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包覆带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579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包覆带流道结构,其结构是在包覆带流道本体上开有圆弧状流道,所述流道内腔出口厚度大于流道内腔进口厚度。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生产出弧度为180°-230°的包覆带,从而解决了大口径骨架管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生产的工艺技术难题。与增加肋管缠绕层数的方式相比,在达到相同产品设计环刚度情况下,产品重量降低20%以上,并且使原材料消耗少,产品生产工艺简便,生产成本得到降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管材生产成型
,具体地说是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包覆带流道结构
技术介绍
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生产过程中,首先在模具上缠绕用于形成管材内壁的扁平带,随后在扁平带外缠绕中空肋管形成管材。所述中空肋管是由聚乙烯包覆带包覆PP骨架管而成。所述的包覆带是由机头内设置的弧状流道挤出形成一定弧度的包覆带,再对骨架管进行包覆。所缠绕肋管的直径需与结构壁管材直径相适应,因此,在生产大口径管材时,肋管直径也要相应变大。现有的弧状流道结构只能挤出包覆带弧度在180。以下的包覆带,而对DN70-DN80的大骨架管进行包覆需要包覆带弧度在180。-230%因此,现有生产设备中的包覆带流道结构无法挤出满足DN70-DN80大肋管包覆需求的包覆带,从而无法满足 DN1200mm以上口径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生产。只能采取增加缠绕肋管的层数来达到产品设计环刚度的要求,由此造成大口径管生产消耗原材料多,生产成本高、产品重量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包覆带流道结构,其既可以与现有设备的机头出料口完整对接,又可使挤出的包覆带弧度达180。-230。,从而满足 DN1200mm以上口径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生产需要。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包覆带流道结构是在包覆带流道本体上开有圆弧状流道,所述流道内腔出口的厚度大于流道内腔进口的厚度。本技术采用这种结构,机头流道内部形成一个放大的空腔,从而可有效增加该流道出口的容压,进而可使挤出物获得较大的延展性,由此,可挤出弧度达180。-230。的包覆带,以满足对DN70-DN80的大骨架管进行包覆的需求。使用本技术既可与现有设备出料口完整对接,又可增大包覆带的包覆弧度。从而在最小设备投资的条件下,利用现有的工艺即可生产出满足环刚度设计要求的 DNl200mm以上大口径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包覆带流道结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包覆带流道结构A-A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现有的包覆带流道本体上开有的圆弧状流道结构,其流道内腔的进口厚度与出口厚度相同。图2,图3所示,本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包覆带流道结构是在包覆带流道本体1 上开有圆弧状流道,所述流道内腔出口 2的厚度大于流道内腔进口 3的厚度。使用本技术,可生产出弧度为180。-230。的包覆带,从而解决了大口径骨架管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生产的工艺技术难题。与增加肋管缠绕层数的方式相比,在达到相同产品设计环刚度情况下,产品重量降低20%以上,并且使原材料消耗少,产品生产工艺简便,生产成本得到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包覆带流道结构,在包覆带流道本体(1)上开有圆弧状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内腔出口(2)的厚度大于流道内腔进口(3)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包覆带流道结构,在包覆带流道本体(1)上开有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跃海牛建英孙纲王玲冯树先罗继勇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宝石克拉大径塑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