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具有扣位及螺纹结构的延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80265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改进的制备具有扣位及螺纹结构的延时模具,其特征在于:内螺纹扣位模腔部和圆筒状模腔部内分别设有间隙式的左、右延迟开模结构,斜支管模腔部的螺纹镶件的出模端采用液压马达与一气缸的出模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延时开模结构,解决了产品扣位脱模时变形的问题,采用马达与气缸同时工作带动螺纹镶件出模来代替齿轮带动螺纹镶件出模,不但模具结构简单而且降低了模具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具有扣位及螺纹结构的延时模具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说是一种改进的制备具有扣位及螺纹结构的延时模具。一种顶部为圆弧顶的圆筒状端盖,其结构较复杂,在圆弧顶外壁中间设有一圈内螺纹状扣位,在端盖内顶部的圆弧顶的中间也设有一圈内扣位,在端盖外的圆弧顶一侧与圆筒交接处设有一斜支管,斜支管内壁设有螺纹,以往制备该产品的模具出模时采用强脱产品扣位的方法,出模时产品容易变形,且斜支管内的螺纹镶件采用齿轮带动出模,这种模具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模具内设延时开模结构,且采用马达与气缸同时工作来带动螺纹镶件出模。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制备具有扣位及螺纹结构的延时模具,包括A板、B板、 前模仁、后模仁、斜导柱、左行位座、右行位座、油缸、液压马达、气缸、内螺纹扣位模腔部、圆弧顶的圆筒状模腔部、斜支管模腔部、螺纹镶件、外螺纹镶件、后行位镶件,其特征在于内螺纹扣位模腔部和圆筒状模腔部内分别设有间隙式的左、右延迟开模结构,斜支管模腔部的螺纹镶件的出模端连接拉杆的左端,拉杆的右端穿过螺纹镶件行位座后再依次穿出左固定板上部所设的轴孔和右固定板上部所设的轴孔后再连接液压马达的转轴端,左、右固定板下部也分别设有下轴孔,右固定板右侧下方固定一气缸,气缸左端的活塞杆连接连接杆后向左依次穿过右固定板的下轴孔后再接入左固定板的下轴孔内。内螺纹扣位模腔部内所设的左延迟开模结构是指在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所形成的腔体内的左侧对应内螺纹状扣位处设有左外行位镶件,左外行位镶件的左端面设槽阶后左端形成的内圈凸出部位嵌入左行位座的右端,左外行位镶件内沿径向从外至内依次嵌套中间行位镶件、内螺纹状扣位镶件、左内行位镶件,在中间行位镶件的左端与内行位镶件的右端之间设有长度为Ll的间隙。圆弧顶的圆筒状模腔部内所设的右延迟开模结构是指在前模仁和后模仁所形成的腔体内的右侧对应端盖圆筒部设有右外行位镶件,右外行位镶件右端面设槽阶后右端形成的内圈凸出部位嵌入右行位座的左端内,右外行位镶件内从左至右嵌设有内扣位行位镶件及右内行位镶件的左部,所述的右内行位镶件从左至右设有两个槽阶使右内行位镶件从左至右形成细、中、粗三种直径段,右内行位镶件左端细直径段嵌入内扣位行位镶件的右端内,右内行位镶件的中直径段的右端水平穿出右外行位镶件右端后位于右行位座内,中直径段右端的槽阶面与右外行位镶件的右端面之间的间隙距离为L3,设内扣位的长度为L, 贝Ij L3 = L+3mm。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杆外套设有限位套。左固定板与拉杆之间设有护套,拉杆的另一端与液压马达的转轴端采用连接头连接。后行位镶件与螺纹镶件行位座之间对应拉杆处设有锁紧块。所述的右行位座上部右侧设为斜面,该斜面与A板之间设有右铲鸡,右铲鸡的近底部右侧面设有坑位,坑位上部凹陷处与底部凸缘之间的间距为L2,该坑位底部嵌入右行位座斜面下方交界处的右行位座的平面部位所设的相应随形的槽内;左行位座与A板之间设有左铲鸡。所述的右内行位镶件右端的粗直径段水平穿过右行位座右端后位于A板右侧面外后再依次连接垂直向连接板的上部轴孔及固定块的轴孔,连接板中部设有中间轴孔,油缸左端的伸缩杆穿过中间轴孔后连接另一连接杆的一端,另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接入另一连接头所设轴孔的右端内,另一连接头的轴孔的左端内连接连接件右端,连接件的左端连接右行位座近下部的右端,连接件的右端与另一连接杆左端之间设有长度为L2的空余间隙, 所述的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在油缸的上方。前、后模仁近右侧处与右外行位镶件间设有推板。