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0503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容器的吹塑成型机中的通风阀(V),该通风阀(V)包括在流入通道开口(5)和流出通道开口(4)之间被布置于阀室(7)中的阀座(6),并且被配置有阀活塞(11),阀活塞(11)能在关闭位置和提升的打开位置之间线性地移动并且利用带有封闭面的活塞延伸部(14)密封可移动地穿过壁(8)的限定了阀室(7)的孔道,其中延伸穿过开口之间的阀室的流动路径在关闭位置被关闭并且在打开位置被解除关闭,设置通常相对于阀活塞(11)的移动方向倾斜的至少一个引导面(L1、L2),以用于壁(8)上的和/或活塞延伸部(14)上的流体的侧向强制偏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容器的吹塑成型机中的通风阀(blowvalve)。技术背景在实践中已知的这样一种通风阀中,壁的与开口相对并且与开口间隔开的上侧 是平坦的并且垂直于阀活塞的移动方向。活塞延伸部具有垂直于移动方向的平坦面,并 且在该平坦面上形成封闭面。为易于处理该圆形封闭面,该面在活塞延伸部的末端可以 包括中央的、平坦的浅凹部。在阀室中的阀活塞的打开位置形成的流体必须被偏转两 次。当通风阀打开时,流体膨胀进入到大容积圆筒形阀室中,该阀室的深度基本地对应 于打开升程,并且该阀室的直径对应于各开口的直径的若干倍。湍流介质以及延迟介质 必须挤出阀室,进入到流出通道的至少一个开口,并且必须被再次加速。湍流所造成的 死空间(deadspace)及相当大的压力损失是由阀室的几何构思即取向为垂直于活塞的移动 方向的平坦面所引发的。难以清洁通风阀中的死空间。不可避免的压力损失导致了打开 脉冲和预制件的加压之间的不希望的长的切换差(switching difference)。在从EP 1 328 396中已知的通风阀中,在打开位置形成的流体至少被偏转三次, 每次偏转90°,并且在大阀室中膨胀。在阀室中产生导致不适当的大压力损失和长的切 换差的强涡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通风阀,该通风阀在打开位置以最小的压 力损失运行并且由此具有良好的短的切换差。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目的还在于例如通过用清洁 介质冲洗通风阀来避免增大了压缩空气消耗量并且恶化了可清洁性的不适当的死空间。所述目标通过一种用于容器的吹塑成型机中的通风阀来实现,该通风阀包括 阀座,该阀座在至少一个流入通道开口和至少一个流出通道开口之间被布置于阀室中, 并且在所述阀室中配置有阀活塞,所述阀活塞通过引导控制力能在用封闭面抵接在所述 阀座上的关闭位置和提升的打开位置之间线性地移动,并且所述阀活塞利用带有所述封 闭面的活塞延伸部密封地可移动地穿过限定了所述阀室的壁的孔道,其中延伸穿过开口 之间的阀室的流动路径在所述关闭位置能够被关闭并且在所述打开位置能够被解除关 闭,其特征在于,为了在沿流动路径提升所述活塞延伸部时形成的流体的侧向强制偏 转,所述壁和/或所述活塞延伸部包括相对于所述阀活塞的移动方向大体倾斜的至少一 个引导面。至少一个大体为倾斜的引导面对阀室中的流体起横向强制偏转作用,因此强湍 流引起的大压力损失被最小化。压力损失的减小伴随着良好的短的切换差。适当地,至 少一个引导面被设置于壁和活塞延伸部两者,以在打开位置产生低湍流的、快速的并且 最重要地从流入通道被引导到流出通道中的引导流。然而,可以利用设置于活塞延伸部 或设置于壁的至少一个引导面来获得改进。不平滑的或者突变的、并且促进湍流的表面过渡被最小化。最重要地,仅产生了最小的死空间。涡流的形成由此被最小化并且例如 在冲洗过程中能够容易地清洁通风阀。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面对流体的各引导面至少部分地被形成凹圆形。凹圆相当 大地改进了流体的流动形式并且由此减小了偏转过程中所引起的压力损失。当基本取向为与阀活塞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的阀座和/或阀活塞的闭合面被制 成平坦形、椭圆形或锥形时是有利的。特别地,与平坦形设计类似的或替代的或可以与 平坦形设计组合的椭圆形或锥形构造使得关闭位置的密封性好,并且还有助于使得流动 均勻,由此进一步减小了压力损失。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壁上的引导面以及活塞延伸部上的引导面在打开位置中彼 此平滑地过渡,以对流体的外部快速边界层(exterior faster boundary layer)产生尽可能小的流动阻力。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引导面在壁上均勻地延伸直至开口,使得流体被直接向上 引导到开口中而没有任何明显的分离。在结构上简单的实施方式中,壁由固定地插入阀室的环形件形成。环形件的功 能在于与底侧一起限定引导室,在引导室中通过作用于比活塞延伸部大的致动面的闭 合力产生引导压(closing force-generating pilot pressure)而致动阀活塞。