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9229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包括多个单极模块,多个单极模块通过极间固定装置固定,该极间固定装置包括一根固定轴、一根绝缘套管及固定件,绝缘套管贯穿所有单极模块,固定轴从绝缘套管中穿过后,端部由固定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通过极间固定装置增强了单极模块间的牢固性减少塑壳受到的排斥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塑壳式断路器领域,是一种带有极间 固定装置的多极模块化结构的塑壳式断路器。
技术介绍
在触头系统为多极模块化结构的塑壳式断路器中,通常采用的极间固定方式都是 仅通过安装螺钉将每个单极模块固定在塑壳式断路器的外壳上。在通常的运用中,电路中 每一极流过的电流方向都是同向,因此极间产生的电动力为吸力,对塑壳式断路器的外壳 没有影响。但是当运用的电路中其极间流过的电流方向为异向时,极间产生的电动力则为 斥力。这在直流电路的运用中会经常遇到。当电路中流过大短路电流时,在极间斥力的影响 下将对外壳产生很大的破坏性冲击作用,可能使外壳承受不了斥力的冲击而发生破裂。现 有技术中,塑壳式断路器只能通过选用高强度外壳材料或增加外壳厚度等加强外壳强度的 方法,来解决异向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对外壳产生破坏性冲击作用的这个问题,这样提高 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通过极 间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选用材料或增加厚度等加强外壳强度的方法,来解 决异向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对外壳产生破坏性冲击作用的这个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本技术的一种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包括多个单极模块, 所述多个单极模块通过极间固定装置固定,该极间固定装置包括一根固定轴、一根绝缘套 管及固定件,所述绝缘套管贯穿所有单极模块,所述固定轴从绝缘套管中穿过后,端部由所 述固定件固定。本技术每个单极模块上均设有供所述绝缘套管穿过的通孔,通孔的两端设有 定位沉孔。本技术相邻两个单极模块之间还设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套在绝缘套管 的外面,支撑套筒的两端插入相邻两个单极模块的定位沉孔内。本技术所述极间固定装置运用在多极塑壳式断路器中有两套。本技术所述固定件为螺母,该螺母与所述固定轴的端部螺纹配合。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 通过极间固定装置,能有效地减少外壳上实际承受到的电动力的冲击,因此可以很大地降 低对外壳材料强度的要求,可避免采用通过选择高强度外壳材料或增加外壳厚度等不经济 的加强外壳强度方法,因此可以很大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零件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单极模块;2,固定轴;3,绝缘套筒;4,螺母;5,支撑套筒;21,定位沉孔; 22,通孔;23,螺纹端;24,单极模块的外平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包括多个 单极模块1,所有单极模块1通过极间固定装置固定,该极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轴2、绝缘套 筒3支撑套筒5及固定件,绝缘套管3贯穿所有单极模块,固定轴2从绝缘套管3中穿过 后,端部由所述固定件固定。单极模块1在的塑壳式断路器壳体内,由动静触头系统、灭弧 系统、转轴系统、安装盒、铆钉构成。每个单极模块1上均设有供绝缘套管3穿过的通孔,通 孔的两端设有定位沉孔21。并相邻两个单极模块之间还设有支撑套筒5,支撑套筒5套在 绝缘套管3的外面,支撑套筒5的两端插入相邻两个单极模块的定位沉孔21内。该极间固定装置为两套,将多个单极模块1串在一齐,通过支撑套筒5来固定单 极模块1之间的极间距与相对位置;在固定轴2上套装绝缘套管3,用来加大各极之间的爬 电距离,使每相邻单极模块间都有绝缘套筒;固定轴的端部为螺纹端23,最后通过螺母4固 定,将多个单极模块1紧密地固定在一起。首先将两根带有绝缘套管3的固定轴2穿过多极塑壳式断路器中单极模块1的外 表面24上的两个通孔22,然后在穿过的绝缘套管3上穿上支撑套筒5,支撑套筒的两端插 在单极模块1的外表面24上的通孔22中同心位置上的定位沉孔21中,再穿过第二个单极 模块1上的两个通孔22,再穿上支撑套筒5……,直至所需单极模块1的个数符合要求为止, 最后在固定轴2的两端各自旋入一个螺母4,并把它们旋紧,使螺母4与固定轴2不高出单 极模块1的外表面,从而把塑壳式断路器中的多个单极模块紧密地固定在一起。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若电路中的极间电流方向为异向时,则在极间产生电动斥力。在极间电动斥力的 影响下将使各个单极模块1向外发生分离运动,但由于每根固定轴2上的两个固定螺母4 的作用,使固定螺母4与固定轴2的组合承受了电动斥力的作用,限制了单极模块1的分离 运动。当电路中流过特大短路电流时,则在极间瞬间产生极大的电动斥力,使固定螺母4 与固定轴2的组合首先承受了电动斥力的绝大部分冲击作用,限制了单极模块1的向外位 移量,其次再由塑壳式断路器的外壳承受电动斥力的小部分冲击作用。本技术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能有效地提高塑壳式断路器的外壳在电路中流 过特大短路电流时,产生的极间电动斥力对外壳冲击的抗拉强度,能使塑壳式断路器的外 壳承受极大的极间电动斥力的冲击下而不发生破裂现象。权利要求一种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包括多个单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极模块通过极间固定装置固定,该极间固定装置包括一根固定轴、一根绝缘套管及固定件,所述绝缘套管贯穿所有单极模块,所述固定轴从绝缘套管中穿过后,端部由所述固定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单极模块上均设有供 所述绝缘套管穿过的通孔,通孔的两端设有定位沉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单极模块之间还 设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套在绝缘套管的外面,支撑套筒的两端插入相邻两个单极模 块的定位沉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间固定装置有两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母,与所述 固定轴的端部螺纹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的一种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包括多个单极模块,多个单极模块通过极间固定装置固定,该极间固定装置包括一根固定轴、一根绝缘套管及固定件,绝缘套管贯穿所有单极模块,固定轴从绝缘套管中穿过后,端部由固定件固定。本技术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通过极间固定装置增强了单极模块间的牢固性减少塑壳受到的排斥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H01H71/10GK201773794SQ20102027800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江 申请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包括多个单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极模块通过极间固定装置固定,该极间固定装置包括一根固定轴、一根绝缘套管及固定件,所述绝缘套管贯穿所有单极模块,所述固定轴从绝缘套管中穿过后,端部由所述固定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