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屏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572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晶屏,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液晶屏的装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液晶屏装配结构,降低整机成本。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一种液晶屏装配结构,包括外壳、后壳、背光模块及围框,外壳套接在后壳上,所述围框连接后壳,背光模块设计在后壳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配工序简单、降低整机成本,适用于液晶电视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屏,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液晶屏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液晶屏装配结构包括金属背板、外壳、后壳及4个围框,后壳 与4个围框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在该封闭空间内部通过驱动电路板、反射纸、发光灯管、 灯管支架、液晶面板等元器件形成背光模块,实现显示功能。液晶电视整机厂商只能根据金 属背板的凸台形状和位置设计相应的电源模块、主板、壁挂以及底座的安装方案。传统的液 晶屏装配结构存在一个问题装配完成后的液晶电视机事实上有两个后壳(一个是金属背 板,一个是后壳),金属背板用于整机厂商的后端装配,而后壳实际上没有太大作用,这就造 成了整机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新型液晶屏装配结构,降低整机成 本。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晶屏装配结构,包括 外壳、后壳、背光模块及围框,外壳套接在后壳上,所述围框连接后壳,背光模块设计在后壳 内侧。所述后壳外侧设计有沉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配工序简单、降低整机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图2为整机装配后视图。图中,1为外壳,2为围框,3为后壳,4为背光模块,5为沉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液晶屏装配结构,相对于传统技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 点在于放弃了金属背板,而直接将背光模块设计在后壳内侧,进一步设计还能在后壳外 侧预留沉台以备电源模块、底座等零部件的安装,如此设计充分利用了后壳,降低了整机成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例中的新型液晶屏装配结构,包括外壳1、后壳3、背光模块4及围 框2,外壳1套接在后壳3上,所述围框2连接后壳3,背光模块4设计在后壳3内侧。背光模块4主要由液晶屏驱动电路板、反射纸、发光灯管、灯管支架、液晶面板等3零部件构成,下面从具体装配过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首先将液晶屏驱动电路板装入 后壳3内侧,从预留的出线孔将驱动电路板相关线束穿出;在后壳3内侧对应位置装入灯管 支架,然后再将反射纸粘贴在后壳3内侧的平面位置,再将发光灯管装入对应的灯管支架 和驱动电路板上;接下来,把液晶面板平稳地安放在后壳3上;把四个围框2安装在后壳3 对应位置,并用螺钉将围框2和后壳3锁死,最后套上外壳1。完成上述步骤后,一款可实现 整机装配要求的液晶屏就完成了。液晶电视整机厂商可以在后壳3内侧下方进行扬声器、 按键等部件的装配,也可以在后壳3外侧预留沉台5以备电源模块、机芯印制板以及底座等 部件的装配(参见图2)。 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方案包含但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 易根据上述描述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稍作修改而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其皆属于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液晶屏装配结构,包括外壳、后壳、背光模块及围框,外壳套接在后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连接后壳,背光模块设计在后壳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屏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外侧设计有沉台。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液晶屏,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液晶屏的装配结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液晶屏装配结构,降低整机成本。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一种液晶屏装配结构,包括外壳、后壳、背光模块及围框,外壳套接在后壳上,所述围框连接后壳,背光模块设计在后壳内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配工序简单、降低整机成本,适用于液晶电视机。文档编号G02F1/133GK201654383SQ20102015439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佘玉松, 邱钢 申请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屏装配结构,包括外壳、后壳、背光模块及围框,外壳套接在后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连接后壳,背光模块设计在后壳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玉松邱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