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邦公司专利>正文

脒基苯基化合物的杀真菌混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69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控制植物病害的杀真菌混合物、组合物和方法,其涉及的组合包括:(a)选自式Ⅰ的苯脒、其N-氧化物和可农用的盐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其中A是任选被一个或两个甲基取代的C↓[3]亚烷基;W是CR↑[5]R↑[6]R↑[7]或SiR↑[8]R↑[9]R↑[10];且R↑[1]、R↑[2]、R↑[3]、R↑[4]、R↑[5]、R↑[6]、R↑[7]、R↑[8]、R↑[9]和R↑[10]如本公开中所定义;和(b)选自下列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亚烷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杀真菌剂;在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转移位置的bc↓[1]复合物上起作用的化合物;霜脲氰;在甾醇生物合成途径的脱甲基酶上起作用的化合物;对甾醇生物合成途径起作用的吗啉和哌啶化合物;苯酰胺杀真菌剂、嘧啶二酮杀真菌剂、百菌清、在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转移位置的复合物Ⅱ上起作用的酰胺;苯氧喹啉;苯菌酮;环氟菌胺;嘧菌环胺;铜化合物;邻苯二甲酰亚胺杀真菌剂;三乙膦酸铝;苯并咪唑杀真菌剂;氰霜唑;氟啶胺;异丙菌胺;霜霉威;有效霉素;二氯苯基二酰亚胺杀真菌剂;苯酰菌胺和烯酰吗啉及它们的可农用的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某些苯脒(phenylamidine)、其氧化物和/或可农用盐的杀真菌混合物,并涉及包含这些混合物的组合物和将这些混合物用作杀真菌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获得高作物效率,控制由真菌植物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极为重要。植物病害对观赏植物、蔬菜、草场(field)、谷类和果类作物的损害可以引起生产力显著下降,从而导致消费者的花费增加。许多产品可商购以用于这些目的,但持续需要更有效、价格更低、毒性更小、对环境更安全或具有不同作用模式的新混合物和组合物。 种植者一直需要有效控制植物真菌的杀真菌剂。常常将杀真菌剂的组合用于帮助病害控制和延迟抗性发生。希望通过使用提供对植物病原体的治疗性、系统性和预防性控制的组合的活性成分混合物来增加病害控制的活性谱和效率。提供更大的残留控制以允许延长喷洒间隔的组合也是希望的。还非常希望将抑制真菌病原体中不同生化途径的杀真菌剂组合以延迟对任何一种具体的植物病害控制剂产生抗性。 总是希望能够减少释放到环境中的化学试剂量,同时确保有效地保护作物免于由植物病原体引起的病害。与基于单个组分的活性所预期的病害控制相比,杀真菌剂的混合物可能提供显著更好的病害控制。这种协同作用被描述为“混合物的两种组分的合作作用,从而使总效果大于或长于独立使用两种(或更多种)组分的效果总和”(参见P.M.L.Tames,Neth.J.Plant Pathology 1964,70,73-80)。 持续需要特别有利地实现一个或多个前述目的的新的杀真菌剂。 世界专利申请公开WO 2003/093224公开了作为新的杀真菌活性成分的某些式i的苯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真菌混合物,其包含(a)选自式I的苯脒(包括所有几何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其N-氧化物和可农用的盐, 其中 R1为C1-C2烷基; R2为C1-C3烷基或环丙基; R3为氢、C1-C2烷基或卤素; R4为C1-C2烷基、C1-C2卤代烷基、甲氧基、卤代甲氧基、C1-C2烷硫基、C1-C2烷基亚磺酰基、C1-C2烷基磺酰基或卤素; A为C3亚烷基,其任选被一个或两个甲基取代; W为CR5R6R7或SiR8R9R10; R5为氢或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C3烷基;且 R6、R7、R8、R9和R10各自独立地为C1-C3烷基,其任选被卤素取代;和 (b)选自下列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b1)亚烷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杀真菌剂; (b2)在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转移位置的bc1复合物上起作用的化合物; (b3)霜脲氰; (b4)在甾醇生物合成途径的脱甲基酶上起作用的化合物; (b5)对甾醇生物合成途径起作用的吗啉和哌啶化合物; (b6)苯酰胺(phenylamide)杀真菌剂; (b7)嘧啶二酮杀真菌剂; (b8)百菌清; (b9)在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转移位置的复合物II上起作用的酰胺; (b10)苯氧喹啉; (b11)苯菌酮; (b12)环氟菌胺; (b13)嘧菌环胺; (b14)铜化合物; (b15)邻苯二甲酰亚胺杀真菌剂; (b16)三乙膦酸铝; (b17)苯并咪唑杀真菌剂; (b18)氰霜唑; (b19)氟啶胺; (b20)异丙菌胺; (b21)霜霉威; (b22)有效霉素; (b23)二氯苯基二酰亚胺杀真菌剂; (b24)苯酰菌胺;和 (b25)烯酰吗啉;和 化合物(b1)至(b25)的可农用盐。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杀真菌组合物,其包含杀真菌有效量的本专利技术的混合物和选自表面活性剂、固体稀释剂和液体稀释剂的至少一种额外组分。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控制由真菌植物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方法,其包括向植物或其部分或者向植物种子和幼苗施用杀真菌有效量的本专利技术的混合物(例如作为本文所述的组合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上面的描述中,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在复合词如“烷硫基”或“卤代烷基”中使用,术语“烷基”都包括直链或支链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本文所用的“亚烷基”指具有直链骨架的链烷二基(alkanediyl)。在取代基A的定义中,“C3亚烷基”指-CH2CH2CH2-,如所示,其一端与取代基W连接,而另一端通过氧原子与式I的其余部分连接。“烷硫基”包括甲硫基和乙硫基。“烷基亚磺酰基”包括烷基亚磺酰基的两种对映体。“烷基亚磺酰基”的实例包括CH3S(O)和CH3CH2S(O)。“烷基磺酰基”的实例包括CH3S(O)2和CH3CH2S(O)2。无论单独还是在复合词如“卤代烷基”中,术语“卤素”都包括氟、氯、溴或碘。此外,当在复合词如“卤代烷基”中使用时,所述烷基可以部分或完全被可以相同或不同的卤素原子取代。“卤代烷基”的实例包括F3C、ClCH2、CF3CH2和CF3CCl2。取代基中碳原子的总数用前缀“Ci-Cj”表示,其中i和j是i至j的数字。例如,C1-C3烷基表示甲基至丙基。 当基团包含可以是氢的取代基如R3或R5时,那么当该取代基为氢时,认为这相当于所述基团未被取代。 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或多种立体异构体存在。各种立体异构体包括对映体、非对映体、阻转异构体和几何异构体。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当一种立体异构体相对于其它立体异构体而言浓度更高或者当与其它立体异构体分离时,它可能活性更强和/或可能具有有益的效果。此外,技术人员知道如何分离、浓缩和/或选择性制备所述立体异构体。因此,本专利技术包括选自式I的化合物、其N-氧化物和可农用的盐。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可以作为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单个立体异构体存在,或者作为旋光形式存在。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叔胺可以形成N-氧化物。用于制备叔胺N-氧化物的合成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熟知的,其包括用过氧酸如过乙酸和间氯过苯甲酸(MCPBA)、过氧化氢、烷基过氧化氢如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硼酸钠和双环氧乙烷如二甲基双环氧乙烷(dioxirane)来氧化叔胺。文献中已经大量描述和综述了用于制备N-氧化物的这些方法,参见例如T.L.Gilchrist在Comprehensive Organic Synthesis,vol.7,pp 748-750,S.V.Ley(Ed.),Pergamon Press中;M.Tisler和B.Stanovnik在Comprehensive Heterocyclic Chemistry,vol.3,pp 18-20,A.J.Boulton和A.McKillop,Eds.,Pergamon Press中;M.R.Grimmett和B.R.T.Keene在Advances in Heterocyclic Chemistry,vol.43,pp 149-161,A.R.Katritzky(Ed.),Academic Press中;M.Tisler和B.Stanovnik在Advances inHeterocyclic Chemistry,vol.9,pp 285-291,A.R.Katritzky和A.J.Boulton,Eds.,Academic Press中;和G.W.H.