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7979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属于纺织加工领域。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由连接臂、支撑板、至少一组加热部件组成,一组加热部件的侧壁工作面呈背向设置,使得熨烫纺纱细纱接头变得更容易,整个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安装在采用连接臂将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加热部件与横动导纱板固定安装在一起,有效解地实现了纺纱过程中加热装置与横动导纱板同步连贯横动,加热装置工作面呈竖直板状设置,解决了升降运动所带来的纱线与熨烫部件张力变化过大的问题,使得纺纱整个过程中纱线与熨烫部件接触力度均匀一致,熨烫纺纱质量差异大大缩小,纺纱断头有效降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属于纺织加工领域。 技术背景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纱线毛羽不仅影响机织、针织等后纺工序 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特别是对光洁柔滑等高品质织物生产,减少纱 线毛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毛羽产生于细纱工序,所以降低细纱毛羽是减少毛羽的 基础和关键。中国专利公开号CN1995510,公开日2007.07. 11,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改善纱 线性能的熨烫纺纱方法,该申请公案针对环锭细纱工序,提供了一种对所纺纱线中的纤维 特别是加捻三角区中的纤维进行熨烫处理的装置,能够大大减少纱线毛羽,降低细纱扭矩, 提高纱线质量。现用的熨烫纺纱部件都是固定式,安装在笛管上。但是生产实践表明,熨烫 装置安装在笛管上,每个部件与纱线的接触会因笛管的位置不一致而呈现不一致状态,熨 烫纺制的纱线性能差异较大。最重要的是,传统环锭纺纱过程中随着钢锭板的升降,导纱钩 也做相应的升降运动,使得纺纱段的纱线呈现不断地变化;纺纱过程中,横动导纱板带动喂 入罗拉钳口的粗纱做周期性的左右横动,使得纺纱段的纱线呈现的不断的左右位置变化。 正是纺纱段纱线的左右和上下运动复合在一起的空间运动,导致了固定式熨烫纺纱装置在 纺纱过程中,与纱线的接触力度不断变化,成纱质量差异大,甚至在严重时会因捻陷作用过 大而导致纺纱短头率大幅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随纱线左右横动而同步横动的 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由连接臂、支撑板、第一加热部件、第二加热部件组 成,第一加热部件、第二加热部件为一组,连接臂由连接板、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一竖板、 第二竖板构成,连接板两端分别与第一斜板、第二斜板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斜板、第二斜板 在同一平面上,连接板平面和第一斜板、第二斜板所在平面形成夹角,连接板上垂直开有第 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在第一斜板、第二斜板下端分别设有水平板,水平板的端头分别垂 直固定设置有第一竖板、第二竖板,支撑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上,在 支撑板上分别装有第一加热部件、第二加热部件,第一加热部件、第二加热部件安装位置分 别对应连接板上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一加热部件、第二加热部件的侧壁工作面呈 背向设置。安装在支撑板的第一加热部件、第二加热部件至少为一组。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同步横动侧 式柔顺纺纱装置采用连接臂将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加热部件与横动导纱板固定安 装在一起,同时通过位于连接板上的连接孔将加热部件工作侧面部件与导纱横动板上设置 的导纱喇叭口相对应,有效解地实现了纺纱过程中加热装置与横动导纱板同步连贯横动,解决了因横动导纱而导致纱线与熨烫面包围角时大时小的问题。由于加热装置工作面呈竖 直板状设置,解决了由导纱钩升降运动所带来的纱线与熨烫部件张力变化过大的问题。因 此,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纺纱过程中因纱线位置周期运动而带来的熨烫纺纱质量不勻问 题,使得纺纱整个过程中纱线与熨烫部件接触力度均勻一致,熨烫纺纱质量差异大大缩小, 纺纱断头有效降低。另外,两加热部件的工作面背向配置,使得熨烫纺纱细纱接头变得更 各易O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机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同步横动侧式熨烫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见附图。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由连接臂、支撑板5、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 组成,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为一组,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采用中国 专利公开号CN201245734,公开日2009. 05. 27,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熨烫纺纱装置,连接臂 由连接板1、第一斜板4、第二斜板10、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9构成,连接板1两端分别与第 一斜板4、第二斜板10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斜板4、第二斜板10在同一平面上,第二斜板10 上开有第一电源接孔2、第二电源接孔3,并设置有两埋入式正负导线,连接板1平面和第一 斜板4、第二斜板10所在平面形成夹角,该夹角随着设备的变化而进行调整,连接板1上垂 直开有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11,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11与细纱设备上固定喇 叭口的横动导纱板连接孔相对应,在第一斜板4、第二斜板10下端分别设有水平板,水平板 的端头分别垂直固定设置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9,第一竖板6上设置有埋入式正负导线,与 斜板上的埋入式正负导线相连接,支撑板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9上, 支撑板5上设置有埋入式正负导线,与第一竖板6上设置有埋入式正负导线相连接,在支 撑板5分别装有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的侧壁 工作面呈背向设置,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的正负极电极引线分别与支撑板5上 设置有埋入式正负导线相连接,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安装位置分别对应连接板 1上的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11,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最终通过第一电源 接2、第二电源接孔3接通外部电源。根据细纱机所纺锭数的多少,可在支撑板5上安装与之相对应组数的加热装置。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多个串联使用。 同步横动侧式熨烫装置通过螺钉与横动导纱板连接在一起,对应的粗纱经过横动 导纱板上的喇叭口喂入到细纱牵伸系统,经过牵伸输出的细纱与加热部件的侧式工作面进 行自然接触,受到柔顺处理,再经过导纱钩,钢丝圈卷绕到纱管上。权利要求1.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包括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其特征 在于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由连接臂、支撑板(5)、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 件(8)组成,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为一组,连接臂由连接板(1)、第一斜 板(4)、第二斜板(10)、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9)构成,连接板(1)两端分别与第一斜板 (4)、第二斜板(10)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斜板(4)、第二斜板(10)在同一平面上,连接板(1) 平面和第一斜板(4)、第二斜板(10)所在平面形成夹角,连接板(1)上垂直开有第一连接孔 (12)、第二连接孔(11),在第一斜板(4)、第二斜板(10)下端分别设有水平板,水平板的端 头分别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9),支撑板(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一 竖板(6)、第二竖板(9)上,在支撑板(5)上分别装有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 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安装位置分别对应连接板(1)上的第一连接孔(12)、 第二连接孔(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热部件(7)、 第二加热部件(8)的侧壁工作面呈背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支撑板(5) 的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至少为一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属于纺织加工领域。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由连接臂、支撑板、至少一组加热部件组成,一组加热部件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包括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其特征在于: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由连接臂、支撑板(5)、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组成,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为一组,连接臂由连接板(1)、第一斜板(4)、第二斜板(10)、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9)构成,连接板(1)两端分别与第一斜板(4)、第二斜板(10)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斜板(4)、第二斜板(10)在同一平面上,连接板(1)平面和第一斜板(4)、第二斜板(10)所在平面形成夹角,连接板(1)上垂直开有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11),在第一斜板(4)、第二斜板(10)下端分别设有水平板,水平板的端头分别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9),支撑板(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9)上,在支撑板(5)上分别装有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第一加热部件(7)、第二加热部件(8)安装位置分别对应连接板(1)上的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林夏治刚叶汶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