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0693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油箱、主要结构由主油箱左油箱、右油箱、低位吸油箱、吸油过滤器、回油过滤器、空气滤清器、液位液温计、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泄油口、油箱盖、护罩组成,整体为工字形焊接结构,利用了液压支架底座的有效空间,在底座内设置主油箱、左右油箱,低位吸油箱,并进行过滤、空气滤清,低位吸油箱采用低位形心吸油,解决了吸空及二次补油问题,并进行油位油温控制,此油箱设计先进合理,结构紧凑,强度好,安全稳固,增加了液压支架的储油量,比现有油箱可增加2-3倍储油量,从而增加了液压机构、动力机构的行走作业时间,是十分理想的液压支架的大容量油箱。(*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油箱,属煤矿井下支护设备零部件的

技术介绍
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是短壁机械化采煤的关键设备,与连续采煤机、运煤车、锚杆 钻机、给料破碎机、铲车等设备配套使用,按照短壁机械化开采工艺要求,履带行走式液压 支架具有行走、支护、清煤、收缆、补油多项功能,需要大量液压油做为动力源,由于行走支 架自身空间有限,很难携带大量液压油,就必须利用行走支架本身的有效空间,来满足大容 量需要,采用对称一体式低位形心吸油油箱,来解决液压油的储存是可行的,以使支架整体 稳定,而且还需解决二次补油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根据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结构特 征,在行走支架的履带驱动式底座内设计大容量油箱,充分利用有效空间,采用主油箱、左 右油箱、低位吸油箱、回油过滤、吸油过滤、空气滤清、液压液位液温控制、温度传感器报警 相结合的设计,以大幅度提高支架液压油、燃油的储存,以解决各种工况下泵的吸空及二次 补油问题。技术方案本技术主要结构由主油箱、左油箱、右油箱、低位吸油箱、吸油过滤器、回油 过滤器、空气滤清器、液位液温计、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泄油口、油箱盖、护罩组成;主油箱左部为左油箱、右部为右油箱、下部为低位吸油箱,呈工字形结构,内部互 相联通,组成完整的油箱箱体,整体为焊接联接;主油箱上部设有泄油口、主油箱盖,主油箱盖上部设有液位传感器,并由传感器护 罩盖住,主油箱前部中间位置设有主油箱液位液温计、温度传感器;左油箱上部为左油箱盖,左油箱盖上部设有左空气滤清器,并由左空滤器护罩盖 住,左油箱前上部设有左回油过滤器,并由左油滤器护罩盖住,左油箱左外部中间位置设有 左液位液温计;右油箱上部为右油箱盖,右油箱盖上部设有右空气滤清器,并由右空滤器护罩盖 住,右油箱后上部设有右回油过滤器,并由右油滤器护罩盖住,右油箱右外部中间位置设有 右液位液温计;主油箱下部中间位置为低位吸油箱,低位吸油箱上设有吸油过滤器、油路管,吸油 过滤器通过油路管与外部油源箱联接;左右回油过滤器与液压支架的回油管路联接;液位传感器摄取主油箱内油位信 息;温度传感器摄取主油箱、左油箱、右油箱、低位吸油箱内的油温信息,并与液压支架的报警机构联接;主油箱液位液温计、左油箱液位液温计、右油箱液位液温计即时测量显示主油箱、 左油箱、右油箱、低位吸油箱的油位、油量、油温信息。所述的低位吸油箱,为对称一体式低位形心吸油油箱,可有效防止吸空,保持油位稳定。有益效果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是充分利用了履带行走式液压支 架底座的有效空间,将底座内设计成互为联通的一体式大容量油箱,并由主油箱、左油箱、 右油箱、低位吸油箱组成工字形焊接结构,并在油箱上设置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吸油 过滤器、空气滤清器、回油过滤器、液位液温计,并对油位、油量、油温、洁净程度进行测量控 制,此油箱设计先进合理,结构紧凑,强度好,安全稳固,有效的增加了液压支架的储油能 力,比现有油箱可增加2-3倍的储油量,从而增加了动力源和行走作业时间,一体式工字形 设计,左、右结构对称,保证了行走支架整体重心的稳定性;低位形心吸油,避免了各种工况 下泵的吸空及二次补油问题;三级过滤,保证了液压油的洁净,提高了液压机构的可靠性, 是十分理想的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大容量油箱。