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延时开模结构,解决了产品扣位脱模时变形的问题,采用马达与气缸同时工作带动螺纹镶件出模来代替齿轮带动螺纹镶件出模,不但模具结构简单而且降低了模具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示图。图3为图1中C-C向剖示图,为斜支管模腔。图4为图2中圈部所示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两个间隙距离为L2的相关部件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2中A板与B板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2中内螺纹状扣位及内扣位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内扣位的长度为L。图8为本技术所制备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7,1为B板;2为A板;3为左内行位镶件;3_1为中间行位镶件;3_2 为左外行位镶件;4为左行位座;5为内螺纹状扣位镶件;6为后模仁;61为前模仁;7为右外行位镶件;8为推板;9为右行位座;10为右内行位镶件;101为内扣位行位镶件;11为另一连接头;12为另一连接杆;121为连接件;13为连接板;14为油缸;15为固定块;16为右铲鸡;17为外螺纹镶件;18为后行位镶件;19为左铲鸡;20为螺纹镶件行位座;21为螺纹镶件;22为拉杆J3为右固定板为锁紧块 ’25为护套;26为左固定板;27为连接头J8 为液压马达;29为气缸;30限位套;31为连接杆;32为斜导柱;L为内扣位的长度,Ll为中间行位镶件的左端与内行位镶件的右端之间的间隙长度,Ll的长度大于内螺纹状扣位的深度X ;L2为连接件的右端与另一连接杆左端之间的空余间隙的长度,及右铲鸡的坑位上部凹陷处与底部凸缘之间的间距约为2-3mm ;L3为中直径段右端的槽阶面与右外行位镶件的右端之间的间隙距离,L3 = L+3mm。参见图8,71为内扣位;72为内螺纹状扣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中的模具对原先的内螺纹扣位模腔部和圆筒状模腔部进行改进,即在其内分别设间隙式的左、右延迟开模结构,原先的斜支管模腔部的螺纹镶件21的出模端连接一根拉杆22的左端,拉杆22的右端穿出螺纹镶件行位座20后再依次穿过左固定板沈上部所设的轴孔和右固定板23上部所设的轴孔后再连接液压马达观的转轴端,左、右固定板下部也分别设有下轴孔,右固定板23右侧下方固定一气缸四,气缸四左端的活塞杆连接连接杆31后向左依次穿过右固定板23的下轴孔后再接入左固定板沈的下轴孔内,所述的上轴孔与下轴孔相互平行。内螺纹扣位模腔部内所设的左延迟开模结构是指在前模仁61和后模仁6之间所形成的腔体内的左侧对应内螺纹状扣位处设有左外行位镶件3-2,左外行位镶件3-2的左端面设槽阶后左端形成的内圈凸出部位嵌入左行位座4的右端,左外行位镶件3-2内沿径向从外至内依次嵌套中间行位镶件3-1、内螺纹状扣位镶件5、左内行位镶件3,在中间行位镶件3-1的左端与内行位镶件3的右端之间设有长度为Ll的间隙。圆弧顶的圆筒状模腔部内所设的右延迟开模结构是指在前模仁61和后模仁6所形成的腔体内的右侧对应端盖圆筒部设有右外行位镶件7,右外行位镶件7右端面设槽阶后右端形成的内圈凸出部位嵌入右行位座9的左端内,右外行位镶件7内从左至右嵌设有内扣位行位镶件101及右内行位镶件10的左部,所述的右内行位镶件10从左至右设有两个槽阶使右内行位镶件10从左至右形成细、中、粗三种直径段,右内行位镶件10左端细直径段嵌入内扣位行位镶件101的右端内,右内行位镶件10的中直径段的右端水平穿出右外行位镶件7右端后位于右行位座9内,中直径段右端的槽阶面与右外行位镶件7的右端面之间的间隙距离为L3,设内扣位的长度为LJU L3 = L+3mm。左固定板沈和右固定板23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具有扣位及螺纹结构的延时模具,包括A板、B板、前模仁、后模仁、斜导柱、左行位座、右行位座、油缸、液压马达、气缸、内螺纹扣位模腔部、圆弧顶的圆筒状模腔部、斜支管模腔部、螺纹镶件、外螺纹镶件、后行位镶件,其特征在于:内螺纹扣位模腔部和圆筒状模腔部内分别设有间隙式的左、右延迟开模结构,斜支管模腔部的螺纹镶件(21)的出模端连接拉杆(22)的左端,拉杆(22)的右端穿过螺纹镶件行位座(20)后再依次穿出左固定板(26)上部所设的轴孔和右固定板(23)上部所设的轴孔后再连接液压马达(28)的转轴端,左、右固定板下部也分别设有下轴孔,右固定板(23)右侧下方固定一气缸(29),气缸(29)左端的活塞杆连接连接杆(31)后向左依次穿过右固定板(23)的下轴孔后再接入左固定板(26)的下轴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索菲玛汽车滤清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