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开合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532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快速开合伞,包括中棒、伞骨以及罩设在伞骨上的伞布,该中棒上端还固定设置有上巢;该伞骨具有主骨、第一支骨和第二支骨,该主骨与上巢相枢接,该中棒上还套设有套管,该套管具有管体以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并均沿管体周缘向外突出的第一突缘、第二突缘和第三突缘,该第一突缘和第二突缘之间的管体上滑设有第一中巢,该第二突缘和第三突缘之间的管体上滑设有第二中巢;该第一中巢与第一支骨枢接,该第二中巢则与第二支骨枢接;该第二中巢下端处还固定设置有下巢,该下巢通过弹性件而与主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地进行打开和收合整个伞,故具有较佳的便利性,同时由于不具有弹节,故还能避免弹节刮伤使用者的功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快速开合伞
技术介绍
伞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伞,通常包括中 棒、伞骨以及罩设在伞骨上的伞布,该中棒上端固定设置有上巢和弹节,中部则滑动设置有 下巢;该伞骨包括主骨和支骨,该主骨枢接在上巢上,该支骨则枢接在下巢上,该下巢上还 设置有弹节孔;当需要开伞时,人们通过推顶下巢而使之沿中棒向上滑动,并使弹节孔与中 棒的弹节相互定位,从而实现了整个伞的撑开。而当需要收伞时,则需用手指按下弹节,然 后下拉下巢而使得其脱离于弹节的限位,并实现了收伞。但是,上述传统伞往往需要人们将下巢推顶较长的距离才能完成开伞和收伞的过 程,即该传统伞具有开合速度缓慢的缺点,特别是针对老年人,该传统伞的操作便利性十分 不足。目前,虽然人们开发出了自动开合伞,其虽然能仅通过触碰按钮即可轻松实现开 伞过程,但是其在完成收伞后,为了便于下一次使用还必须将中棒收折起来,该收折过程亦 需要较大的力量,从而同样具有操作便利性不足的缺点。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伞操作便利性不足的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开合伞,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伞操作便利性不 足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快速开合伞,包括中棒、伞骨以及罩设在伞骨上的伞布,该中棒上端还固定设 置有上巢;其中,该伞骨具有主骨、第一支骨和第二支骨,该主骨与上巢相枢接,该中棒上 还套设有套管,该套管具有管体以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并均沿管体周缘向外突出的第一突 缘、第二突缘和第三突缘,该第一突缘和第二突缘之间的管体上滑设有第一中巢,该第二突 缘和第三突缘之间的管体上滑设有第二中巢;该第一中巢与第一支骨枢接,该第二中巢则 与第二支骨枢接;该第二中巢下端处还固定设置有下巢,该下巢通过弹性件而与主骨相连。进一步,该套管下端还设置有供使用者把持的握持部。进一步,该握持部上设置有防滑缘。进一步,该中棒下端还连接有把手。进一步,该第一突缘与第二突缘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突缘和第三突缘之间的距 罔。进一步,该弹性件为螺旋弹簧。进一步,该弹性件端部还形成有勾部。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快速开合伞,其在需要开伞时,使用者只需握持该套管的下端,并将套管沿中棒而往上推顶,此时该第二中巢会在第三突缘的推顶 下,沿中棒而向上运动并实现了略微地开伞;当该套管上的第二突缘与第一中巢相抵触时, 此时该套管则以第二突缘为力的作用点而实现开伞动作,由于第一中巢位置靠近伞上巢, 故略微地推动第一中巢即会带动第二中巢做快速的开启,从而使得本技术仅需推动少 量距离即可完成整个开伞动作;而当第二中巢在套管上运动到弹性件的临界点时,又会在 弹性件的作用下完成最后一段的推顶,并完成了开伞动作;同时由于该弹性件的推顶作用, 该第一中巢和第二中巢均会被定位在中棒的上端,从而使得开伞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 在需要收伞时,使用者只需握持该套管的下端,并将套管沿中棒向下拉动,当该第一突缘与 第一中巢抵顶时,该第一突缘会带动第一中巢向下滑动而带动主骨沿上巢进行转动,即进 行收伞操作,此时该第二中巢会在主骨的带动下并在弹性件的共同推动下而实现快速地收 伞,故本技术能快速实现伞的打开和收合,从而具有较佳的便利性;另外,由于本实用 新型不具有任何的弹节,故还具有避免弹节划伤到使用者的功效,从而十分适用于老人或 者小孩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快速开合伞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快速开合伞处于收伞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快速开合伞中中棒、套管、上巢、第一中巢以及第二 中巢的立体分解图。