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0499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装置,属于空调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成本低廉、便于制造和使用、压力损失小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部的上填料、下填料和底部溶液槽、水泵、液封和具有小孔的隔板。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底部溶液槽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下填料置于底部溶液槽的上方,所述上填料置于所述下填料的上方,在所述上填料和下填料之间设有隔板和液封。所述液封置于所述隔板的上方,所述水泵从底部溶液槽中把溶液打到所述上填料的顶部喷淋。(*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空调技术中的全热交换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装置,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部的上填料、下填料和底部溶液槽、水泵、液封和具有小孔的隔板。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底部溶液槽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下填料置于底部溶液槽的上方,所述上填料置于所述下填料的上方,在所述上填料和下填料之间设有隔板和液封。所述液封置于所述隔板的上方,所述水泵从底部溶液槽中把溶液打到所述上填料的顶部喷淋。实施例1利用吸湿溶液微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装置,包括外壳1、置于外壳1内部的上填料2、下填料5和底部溶液槽6、水泵7、液封12和具有小孔4的隔板3。所述底部溶液槽6置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所述下填料5置于底部溶液槽6的上方,所述上填料2置于所述下填料5的上方,在所述上填料2和下填料5之间设有隔板3和液封12,所述液封12置于所述隔板3的上方。所述水泵7从底部溶液槽6中把溶液打到所述上填料2的顶部喷淋。参看附图说明图1,本实施例适用于冬季利用室内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和加湿的过程。开始运行时,水泵7从底部溶液槽6中把盐溶液打到填料2的顶部喷淋。室外干冷的新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利用吸湿溶液为循环工质的全热交换装置,包括外壳(1)、置于外壳(1)内部的上填料(2)、下填料(5)和底部溶液槽(6)、水泵(7)、液封(12)和具有小孔(4)的隔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溶液槽(6)置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所述下填料(5)置于底部溶液槽(6)的上方,所述上填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震陈晓华刘晓华江亿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