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鱼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854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刮鱼鳞机,是由壳体、进鱼口和出鱼口组成,壳体内设有上、下各一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与进鱼口、出鱼口在一个平面上,每组传送装置由直线排列的两条传送带组成,两条传送带接合部位设有错开安装刮鱼鳞轮,每条传送带的近刮鱼鳞轮端通过浮动张紧辊支撑,其另一端通过驱动辊支撑并传递动力,传送带的远输送通道侧设有固定张紧辊,另一侧设有浮动涨紧辊,驱动辊、刮鱼鳞轮分别与独立的电机连接传动,在壳体内底部设有带废料出口的废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输送传递鱼、避免了手工操作的危险性、去鳞的工作间隙可根据鱼的大小自动调节、不损伤鱼肉、效率高、降低人工成本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产品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刮鱼鳞机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鱼鳞的处理一般采用人工去鳞,是先把鱼解冻,解冻后把鱼放在工作台 上,放平用小刀从鱼的尾部向头部刮,就这样来回动作,刮完一面再把鱼反过来刮另一面, 人工去鳞存在去鳞不干净、浪费人工、产量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虽然现在出现了现 在去鳞设备,是采用手持电动马达高转速的工作方式,它存在两个安全问题,一是电动马达 工作时间长了容易漏电伤人;二是手持高转速的工作工具容易伤人,这种工具大家对它不 认可,已经被淘汰;还有一种设备是滚筒式,是靠滚筒里的鱼互相碰撞达到去鳞效果,但是 对鱼肉及外形产生很大的损坏,特别是加工出口高档的鱼产品,这种除鳞方式是根本不行 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输送传递鱼、避免了 手工操作的危险性、去鳞的工作间隙可根据鱼的大小自动调节、不损伤鱼肉、效率高、降低 人工成本的刮鱼鳞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刮鱼鳞机,是由壳体、进鱼口和出鱼口组 成,其特点是壳体内设有上、下各一组传送装置,上、下传送装置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通道 与进鱼口、出鱼口在一个平面上,每组传送装置由直线排列的两条传送带组成,两条传送带 接合部位设有刮鱼鳞轮,上、下两个刮鱼鳞轮错开安装,每条传送带的近刮鱼鳞轮端通过浮 动张紧辊支撑,其另一端通过驱动辊支撑并传递动力,传送带的远输送通道侧设有固定张 紧辊,另一侧设有浮动涨紧辊,驱动辊、刮鱼鳞轮分别与独立的电机连接传动,在壳体内底 部设有带废料出口的废料斗。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在壳体内的上部设有喷水管。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废料斗为圆锥形,废料出口设 置在锥尖部位。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是壳体内 设有上、下各一组传送装置,上、下传送装置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与进鱼口、出鱼口在 一个平面上,这样通过输送装置输鱼,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危险性;每组传送装置由直线排列 的两条传送带组成,两条传送带接合部位设有刮鱼鳞轮,上、下两个刮鱼鳞轮错开安装,每 条传送带的近刮鱼鳞轮端通过浮动张紧辊支撑,其另一端通过驱动辊支撑并传递动力,传 送带的远输送通道侧设有固定张紧辊,另一侧设有浮动涨紧辊,驱动辊、刮鱼鳞轮分别与独 立的电机连接传动,在壳体内底部设有带废料出口的废料斗,通过电机带动驱动辊、刮鱼鳞 轮转动,鱼在输送带上传递,在输送过程中,根据鱼体的厚度,浮动涨紧辊自动调节输送通 道的宽度,既保证了鱼的输送传递,又不损伤鱼体,输送到刮鱼鳞轮时,由于鱼被输送带端3部的浮动涨紧辊夹紧,刮鱼鳞轮的转动,可以刮除鱼鳞,由于上、下刮鱼鳞轮错开设置,避免 了固定的刮鱼鳞轮对鱼的损伤;在壳体内的上部设有喷水管,可以对鱼体及鱼冲洗,方便了 加工;废料斗为圆锥形,废料出口设置在锥尖部位,可以很好的收集废料并排出,保持了内 部的工作环境。