图中快速开合伞 100中棒1 上巢11把手12伞骨2 主骨21第一支骨 22 第二支骨 23套管3 管体31第一突缘 32 第二突缘 33第三突缘 34 第一中巢 35第二中巢 36 下巢37弹性件 38 勾部381握持部 39 防滑缘 3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4所示,其示出的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快速开合伞100,其包括中 棒1、伞骨2以及罩设在伞骨2上的伞布(图中未示出),该中棒1上端固定设置有上巢11, 该伞骨2则具有主骨21、第一支骨22和第二支骨23,该主骨21呈放射状而与上巢11枢接相连,从而能带动伞布而实现伞的张开和收合;该第一支骨22和第二支骨23均枢接在主骨 21上;该快速开合伞100还包括套设在中棒1上的套管3,该套管3具有管体31、第一突缘 32、第二突缘33和第三突缘33,该第一突缘32、第二突缘33和第三突缘33均沿管体31周 缘而向外突出,并该第一突缘32、第二突缘33和第三突缘33呈现为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状; 优选的,该第一突缘32和第二突缘33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突缘33和第三突缘33之间 的距离;该第一突缘32和第二突缘33之间的管体31上滑设有第一中巢35,而该第二突缘 33和第三突缘33之间的管体31上滑设有第二中巢36,即该第一中巢35可以在第一突缘 32和第二突缘33的限位下而滑动,而该第二中巢36则可以在第二突缘33和第三突缘33 的限位下而滑动,该第一中巢35与第一支骨22枢接,该第二中巢36则与第二支骨23枢 接;该第二中巢36下端处还固定设置有下巢37,该下巢37通过弹性件38而与主骨21相 连,该弹性件38优选为螺旋弹簧,具体的,其端部还均设置有勾部381,从而供与主骨21和 下巢37相连,具体该第一支骨22、第二支骨23与第一中巢35和第二中巢36之间是通过绑 线(图中未示出)连接。为了便于人们推顶和拉动套管3,该套管3下端还设置有供使用者 把持的握持部39,该握持部39与该套管3固定相连并亦呈现为管状,且该握持部39上设置 防滑缘391。当然,该中棒1下端还可以连接有便于人们把持的把手12。下面对本技术的开伞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在需要开伞时,使用者需握持该套管3的下端,并将套管3沿中棒1而往上推顶, 此时该第二中巢36会在第三突缘33的推顶下,沿中棒1而向上运动并实现了略微地开伞; 当该套管3上的第二突缘33与第一中巢35相抵触时,此时该套管3则以第二突缘33为力 的作用点而实现开伞动作,由于第一中巢35位置靠近伞上巢11,故略微地推动第一中巢35 即会带动第二中巢36做快速地开启,从而使得本技术仅需推动少量距离即可完成整 个开伞动作;而当第二中巢36在套管3上运动到弹性件38的临界点时,又会在弹性件38 的作用下完成最后一段的推顶,并完成了开伞动作;同时由于该弹性件38的推顶作用,该 第一中巢35和第二中巢36均会被定位在中棒1的上端,从而使得该开伞状态能具有一定 的稳定性,即能让整把伞保持为开伞状态。下面对本技术的收伞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在需要收伞时,使用者需握持该套管3的下端,并将套管3沿中棒1向下拉动,此时该套管3会进行一小段距离的空滑;而当该第一突缘32与第一中巢35抵顶时,该第一突 缘32会带动第一中巢35向下滑动而带动主骨21沿上巢11进行转动,即进行收伞操作,此 时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开合伞,包括中棒、伞骨以及罩设在伞骨上的伞布,该中棒上端还固定设置有上巢;其特征在于,该伞骨具有主骨、第一支骨和第二支骨,该主骨与上巢相枢接,该中棒上还套设有套管,该套管具有管体以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并均沿管体周缘向外突出的第一突缘、第二突缘和第三突缘,该第一突缘和第二突缘之间的管体上滑设有第一中巢,该第二突缘和第三突缘之间的管体上滑设有第二中巢;该第一中巢与第一支骨枢接,该第二中巢则与第二支骨枢接;该第二中巢下端处还固定设置有下巢,该下巢通过弹性件而与主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快速开合伞,包括中棒、伞骨以及罩设在伞骨上的伞布,该中棒上端还固定设置有上巢;其特征在于,该伞骨具有主骨、第一支骨和第二支骨,该主骨与上巢相枢接,该中棒上还套设有套管,该套管具有管体以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并均沿管体周缘向外突出的第一突缘、第二突缘和第三突缘,该第一突缘和第二突缘之间的管体上滑设有第一中巢,该第二突缘和第三突缘之间的管体上滑设有第二中巢;该第一中巢与第一支骨枢接,该第二中巢则与第二支骨枢接;该第二中巢下端处还固定设置有下巢,该下巢通过弹性件而与主骨相连。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鸿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鸿盛雨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