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58509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由振动器、软连接以及扰动部分构成,软连接的上端与料仓的底部相连接,振动器设置在软连接的外壁表面并且与扰动部分相连接,扰动部分设置在软连接与料仓的内部。扰动部分由底座以及与底座相连接的扰动杆构成,扰动杆的底部设置在软连接中。软连接采用软性橡胶制成,软性橡胶为软体硅胶、氟橡胶或丁腈橡胶中的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扰动杆可直接将作用力加载在物料上,使振动效果更加直接、明显,减少了物料下落的阻力;由于振动杆的动力由外接的振动器通过软连接进行传递,减少了噪音的产生;还可以避免对料仓的仓壁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仓储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破拱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料仓的内 振动破拱装置。
技术介绍
振动破拱技术广泛应用于粉体领域。如图1所示,现有的方式将振动器2安装在 料仓1的外壁上,振动器2将作用力通过料仓1的外壁传导至料仓内的物料上,从而达到破 拱的目的。然而,上述破拱方式在使用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2、容易使料仓的外壁在振动过程中发生开裂;3、容易使物料在振动过程中压实,反正造成下料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低噪音并且不会对料仓 的外壁造成损坏的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由振动器、软连接 以及扰动部分构成,所述软连接与料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软连接的外 壁表面并且与所述扰动部分相连接,所述扰动部分设置在所述软连接与所述料仓的内部。所述扰动部分由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扰动杆构成,所述底座中横向部分 的端部贯穿于所述软连接的表面与所述振动器相连接。所述扰动杆与所述底座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方式的相连接,在所述底座中纵向部 分的顶端设有螺纹孔,在所述扰动杆的底部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设置在所述螺纹孔中。所述底座贯穿所述扰动杆下端的凸部中,所述凸部与所述扰动杆相连接。 所述扰动杆的底部设置在所述软连接中。所述扰动杆的形状为“V”字形、螺旋形或环形。所述软连接的形状为锥形结构或筒形结构。所述软连接采用软性橡胶制成,所述软性橡胶为软体硅胶、氟橡胶或丁腈橡胶中 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由振动器、软连接以及扰动部分构 成,软连接与料仓的底部相连接,振动器设置在软连接的外壁表面并且与扰动部分相连接, 扰动部分设置在软连接与料仓的内部。扰动部分由底座以及与底座相连接的扰动杆构成, 扰动杆的底部设置在软连接中。软连接采用软性橡胶制成,软性橡胶为软体硅胶、氟橡胶或 丁腈橡胶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扰动杆可直接将作用力加载在物料上,使振动效 果更加直接、明显,减少了物料下落的阻力;由于振动杆的动力由外接的振动器通过软连接 进行传递,减少了噪音的产生,还可以避免对料仓的外壁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料仓中破拱方式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部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内部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料仓 2振动器3软连接 4扰动杆5底座 6凸部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由振动器2、软连接3以 及扰动部分构成。其中,软连接3的上端部与料仓1的底部相连接,其上端部的内侧边缘安 装在料仓1底部的外侧表面上。软连接的形状为锥形结构,其外壁与内壁的结构均为波纹 状,采用此种结构可减小落料时的阻力与不均勻性。软连接3采用软性橡胶制成,其软连接 的柔软度为45° 50°,软性橡胶为软体硅胶、氟橡胶或丁腈橡胶中的一种。振动器2设 置在软连接3的外壁表面并且与扰动部分相连接,该扰动部分设置在软连接3与料仓1的 内部。该扰动部分由底座5以及与底座5相连接的扰动杆4构成,扰动杆4与底座5采用 螺纹连接或焊接方式相连接,在底座5中纵向部分的顶端设有螺纹孔(图中未描述),在扰 动杆4的底部设有螺纹柱(图中未描述),螺纹柱设置在螺纹孔中。底座5设置在软连接3 的内部,其横向部分的端部贯穿于软连接3的表面,并与振动器2相连接。扰动杆4的形状 为“V”字形,其底部设置在软连接3中,其顶部设置在料仓1中。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由振动器2、软连接3以 及扰动部分构成。其中,软连接3的上端部与料仓1的底部相连接,其上端部的内侧边缘安 装在料仓1底部的外侧表面上。软连接的形状为圆筒形结构。软连接3采用软性橡胶制成, 其软连接的柔软度为45° 50°,软性橡胶为软体硅胶、氟橡胶或丁腈橡胶中的一种。振 动器2设置在软连接3的外壁表面并且与扰动部分相连接,该扰动部分设置在软连接3与 料仓1的内部。该扰动部分由底座5以及与底座5相连接的扰动杆4构成,底座5贯穿扰 动杆4下端的凸部6中,该凸部6与扰动杆4相连接。底座5设置在软连接3的内部,其横 向部分的端部贯穿于软连接3的表面,并与振动器2相连接。扰动杆4的形状为螺旋状结 构,其底部设置在软连接3中,其顶部设置在料仓1中。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举凡熟悉此项技艺的专业人 士.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之后,自然能依据实际的需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加以变化。 因此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同等变化与修饰,曾应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 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由振动器、软连接以及扰动部分构成,所述软连接 的上端与料仓的底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软连接的外壁表面并且 与所述扰动部分相连接,所述扰动部分设置在所述软连接与所述料仓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部分由 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扰动杆构成,所述底座中横向部分的端部贯穿于所述软连接 的表面与所述振动器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杆与所 述底座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方式的相连接,在所述底座中纵向部分的顶端设有螺纹孔,在 所述扰动杆的底部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设置在所述螺纹孔中。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贯穿所 述扰动杆下端的凸部中,所述凸部与所述扰动杆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杆的底 部设置在所述软连接中。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扰动杆的形状为“V”字形、螺旋形或环形。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的形 状为锥形结构或筒形结构。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采 用软性橡胶制成,所述软性橡胶为软体硅胶、氟橡胶或丁腈橡胶中的一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由振动器、软连接以及扰动部分构成,软连接的上端与料仓的底部相连接,振动器设置在软连接的外壁表面并且与扰动部分相连接,扰动部分设置在软连接与料仓的内部。扰动部分由底座以及与底座相连接的扰动杆构成,扰动杆的底部设置在软连接中。软连接采用软性橡胶制成,软性橡胶为软体硅胶、氟橡胶或丁腈橡胶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扰动杆可直接将作用力加载在物料上,使振动效果更加直接、明显,减少了物料下落的阻力;由于振动杆的动力由外接的振动器通过软连接进行传递,减少了噪音的产生;还可以避免对料仓的仓壁造成损伤。文档编号B65D88/66GK102139790SQ201010263248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孙智钢, 张宪, 朱德彬, 聂鹏, 蔡仁兴 申请人:北京天利流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料仓的内振动破拱装置,由振动器、软连接以及扰动部分构成,所述软连接的上端与料仓的底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软连接的外壁表面并且与所述扰动部分相连接,所述扰动部分设置在所述软连接与所述料仓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鹏张宪朱德彬孙智钢蔡仁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利流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