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刮鱼鳞机,参照图1、图2,是在壳体6的一侧设有进鱼口 1,另一侧 设有出鱼口 11,壳体6内设有上、下各一组传送装置,上、下传送装置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 通道与进鱼口 1、出鱼口 11在一个平面上,每组传送装置由直线排列的两条传送带12组成, 两条传送带12接合部位设有刮鱼鳞轮7,上、下两个刮鱼鳞轮7错开安装,每条传送带12的 近刮鱼鳞轮7端通过浮动张紧辊4支撑,其另一端通过驱动辊2支撑并传递动力,传送带12 的远输送通道侧设有固定张紧辊3,另一侧设有浮动涨紧辊4,驱动辊2、刮鱼鳞轮7分别与 独立的电机10连接传动,在壳体6内底部设有带废料出口 9的废料斗8,这构成本技术 的一种结构。实施例2,一种刮鱼鳞机,参照图2、图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壳体6内的上部 设有喷水管5,废料斗8为圆锥形,废料出口 9设置在锥尖部位,其它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权利要求一种刮鱼鳞机,是由壳体(6)、进鱼口(1)和出鱼口(11)组成,其特征是壳体(6)内设有上、下各一组传送装置,上、下传送装置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与进鱼口(1)、出鱼口(11)在一个平面上,每组传送装置由直线排列的两条传送带(12)组成,两条传送带(12)接合部位设有刮鱼鳞轮(7),上、下两个刮鱼鳞轮(7)错开安装,每条传送带(12)的近刮鱼鳞轮(7)端通过浮动张紧辊(4)支撑,其另一端通过驱动辊(2)支撑并传递动力,传送带(12)的远输送通道侧设有固定张紧辊(3),另一侧设有浮动涨紧辊(4),驱动辊(2)、刮鱼鳞轮(7)分别与独立的电机(10)连接传动,在壳体(6)内底部设有带废料出口(9)的废料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鱼鳞机,其特征是在壳体(6)内的上部设有喷水管(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鱼鳞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废料斗(8)为圆锥形,废料出 口(9)设置在锥尖部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刮鱼鳞机,是由壳体、进鱼口和出鱼口组成,壳体内设有上、下各一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与进鱼口、出鱼口在一个平面上,每组传送装置由直线排列的两条传送带组成,两条传送带接合部位设有错开安装刮鱼鳞轮,每条传送带的近刮鱼鳞轮端通过浮动张紧辊支撑,其另一端通过驱动辊支撑并传递动力,传送带的远输送通道侧设有固定张紧辊,另一侧设有浮动涨紧辊,驱动辊、刮鱼鳞轮分别与独立的电机连接传动,在壳体内底部设有带废料出口的废料斗,本技术具有通过输送传递鱼、避免了手工操作的危险性、去鳞的工作间隙可根据鱼的大小自动调节、不损伤鱼肉、效率高、降低人工成本的特点。文档编号A22C25/02GK201726802SQ20102026790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盖旭日 申请人:莱阳市启明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刮鱼鳞机,是由壳体(6)、进鱼口(1)和出鱼口(11)组成,其特征是壳体(6)内设有上、下各一组传送装置,上、下传送装置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与进鱼口(1)、出鱼口(11)在一个平面上,每组传送装置由直线排列的两条传送带(12)组成,两条传送带(12)接合部位设有刮鱼鳞轮(7),上、下两个刮鱼鳞轮(7)错开安装,每条传送带(12)的近刮鱼鳞轮(7)端通过浮动张紧辊(4)支撑,其另一端通过驱动辊(2)支撑并传递动力,传送带(12)的远输送通道侧设有固定张紧辊(3),另一侧设有浮动涨紧辊(4),驱动辊(2)、刮鱼鳞轮(7)分别与独立的电机(10)连接传动,在壳体(6)内底部设有带废料出口(9)的废料斗(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旭日
申请(专利权)人:莱阳市启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