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杀真菌混合物,其包含(a)选自式Ⅰ的苯脒、其N-氧化物和可农用的盐的至少一种化合物***Ⅰ其中R↑[1]为C↓[1]-C↓[2]烷基;R↑[2]为C↓[1]-C↓[3]烷基或环丙基;R ↑[3]为氢、C↓[1]-C↓[2]烷基或卤素;R↑[4]为C↓[1]-C↓[2]烷基、C↓[1]-C↓[2]卤代烷基、甲氧基、卤代甲氧基、C↓[1]-C↓[2]烷硫基、C↓[1]-C↓[2]烷基亚磺酰基、C↓[1]-C↓[2]烷基 磺酰基或卤素;A为C↓[3]亚烷基,其任选被一个或两个甲基取代;W为CR↑[5]R↑[6]R↑[7]或SiR↑[8]R↑[9]R↑[10];R↑[5]为氢或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C↓[3]烷基;且R↑[ 6]、R↑[7]、R↑[8]、R↑[9]和R↑[10]各自独立地为C↓[1]-C↓[3]烷基,其任选被卤素取代;和(b)选自下列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b1)亚烷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杀真菌剂;(b2)在真菌线粒 体呼吸电子转移位置的bc↓[1]复合物上起作用的化合物;(b3)霜脲氰;(b4)在甾醇生物合成途径的脱甲基酶上起作用的化合物;(b5)对甾醇生物合成途径起作用的吗啉和哌啶化合物;(b6)苯酰胺杀真菌剂;   (b7)嘧啶二酮杀真菌剂;(b8)百菌清;(b9)在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转移位置的复合物Ⅱ上起作用的酰胺;(b10)苯氧喹啉;(b11)苯菌酮;(b12)环氟菌胺;(b13)嘧菌环胺; (b14)铜化合物;(b15)邻苯二甲酰亚胺杀真菌剂;(b16)三乙膦酸铝;(b17)苯并咪唑杀真菌剂;(b18)氰霜唑;(b19)氟啶胺;(b20)异丙菌胺;(b21)霜霉威;   (b22)有效霉素;(b23)二氯苯基二酰亚胺杀真菌剂;(b24)苯酰菌胺;和(b25)烯酰吗啉;和化合物(b1)至(b25)的可农用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4-6-3 60/576,7801.杀真菌混合物,其包含(a)选自式I的苯脒、其N-氧化物和可农用的盐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其中R1为C1-C2烷基;R2为C1-C3烷基或环丙基;R3为氢、C1-C2烷基或卤素;R4为C1-C2烷基、C1-C2卤代烷基、甲氧基、卤代甲氧基、C1-C2烷硫基、C1-C2烷基亚磺酰基、C1-C2烷基磺酰基或卤素;A为C3亚烷基,其任选被一个或两个甲基取代;W为CR5R6R7或SiR8R9R10;R5为氢或任选被卤素取代的C1-C3烷基;且R6、R7、R8、R9和R10各自独立地为C1-C3烷基,其任选被卤素取代;和(b)选自下列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b1)亚烷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杀真菌剂;(b2)在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转移位置的bc1复合物上起作用的化合物;(b3)霜脲氰;(b4)在甾醇生物合成途径的脱甲基酶上起作用的化合物;(b5)对甾醇生物合成途径起作用的吗啉和哌啶化合物;(b6)苯酰胺杀真菌剂;(b7)嘧啶二酮杀真菌剂;(b8)百菌清;(b9)在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转移位置的复合物II上起作用的酰胺;(b10)苯氧喹啉;(b11)苯菌酮;(b12)环氟菌胺;(b13)嘧菌环胺;(b14)铜化合物;(b15)邻苯二甲酰亚胺杀真菌剂;(b16)三乙膦酸铝;(b17)苯并咪唑杀真菌剂;(b18)氰霜唑;(b19)氟啶胺;(b20)异丙菌胺;(b21)霜霉威;(b22)有效霉素;(b23)二氯苯基二酰亚胺杀真菌剂;(b24)苯酰菌胺;和(b25)烯酰吗啉;和化合物(b1)至(b25)的可农用盐。2.权利要求1的混合物,其中对于组分(a),R1是甲基或乙基,且R2是甲基、乙基或环丙基。3.权利要求1的混合物,其中组分(b)是选自(b2)的化合物。4.权利要求1的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考德威尔科拉普罗特郑池平
申请(专利权)人:杜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