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539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该伞骨具有第一耳部、第二耳部以及形成在该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之间的凹槽,该伞骨还具有防刮手结构,该防刮手结构包括位于凹槽内的折边部,该折边部分别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相连,并该折边部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之间圆滑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论是用户还是伞布与之接触,均不会有被损坏的隐患,从而具有大大加强整个伞骨安全性的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
技术介绍
伞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伞具体又可以细分为直骨 伞和折叠伞,如图1所示,普通的折叠伞100 —般包括中棒1、伞骨2和伞布(图中未示出) 三个部分,其中,中棒1是由多节相互滑套在一起的管体组成,其上端固定设置有上巢11和 伞尾12,并滑设有下巢13,其下端还可以连接有伞把14 ;伞骨2则具有呈放射状设置的若 干组,并分别经由绑线(图中未标示)而与上巢11和下巢13枢接,该每组伞骨2又包括支 骨21、内主骨22、内连接骨23、中连接骨24、中主骨25以及外圆骨26,该伞骨2用于支撑伞 布,并能折叠和撑开,从而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如图2所示,该支骨21由铁材质制成,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耳部211和第二 耳部212,该第一耳部211和第二耳部212上还均设置有枢接孔213,该枢接孔213相对设 置从而可以实现与下巢13和主骨2之间的转动相连。上述伞骨2在展开时,需要用户通过 手指按在伞骨2的支骨21上,然后用力推以使伞骨2展开并支撑整个伞布,但是由于该支 骨21第一耳部211和第二耳部212 —带均为具有毛边的棱,因此当手指直接按压时会造成 手指的刮伤。另外,由于该支骨21还朝向该伞布,故当处于收伞时,该第一耳部211和第二 耳部212的棱边还会存在刮坏伞布的隐患。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伞骨结构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伞骨容 易刮伤到手和伞布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该伞骨具有第一耳部、第二耳部以及形成在该第一耳 部和第二耳部之间的凹槽,其中,该伞骨还具有防刮手结构,该防刮手结构包括位于凹槽内 的折边部,该折边部分别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相连,并该折边部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 之间圆滑过渡。进一步,该折边部分别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相连并沿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垂直 方向延伸。进一步,该折边部分别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相连并沿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平行 方向朝凹槽内部延伸。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其由于在该第一 耳部和第二耳部上设置有折边部,并该折边部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之间圆滑过渡,故无 论是用户还是伞布与之接触,均不会有被损坏的隐患,从而能大大加强整个伞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折叠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中伞100 中棒1上巢11 伞尾12下巢13 伞把14伞骨2 支骨21第一耳部 211 第二耳部 212枢接孔 213 凹槽214内主骨 22 内连接骨 23中连接骨 24 中主骨 25外圆骨 26 折边部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 行详细阐述。如图3和图3A所示,其示出的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第一 实施例,该伞骨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的为支骨21,当然该伞骨2并不限于支骨,其余伞 骨亦可以设置有防刮结构,该支骨21具有第一耳部211、第二耳部212和凹槽214,该凹槽 214形成在第一耳部211和第二耳部212之间,该防刮手结构包括折边部3,该折边部3位 于凹槽214内,该折边部3分别与第一耳部211和第二耳部212相连,且该折边部3与第一 耳部211和第二耳部212之间圆滑过渡。如图3A所示,该折边部3沿该第一耳部211和第 二耳部212垂直方向延伸。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其由于在该第一耳部211和 第二耳部212上设置有折边部3,并该折边部3与第一耳部211和第二耳部212之间圆滑 过渡,故无论是用户还是伞布与之接触,均不会有被损坏的隐患,从而能大大加强整个伞骨 2的安全性。如图4和图4A所示,其示出的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的第二实施例,其结构基本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折边部3的具体结构,在本实 施例中,该折边部3分别沿第一耳部211和第二耳部212平行方向延伸,具体是朝凹槽214 内部的方向延伸,其亦能起到防止刮手和刮伤伞布的隐患。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 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该伞骨具有第一耳部、第二耳部以及形成在该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之间的凹槽,其特征在于,该伞骨还具有防刮手结构,该防刮手结构包括位于凹槽内的折边部,该折边部分别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相连,并该折边部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之间圆滑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该伞骨具有第一耳部、第二耳部以及形成在该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之间的凹槽,其特征在于,该伞骨还具有防刮手结构,该防刮手结构包括位于凹槽内的折边部,该折边部分别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相连,并该折边部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之间圆滑过渡。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鸿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鸿盛雨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