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氧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776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氧化炉,中空箱体状炉体内侧顶部形成有一供废气流动的废气通道,蓄热床设于废气通道下方,蓄热床进气口分别与废气通道连通,蓄热床内设有若干蓄热板,蓄热床间设有充满燃烧气体的燃烧器,循环燃烧管路两端分别连通于燃烧器的进、出口端,气流分配室两气流出口端可切换与炉体内的废气通道连通,废气通道两端上侧面分别形成有一向下倾斜的内斜面,流经气流分配室后送入炉体的废气直接碰撞该内斜面,而碰撞后反射所产生的推动力使废气能顺畅地在炉体废气通道内输送,消除了炉体内的废气通道死角,解决了炉体废气通道因存在死角而产生废气残留的问题,使废气氧化更彻底,有效防止废气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氧化炉,特别涉及一种能将蓄热床内死角所残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废气作有效处理的蓄热式氧化炉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的有害空气污染大部分是来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而许多有机溶剂中的最主要成份正是各种不同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们不但会发出难闻刺鼻的气味,而且,当起居室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到达一定浓度时,人们就会感到头痛、呕吐及四肢乏力,人体长期吸入更会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及神经系统;此外,由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挥发点极低,因而具有容易燃烧的特性,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过高时,则容易发生气爆与燃烧的危害,因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至大气则会影响人体健康、产生危险和影响环境质量,须妥善处理后才可排放到大气中。目前工业上处理有机挥发性气体,最常见也是最便利的解决方案为蓄热式氧化炉(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利用高温氧化的原理,将各种有害的挥发性有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足够的温度及反应时间下,并在适当的焚化条件下操作,经过加热分解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再将其排放到大气中,并将氧化所产生的高热量通过蓄热装置进行废热回收,来降低系统所需的热能燃料用量。然而,当废气输送进入其蓄热床中作热分解处理与废热回收时,一般管路或设备在转弯处的外侧大都设计成圆弧形,又因所输送的废气为处于一种高速流动的状态,蓄热床内的转弯处形成死角,易发生废气残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热式氧化炉,该蓄热式氧化炉在废气输送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气残留的问题,废气氧化更彻底。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热式氧化炉,包括一炉体、二蓄热床、一循环燃烧管路和一气流分配室,该炉体为中空箱体状,以使用方向为基准,炉体内侧顶部形成有一供废气流动的废气通道,二蓄热床设于炉体内废气通道下方,二蓄热床进气口分别与该废气通道连通,二蓄热床内部分别充填设有若干个蓄热板,该二蓄热床间设有一燃烧器,燃烧器内设有燃烧气体(该燃烧气体提供热源给二蓄热床的蓄热板蓄热),该循环燃烧管路两端分别连通于燃烧器的进、出口端,燃烧器内的燃烧气体于循环燃烧管路中循环流动,气流分配室设有一进口端及两气流出口端,该两气流出口端可切换与炉体内的废气通道连通,所述废气通道两端上侧面分别形成有一向下倾斜的内斜面,当具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废气经由蓄热式氧化炉的入气口流入气流分配室,然后通过气流分配室的两气流出口端的切换,由其中一个气流出口端所设的管路将废气传送至炉体的废气通道中,进而由废气通道输送到两个蓄热床内进行热分解处理,并在处理完后由该两-->个蓄热床出口端输出(即由蓄热床出口端的排放口排放出外界),当废气流入炉体的通道后,由于通道两端具有向下倾斜的内斜面,可使流经气流分配室后而送入炉体的废气直接碰撞该内斜面,而碰撞后反射所产生的推动力使废气能顺畅地在炉体废气通道内输送,这样就消除了炉体内的废气通道死角,解决了炉体废气通道因存在死角而产生废气残留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气通道两端分别纵向向下延伸至炉体底部两端,并分别与气流分配室两气流出口端对应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热床内部的蓄热板为陶瓷蓄热板,陶瓷蓄热板可蓄积热能且令蓄热床维持在固定的高温下,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而降温。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将废气通道两端上侧面设向下倾斜的内斜面,流经气流分配室后送入炉体的废气直接碰撞该内斜面,而碰撞后反射所产生的推动力使废气能顺畅地在炉体废气通道内输送,消除了炉体内的废气通道死角,解决了炉体废气通道因存在死角而产生废气残留的问题,使废气氧化更彻底,有效防止废气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蓄热式氧化炉,包括一炉体10、二蓄热床11、一循环燃烧管路20和一气流分配室30,该炉体为中空箱体状,以使用方向为基准,炉体内侧顶部形成有一供废气流动的废气通道14,二蓄热床11设于炉体内废气通道14下方,二蓄热床11进气口分别与该废气通道14连通,二蓄热床11内部分别充填设有若干个蓄热板,该二蓄热床11间设有一燃烧器13,燃烧器13内设有燃烧气体(该燃烧气体提供热源给二蓄热床的蓄热板蓄热),该循环燃烧管路20两端分别连通于燃烧器13的进、出口端,燃烧器11内的燃烧气体于循环燃烧管路20中循环流动,气流分配室30设有一进口端31及两气流出口端32,该两气流出口端32可切换与炉体内的废气通道14连通,所述废气通道14两端上侧面分别形成有一向下倾斜的内斜面15,当具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废气经由蓄热式氧化炉的入气口40流入气流分配室30,然后通过气流分配室30的两气流出口端32的切换,由其中一个气流出口端32所设的管路将废气传送至炉体10的废气通道14中,进而由废气通道14输送到两个蓄热床11内进行热分解处理,并在处理完后由该两个蓄热床出口端50输出(即由蓄热床出口端50的排放口51排放出外界),当废气流入炉体10的废气通道14后,由于废气通道14两端具有向下倾斜的内斜面15,可使流经气流分配室30后而送入炉体10的废气直接碰撞该内斜面15,而碰撞后反射所产生的推动力使废气能顺畅地在炉体10废气通道14内输送,这样就消除了炉体10内的废气通道14死角,解决了炉体10废气通道14因存在死角而产生废气残留的问题。所述废气通道两端分别纵向向下延伸至炉体底部两端,并分别与气流分配室两气-->流出口端对应连通。所述蓄热床11内部的蓄热板为陶瓷蓄热板,陶瓷蓄热板可蓄积热能且令蓄热床11维持在固定的高温下,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而降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氧化炉,包括一炉体(10)、二蓄热床(11)、一循环燃烧管路(20)和一气流分配室(30),该炉体为中空箱体状,以使用方向为基准,炉体内侧顶部形成有一供废气流动的废气通道(14),二蓄热床(11)设于炉体内废气通道(14)下方,二蓄热床(11)进气口分别与该废气通道(14)连通,二蓄热床(11)内部分别充填设有若干个蓄热板,该二蓄热床(11)间设有一燃烧器(13),燃烧器(13)内设有燃烧气体,该循环燃烧管路(20)两端分别连通于燃烧器(13)的进、出口端,燃烧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丽兴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巨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