承重组合柱包括连接柱和胶粉颗粒层,所述胶粉颗粒层通过铸压紧邻连接柱圆周外侧设置使承重组合柱截面为矩形,并且在承重组合柱的两个或三个或四个侧面上设置有与墙板两端卡头相配合的卡槽;墙板通过承重组合柱卡接在一起组合成房屋;所述楼板设置于墙板的顶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钢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包括网格钢框、网格配筋、混凝土层和胶粉颗粒层,网格钢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元
申请(专利权)人:黄志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