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观察高分子材料共混理论的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聚合物共混,与聚合物合成相比,是获得高性能聚合物更有效,更快的方法。一般聚合物共混有两大类研究方式。其一,侧重于提高共混体系的相容性,通过研究相容剂的研制和应用,来提高共混物的性能。其二,侧重研究共混过程,通过研究控制共混过程来改善共混的形态,进而提高和改善共混体系的性能。在聚合物共混过程中,根据加工设备的不同,共混物物料会受到不同的流场作用, 一般有剪切流场和拉伸流场。截至目前,共混过程一般都是采用螺杆机械,即共混过程受剪切流场支配,所以对于剪切流场作用下的共混过程的的分散混合效果、共混物形态和相容热力学的理论研究都比较完善。同时由于产生拉伸流场设备的缺乏,拉伸流变起支配作用的高分子材料共混过程的理论研究基本还没有得到开展。专利号为ZL2008100260M. 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运方法及设备,其利用一组具有确定几何形状且容积可以依次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周期性变化的空间,实现正应力起主要作用的物料塑化输运。容积变大时纳入物料,容积变小时压实、塑化并排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察基于拉伸流场聚合物共混过程的装置,由高分子材料叶片挤出机的一个叶片塑化输运单元构成,所述叶片塑化输运单元包括转子轴(1)、固体进料口(A)、偏心距调整垫块、底座(4)、偏心定子(5)和偏心定子(13)、加热圈(7)和加热圈(11)、叶片组(8)、可视化偏心定子(10)、固体进料垫块(19)、以及螺钉(2)、螺钉(9)和螺钉(14),偏心定子(5)采用螺钉(2)和偏心距调整垫块固定在底座(4)上,偏心定子(13)采用螺钉(9)和偏心距调整垫块固定在底座(4)上;转子轴(1)与底座(4)采用反螺纹连接配合;叶片组(8)从偏心定子(13)端插入转子轴(1)的槽中;可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察基于拉伸流场聚合物共混过程的装置,由高分子材料叶片挤出机的一个叶片塑化输运单元构成,所述叶片塑化输运单元包括转子轴(1)、固体进料口(A)、偏心距调整垫块、底座(4)、偏心定子(5)和偏心定子(13)、加热圈(7)和加热圈(11)、叶片组(8)、 可视化偏心定子(10)、固体进料垫块(19)、以及螺钉O)、螺钉(9)和螺钉(14),偏心定子 (5)采用螺钉( 和偏心距调整垫块固定在底座(4)上,偏心定子(1 采用螺钉(9)和偏心距调整垫块固定在底座(4)上;转子轴(1)与底座(4)采用反螺纹连接配合;叶片组(8) 从偏心定子(1 端插入转子轴(1)的槽中;可视化偏心定子(10)固定在偏心定子( 中;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孔位置在最大偏心距范围内可调的偏心距调整垫块C3)、可视化挡板 (17)、可视化板(15)、一个固体进料口(B)、熔体进料口(E)、熔体进料口(F),以及分别与固体进料口(B)、熔体进料口(E)和(F)相应的固体进料垫块(18)、熔体进料垫块(6)和熔体进料垫块(12);所述可视化板(15)通过可视化挡板(17)固定在偏心定子(13)上;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