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用三坐标排线和缠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88156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绕线机用三坐标排线和缠线机构,包括底座、可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沿横向左右移动的横向运动部件,可由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沿纵向前后移动且固接在横向运动部件上的纵向运动部件,可由第三伺服电机带动沿竖向上下移动且固接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的竖向运动部件,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底座上,竖向运动部件上设置排线杆,排线杆上沿横向间隔固定多个排线针座,每个排线针座上安装一根排线针,排线杆的两端连接凸轮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再与连接在竖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连接;每个排线针座下还可固定一个U形拨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排线功能,也能在线圈骨架上垂直于水平面或平行于水平面的PIN脚上进行缠线,有利于绕线机实现全自动化绕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绕线机用三坐标机构制造
,尤其是一种主要实现排线和缠线功能的三坐标排线和缠线机构。
技术介绍
绕线机在线圈骨架上进行绕线时,需要一个排线机构带动漆包线在边绕线的过程中边移位,否则漆包线会堆积在一起不能完成在线圈骨架均勻绕线;传统的排线机构一般由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再带动排线架前后移动,由安装在排线架上的排线针带动漆包线进行排线,这种排线机构虽然较简单,但是排线针不能左右或上下自由移动,没有缠线的功能,由于线圈骨架大都设计有PIN脚,绕线前漆包线的始端要在PIN脚上缠上一定的圈数如2到10圈,绕制完毕后末端也要在PIN脚上缠上一定的圈数如2到10圈,排线机构没有缠线的功能,只能靠手工完成,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绕线机实现全自动化绕线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绕线机用三坐标排线和缠线机构,其具有排线功能,也能在线圈骨架上垂直于水平面的PIN脚上或在线圈骨架上平行于水平面的 PIN脚上进行缠线,有利于绕线机实现全自动化绕线功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绕线机用三坐标排线和缠线机构,包括底座、第一伺服电机、横向运动部件、第二伺服电机、纵向运动部件、第三伺服电机、 竖向运动部件,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底座上,横向运动部件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可沿横向左右移动,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横向运动部件上,纵向运动部件由第二伺服电机带动可沿纵向前后移动,第三伺服电机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竖向运动部件由第三伺服电机带动可沿竖向上下移动,横向运动部件与底座相连接,纵向运动部件固接在横向运动部件上,竖向运动部件固接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竖向运动部件上设置有排线杆,排线杆上沿横向间隔固定多个排线针座,每个排线针座上安装一根中间带有导线孔的排线针,排线杆的两端连接凸轮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再与连接在竖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相连接,通过气缸动作可使排线杆向下逆时针转动90度或向上顺时针转动90度。上述的绕线机用三坐标排线和缠线机构,所述的横向运动部件通过横向设置在底座上的滚珠丝杆和导向杆与底座相连接,横向设置在底座上的滚珠丝杆通过同步带与第一伺服电机相连接。上述的绕线机用三坐标排线和缠线机构,所述的纵向运动部件通过纵向设置在横向运动部件上的滚珠丝杆和导向杆与横向运动部件相固接,纵向设置在横向运动部件上的滚珠丝杆通过同步带与第二伺服电机相连接。上述的绕线机用三坐标排线和缠线机构,所述的竖向运动部件通过竖向设置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的滚珠丝杆与纵向运动部件相固接,竖向设置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的滚珠丝杆通过同步带与第三伺服电机相连接。进一步,上述的绕线机用三坐标排线和缠线机构,在每个排线针座下均固定一个U 形拨叉。当横向运动部件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沿横向左右移动时,固接在横向运动部件的纵向运动部件和固接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的竖向运动部件就能在横向运动部件带动下左右移动,当纵向运动部件由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沿纵向前后移动,固接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的竖向运动部件就能在纵向运动部件带动下前后移动,竖向运动部件本身又能由第三伺服电机带动沿竖向上下移动,因此连接在竖向运动部件的排线杆就能带动排线针沿左右、前后、上下三个坐标方向自由移动,此时排线针导线孔的轴线是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所以排线针能前后移动进行排线和在线圈骨架垂直于水平面的PIN脚上进行缠线;当固定在竖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动作,使排线杆向下逆时针转动90度时,排线针导线孔的轴线是就变成平行于水平面设置的,此时排线针就能在线圈骨架平行于水平面的PIN脚上进行缠线。