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的上料卸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8511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绕线机的上料卸料机构,包括由一对气缸组驱动前后移动的纵向运动部件、由两个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驱动上下移动的竖向运动部件、由一个固定在竖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驱动左右移动的横向运动部件,纵向运动部件上固定有两根纵向设置的导向杆,每个气缸组由两个气缸组成,两个气缸的气缸轴末端固定在一起,一个气缸尾部连接板固定在导向座上,导向座与绕线机的机座相固定,另一个气缸的尾部连接板和导向杆固定在一起,导向杆和导向座相配合,横向运动部件上部沿横向间隔设置多个线圈骨架槽和多个线圈骨架夹取槽、下部可设置缓冲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料卸料速度快,安全性高,并有利于提高绕线机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绕线机上料卸料机构制造
,尤其是一种能把线圈骨架装到绕线机主轴上,又能把线圈骨架从绕线机主轴取下的上料卸料机构。
技术介绍
通常,绕线机工作前,需要人工把线圈骨架一个一个装到绕线机的主轴上,然后启动绕线机在线圈骨架上进行绕线,绕线完毕,要让绕线机停止运行,再由人工把绕线机主轴上的线圈骨架一个一个拿下来才能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存在问题主要是,人工装线圈骨架和取线圈骨架只能一个一个进行,速度慢,另外人工在装取线圈骨架时,一旦绕线机误动作,容易伤到人,安全性较低,另一方面,靠人工装取线圈骨架绕线机不能连续运行,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绕线机的上料卸料机构,上料卸料速度快,安全性高,并有利于提高绕线机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绕线机的上料卸料机构,包括由一对气缸组驱动前后移动的纵向运动部件、由两个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驱动上下移动的竖向运动部件、由一个固定在竖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驱动左右移动的横向运动部件,纵向运动部件上固定有两根纵向设置的导向杆,驱动纵向运动部件每对气缸组由两个相向设置的气缸组成,两个气缸轴的末端固定在一起,一个气缸尾部壳体固定在导向座上, 导向座与绕线机的机座相固定,另一个气缸的尾部壳体通过另一个座体和导向杆固定在一起,导向杆和导向座相配合,竖向运动部件与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的两个气缸的气缸轴相连接,横向运动部件与固定在竖向运动部件上的一个气缸的气缸轴相连接,横向运动部件上部沿横向间隔设置多个线圈骨架槽和多个线圈骨架夹取槽。进一步改进,纵向运动部件下部设置两个导向套,所述的竖向运动部件下部设置两根导向轴,两根导向轴套接在所述的两个导向套上,提高竖向运动部件上下移动的位置精度和平稳性。进一步改进,横向运动部件下部可设置两个滑块,竖向运动部件上部沿横向设置一个导轨,所述的两个滑块和导轨相配合,提高横向运动部件左右移动的位置精度和平稳性。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横向运动部件下部一侧设置缓冲器,横向运动部件左右移动时通过所述的缓冲器能得到缓冲。上述的绕线机的上料卸料机构,所述的横向运动部件上部可连接多层盖板,可防止线圈骨架掉入机座下且对人员也能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横向运动部件上部的多个线圈骨架槽和多个线圈骨架夹取槽与绕线机的主轴相对应,装取线圈骨架是在所有绕线机的主轴上一次性完成,因此上料卸料速度快;人工拿放线圈骨架是在横向运动部件上且远离绕线机主轴,安全性高,另外人工拿放线圈骨架时,绕线机同时在运行,大大提高绕线机生产效率,并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横向运动部件和竖向运动部件连接示意图。