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油气站场油气混输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02102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原油混输控制技术,特别是原油外输、井组计量和加热的油田油气站场油气混输控制系统,它包括:总机关、收球筒、加热炉、气液分离器、缓冲罐、混输泵和应急罐,总机关来油经收球筒与加热炉管道连接,其特征是:经加热炉一次加热后,加热炉将加热的油由管道输送到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将加热炉来油一方面输入到缓冲罐,由缓冲罐通过管道与油气分离器连接,由气液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气液分离器再通过管道与加热炉连接,将提供给加热炉燃料气;另一方面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通过管道与混输泵管道连接,由混输泵进行油气混输。它方便、节省人力、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原油混输控制技术,特别是原油外输、井组计量和加热的油田油气站场油气混输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原油外输时,原油计量、加热、原油外输装置采用原油和伴生气一部分进入缓冲罐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来的气供加热炉使用;剩余部分通过混输泵进行输送,实现了油气混输,从而既防止了环境污染,又避免了能源的浪费。现有的原油外输增压控制装置采用现场控制,而原油外输、井组计量和加热是一项复杂多变的工作,不仅要随时了解现场缓冲罐的温度、压力,而且要了解原油外输的流量变化、压力变化,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更新和改造原有的原油外输控制是必需的,新建和扩建必须实现集中远程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方便、节省人力、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的油田油气站场油气混输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油田油气站场油气混输控制系统,它包括总机关、 收球筒、加热炉、气液分离器、缓冲罐、混输泵和应急罐,总机关来油经收球筒与加热炉管道连接,其特征是经加热炉一次加热后,加热炉将加热的油由管道输送到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将加热炉来油一方面输入到缓冲罐,由缓冲罐通过管道与油气分离器连接,由气液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气液分离器再通过管道与加热炉连接,将提供给加热炉燃料气;另一方面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通过管道与混输泵管道连接,由混输泵进行油气混输。所述的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与混输泵连接是将来油同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混输泵的入口,通过控制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实现对第一混输泵和第二混输泵的切换。所述的第一混输泵和第二混输泵一方面连接油气混输输出管道,另一方面通过阀门管件连接加热炉,加热炉有多组。所述的在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和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的连接管道上有一支路连接第二电动两通控制阀,通过第二电动两通控制阀与缓冲罐管道连接。所述的缓冲罐的出口安装的第二电动两通控制阀与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输入端连接,在油气混输时给混输泵补给一定量的液体,以防止在混输时实际工况带来的泵体空转对混输泵所带来的损耗。所述的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的出口与第一混输泵输入端管道连接的同时,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的出口也通过第四电动两通控制阀与应急罐管道连接,应急罐的出口端有电动两通控制阀,主要用于单井计量,只要操作人员手动打开单井阀门后,即可自动完成单井计量工作。所述的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通过缓冲罐内的压力值的高低决定对其阀的开启。所述的气液分离器采用立式结构,在出口处有一台机械型排液阀,使积液自动排出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现场各类仪表、电动控制阀门、变频器、PLC等,整个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既节省了人力,又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总机关;2、收球筒;3、加热炉;4、气液分离器;5、缓冲罐;6、混输泵;7、应急罐;8、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9、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10、第一混输泵;11、第二混输泵; 12、第二电动两通控制阀;13、第四电动两通控制阀;14、机械型排液阀。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油田油气站场油气混输控制系统,至少包括总机关1、收球筒2、加热炉3、气液分离器4、缓冲罐5、混输泵6和应急罐7,总机关1来油经收球筒2与加热炉3管道连接,其特征是经加热炉3 —次加热后,加热炉3将加热的油由管道输送到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将加热炉3来油一方面输入到缓冲罐5,由缓冲罐5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4连接,由气液分离器4进行油气分离,气液分离器 4再通过管道与加热炉3连接,将提供给加热炉3燃料气;另一方面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 通过管道与混输泵6管道连接,由混输泵6进行油气混输。