在每个排线针座下固定一个U形拨叉,当排线杆向下逆时针转动90度时,利用U 形拨叉可拨动绕线机主轴上的线圈骨架,使在绕线机主轴上没有安装到位的线圈骨架就位,线圈绕制完毕,当排线杆向上顺时针转动90度时,U形拨叉还能起到卸下线圈骨架的作用。本技术的排线功能和能在线圈骨架上垂直于水平面的PIN脚上或在线圈骨架上平行于水平面的PIN脚上进行缠线的功能,使得配合绕线机上的其它机构可实现绕线机全自动化绕线功能,大大提高生产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后45度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前45度立体图。图3是排线针、排线针座、U形拨叉连接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图2所示,一种绕线机用三坐标排线和缠线机构,包括底座1、第一伺服电机 2、横向运动部件3、第二伺服电机4、纵向运动部件5、第三伺服电机6、竖向运动部件7,第一伺服电机2固定在底座1上,横向运动部件3由第一伺服电机2带动可沿横向左右移动,第二伺服电机4固定在横向运动部件3上,纵向运动部件5由第二伺服电机4带动可沿纵向前后移动,第三伺服电机6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5上,竖向运动部件7由第三伺服电机6带动可沿竖向上下移动,横向运动部件3与底座1相连接,纵向运动部件5固接在横向运动部件3上,竖向运动部件7固接在纵向运动部件5上,竖向运动部件7上设置有排线杆71,排线杆71上沿横向间隔固定多个排线针座711,每个排线针座711上安装一根中间带有导线孔的排线针72,排线杆71的两端连接凸轮连杆机构73,凸轮连杆机构73再与连接在竖向运动部件7上的气缸74相连接,通过气缸74动作可使排线杆71向下逆时针转动90度或向上顺时针转动90度。横向运动部件3通过横向设置在底座1上的滚珠丝杆11和导向杆12与底座1相连接,横向设置在底座ι上的滚珠丝杆11通过同步带21与第一伺服电机2相连接。纵向运动部件5通过纵向设置在横向运动部件3上的滚珠丝杆31和导向杆32与横向运动部件3相固接,纵向设置在横向运动部件3上的滚珠丝杆31通过同步带41与第二伺服电机4相连接。竖向运动部件7通过竖向设置在纵向运动部件5上的滚珠丝杆51与纵向运动部件5相固接,竖向设置在纵向运动部件5上的滚珠丝杆51通过同步带61与第三伺服电机 6相连接。每个排线针座711下均固定一个U形拨叉712。图3所示,本技术使用时,排线针72通过螺丝713固定在排线针座711上,U 形拨叉712连接在排线针座711下面,漆包线10从排线针72导线孔导入向下引向绕线机的夹线机构,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2、第二伺服电机4、第三伺服电机6的转动,就能控制排线针72在横向、纵向、竖向上三坐标方向上自由移动,实现排线针72带动漆包线10进行排线功能或在线圈骨架上垂直于水平面的PIN脚上进行缠线,控制汽缸74动作,使排线杆 71向下逆时针转动90度,又能使排线针72带动漆包线10在线圈骨架上平行于水平面的 PIN脚上进行缠线,当排线杆71向下逆时针转动90度的过程中,U形拨叉712还能拨动线圈骨架使其就位,线圈绕制完毕,当排线杆71向上顺时针转动90度时,U形拨叉712还能起到卸下线圈骨架的作用。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做等同的变化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机用三坐标排线和缠线机构,包括底座、第一伺服电机、横向运动部件、第二伺服电机、纵向运动部件、第三伺服电机、竖向运动部件,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底座上,横向运动部件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可沿横向左右移动,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横向运动部件上,纵向运动部件由第二伺服电机带动可沿纵向前后移动,第三伺服电机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竖向运动部件由第三伺服电机带动可沿竖向上下移动,横向运动部件与底座相连接,纵向运动部件固接在横向运动部件上,竖向运动部件固接在纵向运动部件上,其特征在于:竖向运动部件上设置有排线杆,排线杆上沿横向间隔固定多个排线针座,每个排线针座上安装一根中间带有导线孔的排线针,排线杆的两端连接凸轮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再与连接在竖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相连接,通过气缸动作可使排线杆向下逆时针转动90度或向上顺时针转动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机用三坐标排线和缠线机构,包括底座、第一伺服电机、横向运动部件、第二伺服电机、纵向运动部件、第三伺服电机、竖向运动部件,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底座上,横向运动部件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可沿横向左右移动,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横向运动部件上,纵向运动部件由第二伺服电机带动可沿纵向前后移动,第三伺服电机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竖向运动部件由第三伺服电机带动可沿竖向上下移动,横向运动部件与底座相连接,纵向运动部件固接在横向运动部件上,竖向运动部件固接在纵向运动部件上,其特征在于竖向运动部件上设置有排线杆,排线杆上沿横向间隔固定多个排线针座,每个排线针座上安装一根中间带有导线孔的排线针,排线杆的两端连接凸轮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再与连接在竖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相连接,通过气缸动作可使排线杆向下逆时针转动90度或向上顺时针转动90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祥肖鹏程吴肇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米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