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鱼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854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刮鱼鳞机,是由壳体、进鱼口和出鱼口组成,壳体内设有上、下各一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与进鱼口、出鱼口在一个平面上,每组传送装置由直线排列的两条传送带组成,两条传送带接合部位设有错开安装刮鱼鳞轮,每条传送带的近刮鱼鳞轮端通过浮动张紧辊支撑,其另一端通过驱动辊支撑并传递动力,传送带的远输送通道侧设有固定张紧辊,另一侧设有浮动涨紧辊,驱动辊、刮鱼鳞轮分别与独立的电机连接传动,在壳体内底部设有带废料出口的废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输送传递鱼、避免了手工操作的危险性、去鳞的工作间隙可根据鱼的大小自动调节、不损伤鱼肉、效率高、降低人工成本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产品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刮鱼鳞机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鱼鳞的处理一般采用人工去鳞,是先把鱼解冻,解冻后把鱼放在工作台 上,放平用小刀从鱼的尾部向头部刮,就这样来回动作,刮完一面再把鱼反过来刮另一面, 人工去鳞存在去鳞不干净、浪费人工、产量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虽然现在出现了现 在去鳞设备,是采用手持电动马达高转速的工作方式,它存在两个安全问题,一是电动马达 工作时间长了容易漏电伤人;二是手持高转速的工作工具容易伤人,这种工具大家对它不 认可,已经被淘汰;还有一种设备是滚筒式,是靠滚筒里的鱼互相碰撞达到去鳞效果,但是 对鱼肉及外形产生很大的损坏,特别是加工出口高档的鱼产品,这种除鳞方式是根本不行 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输送传递鱼、避免了 手工操作的危险性、去鳞的工作间隙可根据鱼的大小自动调节、不损伤鱼肉、效率高、降低 人工成本的刮鱼鳞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刮鱼鳞机,是由壳体、进鱼口和出鱼口组 成,其特点是壳体内设有上、下各一组传送装置,上、下传送装置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通道 与进鱼口、出鱼口在一个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刮鱼鳞机,是由壳体(6)、进鱼口(1)和出鱼口(11)组成,其特征是壳体(6)内设有上、下各一组传送装置,上、下传送装置间形成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与进鱼口(1)、出鱼口(11)在一个平面上,每组传送装置由直线排列的两条传送带(12)组成,两条传送带(12)接合部位设有刮鱼鳞轮(7),上、下两个刮鱼鳞轮(7)错开安装,每条传送带(12)的近刮鱼鳞轮(7)端通过浮动张紧辊(4)支撑,其另一端通过驱动辊(2)支撑并传递动力,传送带(12)的远输送通道侧设有固定张紧辊(3),另一侧设有浮动涨紧辊(4),驱动辊(2)、刮鱼鳞轮(7)分别与独立的电机(10)连接传动,在壳体(6)内底部设有带废料出口(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旭日
申请(专利权)人:莱阳市启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