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6660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该上基板与该下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用于收容显示介质的收容空间,该上基板包括公共电极层,该下基板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该公共电极层上设有多个开口,该多个开口分别与下基板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正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平板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由于具有功耗低、体积小等优点,液晶显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液晶显示装置日益取代CRT显示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流显示装置。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色滤光基板、阵列基板以及夹持于彩色滤光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彩色滤光基板包括彩色滤光膜层和公共电极层,所述彩色滤光膜层用于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色显示。该阵列基板与该彩色滤光基板共同作用,以控制液晶层偏转,实现图像或文字显示。该阵列基板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该多个薄膜晶体管分别包括栅极、源极、漏极, 该栅极与阵列基板上的多条栅极线电性连接,该源极与阵列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电性连接,该漏极与阵列基板上的像素电极连接。该薄膜晶体管还包括一半导体层,通过栅极线向栅极施加电压,影响半导体层,使源极和漏极实现电性连接,以将数据线中的信号加载于像素电极上,使该像素电极与彩色滤光基板上的公共电极共同作用,控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实现上述图像或文字的显示。如图1所示,其为传统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彩色滤光基板11、阵列基板12、液晶层13以及背光源14。背光源14发出的光线穿过阵列基板12, 经彩色滤光基板11的公共电极层反射,照射至阵列基板12上,形成光路15。外界环境光线穿过彩色滤光基板11,先后经阵列基板12和彩色滤光基板11反射,照射至阵列基板12 上,形成光路16。阵列基板12上的薄膜晶体管中的半导体层经光路15和16的光线照射,产生光漏电流。该光漏电流将减小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的对比度,甚至造成图像或文字显示的闪烁,严重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减小光漏电流、改善显示效果的显示面板。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该上基板与该下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用于收容显示介质的收容空间,该上基板包括公共电极层,该下基板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该公共电极层上设有多个开口,该多个开口分别与下基板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正对。本技术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上基板还包括第一衬底、遮光层、彩色膜层,所述遮光层形成于第一衬底上,且在该第一衬底上定义出多个间隔区域,所述彩色膜层形成于该间隔区域所在的第一衬底上,所述公共电极层形成于所述彩色膜层和遮光层之上,该开口在垂直于上基板的方向被该遮光层所遮挡,该多个薄膜晶体管在垂直于上基板和/或下基板方向上的投影被该遮光层在垂直于上基板和/或下基板方向上的投影所覆盖。本技术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该开口被不透明且不反光的材料所填充。本技术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该上基板还包括平坦层,该平坦层与该多个开口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被不透明且不反光的材料所填充。本技术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该穿孔与所述开口的填充材料是形成所述遮光层的材料,且所述穿孔与开口中的填充材料在形成所述遮光层的同时一并制成,且所述开口和穿孔被填充后,所述填充材料的表面与所述公共电极层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衬底具有两相背且平坦的表面,所述遮光层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正对所述下基板的表面; 所述下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像素电极层,所述第二衬底具有两相背且平坦的表面,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形成在所述第二衬底上正对所述上基板的表面,所述像素电极层形成于所述薄膜晶体管之上。本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通过在上基板的公共电极层上设置开口,使上基板反射进入薄膜晶体管的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以及外界环境光线大大减少,使下基板的薄膜晶体管产生的光漏电流大大减少,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对比度,同时可有效降低闪烁发生的几率,大大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还可在所述开口中填充不透明且不反光的材料, 使填充材料的表面与公共电极层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在使上基板反射进入薄膜晶体管的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以及外界环境光线大大减少的同时,还可以有效保证整个上基板的厚度一致,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中,还可以通过在平坦层中对应所述公共电极层中开口的位置处设置穿孔,且还可以在所述开口处填充不透光且不反光的填充材料,当所述填充材料是形成所述遮光层的材料时,所述填充材料可以是在形成所述遮光层时一并形成,其可以有效节省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传统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环境光和背光在图2中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的光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2,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100包括上基板110、下基板120、液晶层130及背光源140。上基板110和下基板120 相互正对,显示介质层130设置于上基板110和下基板120之间,背光源140与显示介质层 130设置于下基板120相背的两侧。该上基板110包括第一衬底111、遮光层112、彩色膜层113、平坦层114以及公共电极层115。该第一衬底111为透明材料制成,其可以是透明树脂薄膜,也可以是透明玻璃, 该第一衬底111具有两相背且平坦的表面。该遮光层112形成于第一衬底111的其中一平坦的表面上,且该表面正对该显示介质层130。该遮光层112由不透明且不反光的材料如黑色树脂制成,遮光层112将该第一衬底111的表面定义出多个间隔区域。该彩色膜层113 形成于所述间隔区域所在的第一衬底111上,其至少包括红、绿、蓝三种子膜层,且在同一个间隔区域内不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所述子膜层。该平坦层114形成于所述遮光层 112和彩色膜层113之上,用于在该遮光层112和彩色膜层113上形成一平整的表面。该公共电极层115形成于该平坦层114之上,其由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制成。该公共电极层115上设有多个开口 116,该多个开口 116在垂直于上基板110的方向上被该遮光层112 所遮挡。该下基板120包括第二衬底121、形成于第二衬底121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123以及与该多个薄膜晶体管123分别连接的多个像素电极125。该第二衬底121由透明材料制成,其可以是透明树脂,也可以是透明玻璃。该第二衬底121具具有两平坦的表面。该多个薄膜晶体管123形成于第二衬底121的其中一平坦的表面上,且该表面正对该显示介质层 130。该薄膜晶体管121包括源极S、漏极D、栅极G、栅极第一绝缘层M、半导体层B、第二绝缘层N。该栅极S与形成于第二衬底121上的多根数据线电性连接,该栅极G与形成于第二衬底121上的多根扫描线电性连接,该漏极D与像素电极125电性连接。该栅极D形成于第二衬底121上,其由金属材料如铝制成。第一绝缘层M形成于该栅极G之上,其由透明绝缘材料如树脂制成。该半导体层B形成于该第一绝缘层M之上,该源极S和漏极D相互间隔地形成于该半导体层B上,该第二绝缘层N形成于所述源极S和漏极D之上,该像素电极125形成于该第二绝缘层N之上,其由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制成。该多个薄膜晶体管123在垂直于上基板110或/和下基板12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该上基板与该下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用于收容显示介质的收容空间,该上基板包括公共电极层,该下基板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公共电极层上设有多个开口,该多个开口分别与下基板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正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该上基板与该下基板相对设置,形成一用于收容显示介质的收容空间,该上基板包括公共电极层,该下基板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公共电极层上设有多个开口,该多个开口分别与下基板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正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还包括第一衬底、遮光层、 彩色膜层,所述遮光层形成于第一衬底上,且在该第一衬底上定义出多个间隔区域,所述彩色膜层形成于该间隔区域所在的第一衬底上,所述公共电极层形成于所述彩色膜层和遮光层之上,该多个开口在垂直于上基板的方向上被该遮光层所遮挡,该多个薄膜晶体管在垂直于上基板和/或下基板方向上的投影被该遮光层在垂直于上基板和/或下基板方向上的投影所覆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敏朱泽力郭志勇商陆平李绍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