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起落架撑杆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6921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飞机起落架技术,涉及对飞机起落架放下位置撑杆锁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飞机起落架撑杆锁机构包括耳片[10]、压缩弹簧[11]、上撑杆[12]、支架[13]、关节轴承[14]、滚轮[15]、下撑杆组件[16]、电门[17]和锁钩[20]。其中,主连接双耳[10]的连接孔与收放作动筒连接,撑杆锁的开锁和上锁均由收放作动筒完成。起落架在放下位置时,通过收放作动筒将锁钩[20]卡在上撑杆[12]的凸台上,同时安装在上撑杆[12]上的滚轮[15]限制下撑杆组件[16]的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飞机起落架撑杆锁机构结构简单,固定可靠,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可承受和传递地面载荷,非常适合于小型飞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飞机起落架技术,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撑杆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飞机起落架上采用撑杆锁机构应用在起落架下位锁的居多,用以固定 撑杆,使撑杆承受并传递地面的大载荷,现有撑杆锁机构需要占用大空间以满足其运动,并且重量大。请参阅图1,其是现有的一种飞机起落架可折撑杆机械锁运动图。它由轴1、两个 夹板2、后肘杆3、摇臂4、终点电门5、下位锁作动筒6、前肘杆8和四个弹簧9组成。当飞机 放起落架时,缓冲支柱在收放作动筒及其本身重量和迎面气流的作用下开始放下,并使可 折叠撑杆逐渐伸直,在可折撑杆的运动和四根弹簧拉力的同时作用下,后肘杆3和前肘杆8 也逐渐伸直。当可折撑杆伸直时,后肘杆3和前肘杆8也刚好到限动位置,装在后肘杆3和 前肘杆8铰接点处的终点电门5接通。收起落架时,液压油进入放下锁开锁作动筒6的上 腔,当活塞杆向下运动时,就将后肘杆3和前肘杆8的铰接点向下推,使后肘杆3和前肘杆 8各围绕着它们与拉杆7的铰接点转动耳折叠开锁。这时四根弹簧被拉伸。在放下锁折叠 开锁的同时,可折叠撑杆也开始向后折叠,起落架就在收放作动筒油液压力的作用下收起。这种结构的缺点是锁机构结构复杂,占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锦焦斌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