图3是图1的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绕线机的上料卸料机构,包括由一对气缸组1、2驱动前后移动的纵向运动部件3、由两个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3上的气缸4、5驱动上下移动的竖向运动部件6、由一个固定在竖向运动部件6上的气缸7驱动左右移动的横向运动部件8,纵向运动部件3上固定有两根纵向设置的导向杆9、10,驱动纵向运动部件3的气缸组1由两个相向设置的气缸la、lb组成,两个气缸la、lb的气缸轴末端固定在一起,气缸Ia尾部连接板Ila固定在导向座11上,导向座11与绕线机的机座相固定,气缸Ib的尾部连接板lib 和导向杆9固定在一起,导向杆9和导向座11相配合,驱动纵向运动部件3的气缸组2也由两个相向设置的气缸2a、2b组成,两个气Mh、2b的气缸轴末端固定在一起,气缸加尾部连接板22a固定在导向座12上,导向座12也与绕线机的机座相固定,气缸2b的尾部连接板22b和导向杆10固定在一起,导向杆10和导向座12相配合,竖向运动部件6与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3上的两个气缸4、5的气缸轴相连接,横向运动部件8与固定在竖向运动部件6上的一个气缸7的气缸轴相连接,横向运动部件8上部沿横向间隔设置多个线圈骨架槽81和多个线圈骨架夹取槽82。纵向运动部件3上沿竖向设置两个导向套31、32,竖向运动部件6下部设置两根导向轴61、62,两根导向轴61、62套接在所述的两个导向套31、32上。横向运动部件8下部设置两个滑块83、84,竖向运动部件6上部沿横向设置一个导轨63,所述的两个滑块83、84和导轨63相配合可沿导轨63左右移动。横向运动部件8下部一侧设置缓冲器13。横向运动部件8上部连接多层盖板14。本技术使用时,气缸组1、2的气缸la、Ib和气缸h、2b —起动作,纵向运动部件3带动竖向运动部件6和横向运动部件8远离绕线机的主轴,气缸4、5动作,使竖向运动部件6和横向运动部件8处于高位,在横向运动部件8上部的多个线圈骨架槽81放好线圈骨架,接下来气缸组1、2的气缸la、lb和气缸2a、2b又一起动作,使竖向运动部件6和横向运动部件8移向绕线机主轴,把线圈骨架槽81上线圈骨架装在绕线机的主轴上,然后气缸组1、2的气缸Ia和气缸加再一起动作,气缸lb、2b不动作,使竖向运动部件6和横向运动部件8离开绕线机主轴一段气缸Iada行程的距离,绕线机就可对主轴上线圈骨架进行绕线,同时气缸4、5又动作,使竖向运动部件6和横向运动部件8处于低位,接下来气缸7动作使横向运动部件8右移等待取料,线圈骨架绕好线后,然后气缸组1、2的气缸Ia和气缸 2a又一起动作,气缸lb、2b也不动作,竖向运动部件6和横向运动部件8移向绕线机主轴下面,气缸4、5再动作竖向运动部件6和横向运动部件8升到高位,此时横向运动部件8上的线圈骨架夹取槽82就可夹住线圈骨架,再让气缸组1、2的气缸la、lb和气缸2a、2b —起动作,横向运动部件8上的线圈骨架夹取槽82就可带着线圈骨架远离绕线机主轴,把线圈骨架夹取槽82上线圈骨架拿起来就可进入下一个循环。 以上仅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做等同的变化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机的上料卸料机构,包括由一对气缸组驱动前后移动的纵向运动部件、由两个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驱动上下移动的竖向运动部件、由一个固定在竖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驱动左右移动的横向运动部件,其特征在于:纵向运动部件上固定有两根纵向设置的导向杆,驱动纵向运动部件的气缸组由两个相向设置的气缸组成,两个气缸的气缸轴末端固定在一起,一个气缸尾部连接板固定在导向座上,导向座与绕线机的机座相固定,另一个气缸的尾部连接板和导向杆固定在一起,导向杆和导向座相配合,竖向运动部件与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的两个气缸的气缸轴相连接,横向运动部件与固定在竖向运动部件上的一个气缸的气缸轴相连接,横向运动部件上部沿横向间隔设置多个线圈骨架槽和多个线圈骨架夹取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机的上料卸料机构,包括由一对气缸组驱动前后移动的纵向运动部件、由两个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驱动上下移动的竖向运动部件、由一个固定在竖向运动部件上的气缸驱动左右移动的横向运动部件,其特征在于纵向运动部件上固定有两根纵向设置的导向杆,驱动纵向运动部件的气缸组由两个相向设置的气缸组成,两个气缸的气缸轴末端固定在一起,一个气缸尾部连接板固定在导向座上,导向座与绕线机的机座相固定,另一个气缸的尾部连接板和导向杆固定在一起,导向杆和导向座相配合,竖向运动部件与固定在纵向运动部件上的两个气缸的气缸轴相连接,横向运动部件与固定在竖向运动部件上的一个气缸的气缸轴相连接,横向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祥肖鹏程吴肇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米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