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芜专利>正文

一种辐射管用燃气烧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2412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辐射管用燃气烧嘴,包括燃气外壳、与燃气外壳相连通的烧嘴芯管、环绕设置于烧嘴芯管外围的空气外壳、与空气外壳相连通的导焰管,烧嘴芯管的前端设有用于点火的点火及检测电极,所述烧嘴芯管的前端密封地连接有烧嘴头,点火及检测电极位于烧嘴头的前端,烧嘴头的前端部设有多个燃气孔,烧嘴头的前方设有一管形燃烧室,烧嘴头与点火及检测电极均位于燃烧室内,燃烧室的后端与导焰管相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后端外围设有一与导焰管相连通的外管,外管与燃烧室的管壁之间为助燃空气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二级燃烧,燃气的燃烧完全充分,系统的能量转换率高,同时火焰较长,适于辐射管专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燃烧器的零部件,特别是一种辐射管用燃气烧嘴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业炉窑的燃烧器的烧嘴,都为一级燃烧的烧嘴,由于其结构的缺陷,使得 其燃气只经过了一次燃烧,从而使得燃气的燃烧不充分不完全,影响系统的能量转换率,烧 嘴的火焰温度场也不均勻,而且烟气出口速度不高,烟气成分中的NOx排放量大,污染环 境,甚至影响系统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级燃烧、燃气的燃烧完全 充分、系统的能量转换率高、同时火焰较长的辐射管用燃气烧嘴。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辐射管用燃气烧嘴,包括燃气 外壳、与燃气外壳相连通的烧嘴芯管、环绕设置于烧嘴芯管外围的空气外壳、与空气外壳相 连通的导焰管,烧嘴芯管的前端设有用于点火的点火及检测电极,所述烧嘴芯管的前端密 封地连接有烧嘴头,点火及检测电极位于烧嘴头的前端,烧嘴头的前端部设有多个燃气孔, 烧嘴头的前方设有一管形燃烧室,烧嘴头与点火及检测电极均位于燃烧室内,燃烧室的后 端与导焰管相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后端外围设有一与导焰管相连通的外管,外管与燃烧室 的管壁之间为助燃空气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烧嘴芯管的前端设有烧嘴头,烧嘴头前端设有 燃烧室,燃烧室的后端外围设有外管,外管内喷出助燃空气,使从管形燃烧室喷出的火焰进 一步燃烧,这样,在燃烧室进行一级燃烧,在燃烧室前端外与助燃空气结合进行二级燃烧, 使燃气充分完全燃烧,所以本技术是一种进行了二级燃烧、燃气的燃烧完全充分、系 统的能量转换率高的辐射管用燃气烧嘴。由于本技术的火焰燃烧完全充分,所以烧 嘴的火焰温度场更加均勻,有利于热能的利用,烟气成分中的NOx排放量小,NOx排放小于 150ppm,不污染环境,环保,也不会影响系统的工作。本技术由于设有管形燃烧室,燃烧 室较长,所以烟气出口速度为中速,每秒70米左右,燃烧火焰较长,由于采用了分级燃烧, 烟气温度较一次燃烧的低,不会在辐射管表面形成热点。本技术结构紧凑,安全可靠, 易于维护。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一种辐射管用燃气烧嘴,包括燃气外壳1、与燃气外壳1相连通的烧嘴芯管4、环绕设置于烧嘴芯管4外围的空气外壳3、与空气外壳3相连通的导焰管 5,烧嘴芯管4的前端设有用于点火的点火及检测电极2,所述烧嘴芯管4的前端密封地连 接有烧嘴头6,点火及检测电极2位于烧嘴头6的前端,烧嘴头6的前端部设有多个燃气孔 61,烧嘴头6的前方设有一管形燃烧室7,烧嘴头6与点火及检测电极2均位于燃烧室7内, 燃烧室7的后端与导焰管5相连通,所述燃烧室7的后端外围设有一与导焰管5相连通的 外管8,外管8与燃烧室7的管壁之间为助燃空气出口 8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用于U型或W型燃气辐射管加热,采用多级燃 烧技术,燃气通过燃气外壳1进入烧嘴芯管4并通过烧嘴头6从燃气孔61喷出,助燃空气 (空气温度可以预热到20 550度)通过空气外壳3进入导焰管5,之后,一部分空气进入 燃烧室7内,其余部分空气进入外管8并从助燃空气出口 81喷出。燃气与一部分空气在管 形燃烧室7内形成一级燃烧,然后与从助燃空气出口 81喷出的空气在燃烧室7外即管外前 方进行二次燃烧。燃烧室7采用了耐高温的陶瓷(SiSiC)材料,由于采用了分级多次燃烧, 烟气温度较一次燃烧的低,不会在辐射管表面形成热点。本技术的燃气种类可以是天然气、液化气、城市煤气、焦炉煤气、高焦混合气、 发生炉煤气等。助燃空气温度在-20度到+650度范围内,都可正常工作。一级燃烧的助燃 空气由烧嘴头6与管形燃烧室7的管壁之间通过,风量大约是总供风的10 50%,一级燃 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燃烧室7喷出,此时由于助燃风量远少于正常需要的风量,所以属于不 完全燃烧,火焰温度在600 1000度之间。二级助燃风从助燃空气出口 81喷出并经过燃 烧室7的管壁后参与燃烧,不完全燃烧的烟气在此与二级助燃风实现完全燃烧。本技术与常规的一级燃烧的烧嘴比较,本烧嘴的火焰温度场更加均勻,由于 设有管形燃烧室,燃烧室较长,所以烟气出口速度为中速,每秒70米左右,燃烧火焰较长, 由于采用了分级燃烧,烟气温度较一次燃烧的低,不会在辐射管表面形成热点。本系列烧嘴 结构紧凑,燃烧充分,安全可靠,易于维护。本技术主要应用在U型或W型燃气辐射管加热上,是一款高效、中速、节能的 低NOx排放的燃烧设备。助燃风的使用温度最高可以达到650度。此外,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辐射管用燃气烧嘴,包括燃气外壳(1)、与燃气外壳(1)相连通的烧嘴芯管(4)、环绕设置于烧嘴芯管(4)外围的空气外壳(3)、与空气外壳(3)相连通的导焰管(5),烧嘴芯管(4)的前端设有用于点火的点火及检测电极(2),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芯管(4)的前端密封地连接有烧嘴头(6),点火及检测电极(2)位于烧嘴头(6)的前端,烧嘴头(6)的前端部设有多个燃气孔(61),烧嘴头(6)的前方设有一管形燃烧室(7),烧嘴头(6)与点火及检测电极(2)均位于燃烧室(7)内,燃烧室(7)的后端与导焰管(5)相连通,所述燃烧室(7)的后端外围设有一与导焰管(5)相连通的外管(8),外管(8)与燃烧室(7)的管壁之间为助燃空气出口(81)。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辐射管用燃气烧嘴,包括燃气外壳(1)、与燃气外壳(1)相连通的烧嘴芯管(4)、 环绕设置于烧嘴芯管(4)外围的空气外壳(3)、与空气外壳(3)相连通的导焰管(5),烧嘴 芯管(4)的前端设有用于点火的点火及检测电极(2),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芯管(4)的前 端密封地连接有烧嘴头(6),点火及检测电极⑵位于烧嘴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施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