优选地,由于致动 表面较大,所以相对中等的引导压就足以用于保持关闭位置,并且在引导压降低之后, 通过流入压力将阀活塞快速地置于打开位置。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除中央开口之外,还设置了相对于中央开口的轴线 沿直径布置的两个外部开口,各外部开口在壁上配置有向外上升的引导面。而相对于中 央开口取向并且至少在关闭位置部分地伸入中央开口的活塞延伸部包括两个经由突起的 (elevated)分流区连接并且相对于外部开口取向的下降的引导面。这些开口可以是圆形、 椭圆形或者肾形,或者它们可以具有任意期望的形状。另外还可以仅设置一个外部开 口。在该构造中,实现了具有低压力损失的特别平滑的(neat)的流体引导操作。不管哪 一个开口适用于流入通道哪一个开口适用于流出通道,来自流入通道开口的流体以低的 压力损失被分为两个大致相同的、被引导到外部开口的分流,或者来自适用于流入通道 的外部开口的两个分流被平滑地结合成延伸到通向流出通道的开口中的一个流。为使得死空间尽可能地小,并且为了实施平滑的流体引导过程,当活塞延伸部 的引导面和壁的引导面形成为槽状凹部时是有利的。这里,各凹部的宽度对应于外部开 口或中央开口的直径。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这些凹部在阀活塞的移动方向上具有至少大致相同的深 度,从而在打开位置产生大截面的平滑流路。特别优选地,引导面由设置于壁和阀活塞的移位体限定。这些移位体使阀室 中的死容积最小化,从而使得引导流没有任何引起显著压力损失的膨胀并且没有任何涡 流。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流动方向上的凹部能够向下逐渐变窄并且优选地 形成类似于文氏管喷嘴的、被限制为朝向流出通道的喷嘴截面,使得流体均勻并且被加 速,由此能够更进一步地降低压力损失。通风阀中的流向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中央开口优选地被分配给流入通道并且外部开口或两个外部开口均被分配给流出通道。布置于阀室中的环形件可以被分成提供所需的密封的下环形件和用以引导流体 的上环形件。用于引导流体的环形件也用于翻新已经使用过的通风阀,并且其甚至可以 由塑料制成。为了还改进进出各个开口的流动状况,至少一个开口可以包括反向引导面 (counter-guide surface)。附图说明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的实施方式,其中图1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通风阀的轴向截面;图2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通风阀的轴向截面;图3示出了通风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轴向截面;图4示出了通风阀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轴向截面;图5示出了开关阀的两个具体变形例的示意性轴向截面;图6示出了又一个实施方式的通风阀的部分轴向截面;图7是示出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细节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 (关闭位置)和图2 (打开位置)中所示的通风阀V的实施方式例如通过来自 引导阀(未示出)的控制压力被切换到关闭位置并且在控制压力降低之后通过占优势的流 入压力被切换到打开位置。可替代地,可以用机械方式操作通风阀V或者通过磁体(未 示出)来操作通风阀V。通风阀V的壳体(未示出)中安装有板1,其中板1中布置有中央流入通道3, 所述中央流入通道被设计为轴向孔道;板1还布置有两个外部流出通道2,所述流出通道 2相对于流入通道3沿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容器的吹塑成型机中的通风阀(V),该通风阀(V)包括:阀座(6、6’、6”、6”‘),该阀座在至少一个流入通道开口(4、5)和至少一个流出通道开口(5、4)之间被布置于阀室(7)中,并且在所述阀室(7)中配置有阀活塞(11),所述阀活塞(11)通过引导控制力能在用封闭面(15、15’)抵接在所述阀座(6、6’、6”、6”‘)上的关闭位置和提升的打开位置之间线性地移动,并且所述阀活塞(11)利用带有所述封闭面的活塞延伸部(14)密封地可移动地穿过限定了所述阀室(7)的壁(8)的孔道,其中延伸穿过开口(2、3)之间的阀室(7)的流动路径在所述关闭位置能够被关闭并且在所述打开位置能够被解除关闭,其特征在于,为了在沿流动路径提升所述活塞延伸部(14)时形成的流体的侧向强制偏转,所述壁(8)和/或所述活塞延伸部(14)包括相对于所述阀活塞(11)的移动方向大体倾斜的至少一个引导面(L1、L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里克巴赫曼
申请(专利权)人:克朗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