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转移石墨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464027 阅读:4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转移石墨烯的方法,方法步骤为:在模具中倒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然后将其水平放置,待到溶剂甲苯挥发后形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然后通过夹子依次叠加玻璃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铜片、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玻璃片,叠加后送入120℃的烘箱中烘烤2个小时,然后去除上下的玻璃片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1、在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过程中,不使用甩胶机等机械手段的辅助,节能环保,而且模具可以重复使用节省成本;2、由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的尺寸可以不受到限制,从而使得石墨烯薄膜的转移尺寸也不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移石墨烯的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2004年英国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 K ·海姆(Andre K. Geim)等制备出了石墨烯,并且因此而获得了 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发现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只用了仅仅六年的时间。石墨烯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它拥有着卓越的力学性能,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而且是最牢固坚硬的;有着良好的电学性能,在室温下传递电子的速度是已知的导体中最快的;还有非常特殊的原子尺度的结构,只能用相对论量子力学才能描述。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微机械分离法,取向附生法,加热SiC 法,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CVD),而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可以很容的控制石墨烯的生长厚度以及石墨烯片的大小。石墨烯片在金属薄片上制备完成以后,接下来就是将制备好的石墨烯片转移到其他的绝缘衬底上,然后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因此,石墨烯的转移就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在大部分实验室多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转移石墨烯,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覆盖在石墨烯表面大多要用到甩胶机,甩胶机一般只能应用在小尺度(0. 5*0. 5厘米到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转移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是方法步骤为:模具表面设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然后在设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模具中倒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将其水平放置,待到溶剂甲苯挥发后形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然后通过夹子依次叠加玻璃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铜片、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玻璃片,叠加后送入120℃的烘箱中烘烤2个小时,去除玻璃片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然后叠加的铜片、石墨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放入氯化铁或硝酸铁溶液中,待铜片溶解后即可取出粘附了石墨烯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然后通过夹子一次叠加玻璃片、待转移的基底...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转移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是方法步骤为模具表面设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然后在设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模具中倒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将其水平放置,待到溶剂甲苯挥发后形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然后通过夹子依次叠加玻璃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铜片、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玻璃片,叠加后送入120°C的烘箱中烘烤2个小时,去除玻璃片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然后叠加的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杜鑫利张学富武煜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