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R色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0225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R色织面料,由仿毛层和基布层组成,所述仿毛层交织于基布层的表面;所述基布层由涤纶和人造棉混纺而成。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T/R色织面料有仿毛的效果,手感滑丰柔软,不易起毛球,抗起毛起球指标达到3级别。(*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纺织面料,特别涉及一种T/R色织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纺织品也向着差别化、个性化方 向发展。T/R面料属于合成纤维,T代表涤纶,R代表人造棉,T/R面料表示涤纶的成分占到 60%以上与人棉混纺的混纺纱线或者面料。T/R色织仿毛面料布面滑爽、丰满、手感柔软,而 且布面花型一般都有那种朦胧的感觉,因此适用于休闲外套系列,成为新型服装面料被设 计师们宠爱。这种面料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 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T/R色织面料,这种面料手感丰满、柔软、不 易起毛球。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R色织面料,由仿毛层和基布层组成, 所述仿毛层交织于基布层的表面;所述基布层由涤纶和人造棉混纺而成。所述仿毛层通过单面烧毛工艺均勻分布于基布层的表面。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积极效果本技术的T/R色织 面料有仿毛的效果,手感滑丰柔软,不易起毛球,抗起毛起球指标达到3级别。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 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仿毛层1,基布层2。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T/R色织面料,由仿毛层1和基布层2组成,仿毛层1交织 于基布层2的表面,均勻分布;基布层2由涤纶和人造棉混纺而成。本实施例采用的生产工艺的工艺流程为步骤一 T/R染色。对涤纶采用分散染料高温染色,对棉采用活性染料单染。步骤二 整经。根据工艺进行整经。步骤三浆纱。将整经放在浆纱机的盘头上,然后上浆缸浆纱。控制浆纱伸长率在 以内,回潮率在5%以内,上浆率为13%。步骤四织造。浆好纱后先穿棕略筘,然后上机织造机进行织造。3步骤五坯布检修。织造结束后,进行坯布检修。步骤六烧毛。烧毛工序采用单面烧毛;汽油的油量控制在7格;车速控制在110 米/分钟;火口与织物的距离控制在4cm,使火焰不损伤织物将织物表面竖立的绒毛烧净。 单面烧毛完成后,织物的门幅收缩在0 0.5%范围内。步骤七退浆。使用常规酶退浆。步骤八松烘。松烘工序采用正超喂及热风拍打对织物松烘;热风拍打的温度控 制在100 130°C。拍打频率、次数以及时间根据面料确定,以烘干为准。步骤九定型。在定型工艺中加入柔软剂和抗静电剂两种助剂。步骤十罐蒸。通过5 7kg的高压蒸汽罐蒸织物40分钟。步骤十一预缩。采用常规预缩。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 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 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T/R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由仿毛层⑴和基布层(2)组成,所述仿毛层⑴ 交织于基布层O)的表面;所述基布层O)由涤纶和人造棉混纺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R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毛层(1)通过单面 烧毛工艺均勻分布于基布层O)的表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T/R色织面料,由仿毛层和基布层组成,所述仿毛层交织于基布层的表面;所述基布层由涤纶和人造棉混纺而成。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积极效果本技术的T/R色织面料有仿毛的效果,手感滑丰柔软,不易起毛球,抗起毛起球指标达到3级别。文档编号B32B5/26GK201850387SQ20102028262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海, 毛燕飞 申请人: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T/R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由仿毛层(1)和基布层(2)组成,所述仿毛层(1)交织于基布层(2)的表面;所述基布层(2)由涤纶和人造棉混纺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燕飞张海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