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与混输泵6连接是将来油同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9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9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混输泵的入口,通过控制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9实现对第一混输泵10和第二混输泵11的切换。第一混输泵10和第二混输泵11 一方面连接油气混输输出管道,另一方面通过阀门管件连接加热炉3,加热炉3有多组。在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和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9的连接管道上有一支路连接第二电动两通控制阀12,通过第二电动两通控制阀12与缓冲罐5管道连接。在缓冲罐5的出口安装的第二电动两通控制阀12与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9输入端连接,主要是为了在油气混输时给混输泵补给一定量的液体,以防止在混输时实际工况带来的泵体空转对混输泵所带来的损耗。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9的出口与第一混输泵10输入端管道连接的同时,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9的出口也通过第四电动两通控制阀13与应急罐7管道连接,应急罐7的出口端有第四电动两通控制阀13,主要用于单井计量,只要操作人员手动打开单井阀门后,即可自动完成单井计量工作。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通过缓冲罐内的压力值的高低决定对其阀的开启。气液分离器4采用立式结构,为了达到自动排液、无人值守的目的,在出口处有一台机械型排液阀14,使积液自动排出。对于从加热炉3的来油进入缓冲罐5,通过增加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使入口端接入从加热炉的来油,两个出口端分别连接至缓冲罐和外输螺杆泵的入口。在两个外输螺杆泵入口交汇处,增加一台电动三通控制阀,以便两个外输螺杆泵一备一用,自动切换。在缓冲罐上增加一台压力变送器,用于缓冲罐压力的监控。同时控制泵的启停。在缓冲罐出口,增加一台电动控制阀,用于缓冲罐输出控制。在应急罐出口,增加一台电动控制阀,用于应急罐输出控制。增加两台温度变送器或热电偶,分别用于两台外输螺杆泵泵体温度的监控。本专利技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用于各监控点的数据采集、检测和控制实现如下功能 ■实时采集、显示、存储各监控点数据;■外输螺杆泵超温控制; ■外输螺杆泵启停控制; ■外输螺杆泵一备一用,自动切换; ■缓冲罐液位自动控制; ■缓冲罐压力超限控制; ■气液分离器自动排液; ■加热炉燃烧器启停控制; ■站区视频监控; ■泵房视频监控; ■各监控点超限报警; ■各监控点历史数据回放; ■单井计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田油气站场油气混输控制系统,它包括:总机关(1)、收球筒(2)、加热炉(3)、气液分离器(4)、缓冲罐(5)、混输泵(6)和应急罐(7),总机关(1)来油经收球筒(2)与加热炉(3)管道连接,其特征是:经加热炉(3)一次加热后,加热炉(3)将加热的油由管道输送到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将加热炉(3)来油一方面输入到缓冲罐(5),由缓冲罐(5)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4)连接,由气液分离器(4)进行油气分离,气液分离器(4)再通过管道与加热炉(3)连接,将提供给加热炉(3)燃料气;另一方面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通过管道与混输泵(6)管道连接,由混输泵(6)进行油气混输。

【技术特征摘要】
1.油田油气站场油气混输控制系统,它包括总机关(1)、收球筒(2)、加热炉(3)、气液分离器(4)、缓冲罐(5)、混输泵(6)和应急罐(7),总机关(1)来油经收球筒(2)与加热炉 (3)管道连接,其特征是经加热炉(3)—次加热后,加热炉(3)将加热的油由管道输送到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将加热炉(3)来油一方面输入到缓冲罐(5),由缓冲罐(5)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4)连接,由气液分离器(4)进行油气分离,气液分离器(4)再通过管道与加热炉(3 )连接,将提供给加热炉(3 )燃料气;另一方面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通过管道与混输泵(6)管道连接,由混输泵(6)进行油气混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油气站场油气混输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电动三通控制阀(8 )与混输泵(6 )连接是将来油同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9 )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9)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混输泵的入口,通过控制第三电动三通控制阀(9)实现对第一混输泵(10)和第二混输泵(11)的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油气站场油气混输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混输泵(10)和第二混输泵(11) 一方面连接油气混输输出管道,另一方面通过阀门管件连接加热炉(3),加热炉(3)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天寿裴润有杨世海李亮王亚新曹国璞张会明李旭星尤军华田龙罗北平张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龙泰克石油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