附图说明图1为油箱整体结构图图2为油箱主视图图3为油箱俯视图图4为油箱侧视图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1、主油箱,2、泄油口,3、左油箱,4、右油箱,5、左回油过滤器,6、右回油过滤器,7、 液位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9、吸油过滤器,10、主油箱液位液温计,11、左油箱液位液温计, 12、右油箱液位液温计,13、左空气滤清器,14、右空气滤清器,15、左滤清器护罩,16、右滤清 器护罩,17、主油箱盖,18、传感器护罩,19、左油箱盖,20、右油箱盖,21、左油滤器护罩,22、 右油滤器护罩,23、左空滤器护罩,M、右空滤器护罩,25、低位吸油箱,26、油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2、3、4所示,为油箱整体结构图,各部位置,联接关系要正确,安装牢固。主油箱1的左部为左油箱3、右部为右油箱4、下部为低位吸油箱25,呈工字形结 构,内部互相联通,组成完整的油箱箱体,整体为焊接结构。主油箱1上部设有泄油口 2、主油箱盖17,主油箱盖17上部没有液位传感器7,并 由传感器护罩18盖住;主油箱1前部中间位置设有主油箱液位液温计10、温度传感器8 ;左油箱3上部为左油箱盖19,左油箱盖19上部设有左空气滤清器13,并由左空滤 器护罩23盖住,左油箱3后上部设有左回油过滤器5,并由左油滤器护罩21盖住,左油箱3 左外部中间位置设有左液位液温计11 ;右油箱4上部为右油箱盖20,右油箱盖20上部设有右空气滤清器14,并由右空滤器护罩盖住,右油箱4后上部设有右回油过滤器6、并由右油滤器护罩22盖住,右油箱4右 外部中间位置设有右液位液温计12 ;主油箱1下部中间位置为低位吸油箱25,低位吸油箱25上设有吸油过滤器9、油 路管沈,吸油过滤器9通过油路管沈与外部的油源箱联接;左右回油过滤器5、6与液压支架的回油管路联接;液位传感器7摄取主油箱1内 油位信息;温度传感器8摄取主油箱1、左油箱3、右油箱4、低位吸油箱25内的油温信息, 并与液压支架的报警机构联接;主油箱1的液位液温计10、左油箱3的液位液温计11、右油箱4的液位液温计12 即时测量、显示主油箱1、左油箱3、右油箱4、低位吸油箱25的油位、油量、油温信息。权利要求1. 一种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油箱,其特征是主要结构由主油箱、左油箱、右油箱、 低位吸油箱、吸油过滤器、回油过滤器、空气滤清器、液位液温计、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泄油口、油箱盖、护罩组成;主油箱左部为左油箱、右部为右油箱、下部为低位吸油箱,呈工字形结构,内部互相联 通,组成完整的油箱箱体,整体为焊接联接;主油箱上部设有泄油口、主油箱盖,主油箱盖上部设有液位传感器,并由传感器护罩盖 住,主油箱前部中间位置设有主油箱液位液温计、温度传感器;左油箱上部为左油箱盖,左油箱盖上部设有左空气滤清器,并由左空滤器护罩盖住,左 油箱前上部设有左回油过滤器,并由左油滤器护罩盖住,左油箱左外部中间位置设有左液 位液温计;右油箱上部为右油箱盖,右油箱盖上部设有右空气滤清器,并由右空滤器护罩盖住,右 油箱后上部设有右回油过滤器,并由右油滤器护罩盖住,右油箱右外部中间位置设有右液 位液温计;主油箱下部中间位置为低位吸油箱,低位吸油箱上设有吸油过滤器、油路管,吸油过滤 器通过油路管与外部油源箱联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油箱、主要结构由主油箱左油箱、右油箱、低位吸油箱、吸油过滤器、回油过滤器、空气滤清器、液位液温计、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泄油口、油箱盖、护罩组成,整体为工字形焊接结构,利用了液压支架底座的有效空间,在底座内设置主油箱、左右油箱,低位吸油箱,并进行过滤、空气滤清,低位吸油箱采用低位形心吸油,解决了吸空及二次补油问题,并进行油位油温控制,此油箱设计先进合理,结构紧凑,强度好,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油箱,其特征是:主要结构由:主油箱、左油箱、右油箱、低位吸油箱、吸油过滤器、回油过滤器、空气滤清器、液位液温计、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泄油口、油箱盖、护罩组成;主油箱左部为左油箱、右部为右油箱、下部为低位吸油箱,呈工字形结构,内部互相联通,组成完整的油箱箱体,整体为焊接联接;主油箱上部设有泄油口、主油箱盖,主油箱盖上部设有液位传感器,并由传感器护罩盖住,主油箱前部中间位置设有主油箱液位液温计、温度传感器;左油箱上部为左油箱盖,左油箱盖上部设有左空气滤清器,并由左空滤器护罩盖住,左油箱前上部设有左回油过滤器,并由左油滤器护罩盖住,左油箱左外部中间位置设有左液位液温计;右油箱上部为右油箱盖,右油箱盖上部设有右空气滤清器,并由右空滤器护罩盖住,右油箱后上部设有右回油过滤器,并由右油滤器护罩盖住,右油箱右外部中间位置设有右液位液温计;主油箱下部中间位置为低位吸油箱,低位吸油箱上设有吸油过滤器、油路管,吸油过滤器通过油路管与外部油源箱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王军姜翎燕周凯闫殿华赵斌宋涛曹俊锁桑盛远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