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阳性钉螺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08066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吸虫阳性钉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日本血吸虫虫卵孵化的毛蚴与sf9细胞共培养,获得毛蚴发育成的母胞蚴;将母胞蚴显微注射到阴性钉螺体内;继续饲养注射了母胞蚴的钉螺,并通过检测该钉螺是否为阳性,获得血吸虫阳性钉螺。本发明专利技术血吸虫阳性钉螺的制备方法,培养的阳性钉螺释放的尾蚴,与野生阳性钉螺释放的尾蚴,具有同样的感染性,且具有与日本血吸虫相同的生物学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为日本血吸虫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体外人工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日本血吸虫的生长发育比较复杂,包括在终末宿主体内的有性世代以及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的无性世代的交替。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鉴于日本血吸虫的危害性和广泛性,探究血吸虫的发育过程,特别是参与发育的基因,对认识宿主与血吸虫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治疗药物的研发、疫苗的研究等尤为重要。很多研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基因沉默、RNA干扰等来研究血吸虫的基因功能,以往进行的日本血吸虫基因组大规模测序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基因序列信息,为血吸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可能。但是,很多的日本血吸虫基因功能尚不明了,究其原因在于血吸虫体外培养及体外操作技术不够成熟。体外血吸虫培养是研究血吸虫生长和发育分子调控的重要基础。有关从自由游动的毛蚴阶段成功转变为寄生的初级阶段即胞蚴阶段的调节机制,以及建立和维持血吸虫持续感染的生化和生理需求,还知之甚少。开拓不同幼体阶段的体外可操作性技术尤为重要。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完成幼虫期发育,毛蚴钻入钉螺体内36h以后即转变为母胞蚴,母胞蚴在早期有55. 5%发育在钉螺的头足部,44. 5%生长在钉螺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吸虫阳性钉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日本血吸虫虫卵孵化的毛蚴与sf9细胞共培养,获得毛蚴发育成的母胞蚴;将母胞蚴显微注射到阴性钉螺体内;继续饲养注射了母胞蚴的钉螺,并通过检测该钉螺是否为阳性,获得血吸虫阳性钉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吸虫阳性钉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日本血吸虫虫卵孵化的毛蚴与Sf9细胞共培养,获得毛蚴发育成的母胞蚴;将母胞蚴显微注射到阴性钉螺体内;继续饲养注射了母胞蚴的钉螺,并通过检测该钉螺是否为阳性,获得血吸虫阳性钉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母胞蚴显微注射到阴性钉螺之前, 还包括步骤对阴性钉螺进行机械钻孔,或对阴性钉螺进行麻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阴性钉螺的机械钻孔是在阴性钉螺头足部或内脏团的螺壳处进行钻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传刚江艳陆珂李小红刘毅石耀军林矫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