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房屋墙板连接柱及组合房屋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968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组合房屋墙体,提出一种组合房屋墙板连接柱,其具有至少1个U形部,U形部具有底部和边部并构成适配于墙板端部的矩形槽,连接柱的矩形槽内底部中段上设有T形、Π形、八形或双L形卡翼板,用这种连接柱和墙板连接成为组合房屋墙体,墙板的两侧端具有凹形槽,墙板的端部位于连接柱的矩形槽内,墙板的凹形槽和连接柱的矩形槽槽底形成粘合区,连接柱的卡翼板位于粘合区内,墙板和连接柱通过粘合区内的粘胶剂牢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在于:1、可方便快捷地搭建直角型、直线型、T型或十型组合房屋墙体;2、墙体连接处牢固美观,解决了墙体连接处的收缩缝难题;3、可将水管或电线、网络线等布设于连接柱预留的管道内,为室内装修提供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特别是组合房屋墙体及连接件。
技术介绍
人们在建造简易房屋或室内隔间时,常采用墙板来搭建组合房屋墙体,其搭建组合方式如中国专利02219495. 9所公开的“一种拼装墙板”,其墙板的一对侧面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榫头和榫槽,榫头和相对应的榫槽的形状为长条形的弧状、三角形或者方形,一个墙板的榫头插入另一墙板的榫槽内,并在榫头和榫槽的连接处涂抹粘胶剂,使两墙板连接。这种搭建组合房屋连接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墙板与墙板之间定位困难,极易错位,安装难度大,施工速度慢;2、墙板与墙板单纯的通过墙板粘胶剂粘合,牢固性差,长时间使用容易在两墙板之间发生变形、滑动或者扭曲;3、涂抹的粘胶剂容易由墙板的连接处溢出,造成粘胶剂浪费,并且溢出的粘胶剂还需要清理,增加施工量;4、只能形成直线型的组合房屋连接墙,无法直接实现具有转角(如直角型、T型或者十型)的墙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组合房屋墙板连接柱及使用这种组合房屋墙板连接柱搭建的组合房屋连接墙,解决墙体连接处的收缩问题,可以灵活用于场馆的分隔或组合房屋的建造,施工难度低、工效高。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房屋墙板连接柱,具有1~4个U形部,U形部具有底部(11)和边部(12),其特征在于:U形部的底部(11)和边部(12)构成适配于墙板端部的矩形槽,U形部的矩形槽内底部(11)中段上设有卡翼板(2),所述卡翼板(2)为T形、Π形、八形或双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房屋墙板连接柱,具有1 4个U形部,U形部具有底部(11)和边部(12), 其特征在于U形部的底部(11)和边部(12)构成适配于墙板端部的矩形槽,U形部的矩形槽内底部(11)中段上设有卡翼板(2),所述卡翼板(2)为T形、Π形、八形或双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房屋墙板连接柱,具有槽口方向成L形布置的2个U形部,即2个U形部的底部(11) 一端垂直相交接,连接封边(4)将2个U形部的底部(11)另一端相连接,连接封边(4)和2个U形部的底部(11)形成内部具有管道(3)的管结构,所述连接封边(4 )为直板形、直角板形、弧形板形或不规则板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房屋墙板连接柱,具有槽口方向相反的2个U形部,即2 个U形部底部(11)平行且有间距,2个U形部的底部(11)两端分别由2条连接封边(4)相连接使形成内部具有管道(3)的管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房屋墙板连接柱,具有槽口方向成T形布置的3个U形部,即其中1个U形部的底部(11)与另两个U形部的一边部(12)相重合,连接封边(4)将底部相平行的2个U形部底部(11)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封边(4)和3个U形部底部(11)形成内部具有管道(3)的管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房屋墙板连接柱,具有槽口方向成十形布置的4个U形部,即其中2个U形部的底部(11)相平行且其矩形槽的槽口方向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镳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壁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