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哮喘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35769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哮喘病的药物,其组成为柴胡、黄芩、钩藤、半夏、防风、葶苈子,根据兼证情况还可以加入瓜萎皮、枳壳、白芍、麻黄、丹参、前胡、地龙等,该药物以调肝理肺为治法,能有效地治疗哮喘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具体讲是一种以中草药为药物组份制备而成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中成药,属于药物领域。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随着工业发展、大气污染加重及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近年来发病率、死亡率呈世界性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亿6千万支气管哮喘患者,我国本病发病率为2.5-11.9%,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于哮喘发作期的治疗,西医以抗炎、解痉、脱敏为主,控制症状虽快,然停药后易复发,有些药物如激素等,久服有许多副作用。中医多遵“哮分寒热”“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原则,重在治肺。也有肺肾同治、标本同治的研究报道,疗效优于单纯治肺。但中医药治疗哮喘多是根据临床经验,并随症化裁处方,以汤剂为主,中成药较少。目前市售中成药“桂龙咳喘宁”、“哈蚧定喘片”、“肺宝三效片”等或因非纯中药制剂或疗效不甚满意,远远满足不了临床需要。有关哮喘药的开发研制也甚少。尚未见有从调理肝肺功能入手治疗哮喘的报道。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以调肝理肺法为指导原则,提供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成药。专利技术人基于多年临床实践的积累,认为哮喘发作多为本虚与邪实相结合,其病位在肺,而与肝关系密切,风盛、气逆、痰阻、血瘀、肝肺功能失调是哮喘的病机关键,治疗中重视调畅气机、通利气血、祛邪扶正、助肺宣降,倡用调肝理肺法,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并总结出疗效显著的新药,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基本组成为(重量份)柴胡 5-15黄芩 5-15半夏 5-15防风 5-15以上组分组成的药物组合物是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核心组成。该组合物制成的药剂,即可达到治疗哮喘的良好效果。根据临床症状的变化,可以在上述组合物的基础上进行化裁。以下提供两种基于上述核心组合物的配方变化。其中一种为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了瓜蒌皮、枳壳、白芍、麻黄、丹参,组成如下组合物(重量份)黄芩 5-15半夏 5-15柴胡 5-15瓜蒌皮 8-20枳壳 5-15白芍 5-15麻黄 3-10丹 参 6-18钩藤 6-18防风 5-15葶苈子 6-18上述组合物的优选重量配比为黄芩 10半夏 10柴 胡 10瓜蒌皮 15枳壳 10白芍 10麻 黄 6 丹 参 12钩藤 12防风 10葶苈子 12另一种为在上述核心组合物基础上增加瓜蒌、白芍、前胡、麻黄、地龙、丹参,去掉钩藤,组成下述组合物柴胡 5-15葶苈子 6-18瓜蒌 8-20黄芩 5-15半夏 5-15防 风 5-15白芍 5-15前胡 5-15麻黄 3-10地 龙 8-20丹参 6-1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系列药物组合物事中,半夏优选使用清半夏,麻黄优选使用炙麻黄。本专利技术的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直接粉碎成细粉,过筛后,制成散剂或装胶囊。也可以将上述的药物组合物加水煎煮,制成口服汤剂。或者对组合物中各组分进行有效成份提取,制成常用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膏剂、糖浆剂、酊剂、气雾剂、口服液、胶囊剂、冲剂、注射剂等。制备本专利技术药物的优选组合物为(重量份)黄芩 5-15半夏 5-15柴 胡 5-15瓜蒌皮 8-20枳壳 5-15白芍 5-15麻 黄 3-10丹 参 6-18钩藤 6-18防风 5-15葶苈子 6-18本专利技术药物的优选剂型为冲剂,制备冲剂的工艺可以下述两种工艺当中的任何一种制备工艺1黄芩加水煮提两次,过滤,水提液加浓盐酸调PH1-2,80℃保温20-60分钟,静置,滤取沉淀物,60℃干燥,粉碎得黄芩甙粗品。半夏、柴胡、瓜蒌皮、白芍、麻黄、枳壳加水煮提两次,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2-1.04(60℃),加乙醇,冷藏,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60℃)清膏;丹参、防风、钩藤、葶苈子用60-80%乙醇回流提取2次,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60℃)清膏。将上述两部分清膏混合,减压干燥(0.08MPa80℃),得干浸膏,粉碎并与黄芩甙粗品混合均匀,加适量赋形剂制颗粒;干燥、整粒分剂量包装即得。制备工艺2黄芩加水煮提2次,过滤,水提液用浓盐酸调PH1-2,80℃保温20-60分钟,静置,使黄芩甙粗品析出,滤取沉淀,60℃干燥,粉碎后备用。半夏、柴胡、瓜蒌皮、白芍、麻黄、枳壳加水煮提2次,水提液经高速离心除杂,浓缩至相对密度1.04-1.08(60℃);丹参、防风、钩藤、葶苈子用60-80%乙醇提取2次,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4-1.08(60℃);将以上两部分浓缩液合并,喷雾干燥,即得干浸膏粉,加入黄芩甙粗品及适量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乙醇等赋形剂适量,混合均匀,干法制粒,分剂量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优选药物组合物与现有治疗哮喘的药物相比,其组方原则及用药特点如下方中柴胡味苦微寒,归肝胆经,体经气薄,性主升散,能透肌表,和少阳,疏肝郁,清肝火而利枢机。《本草从新》谓“能引清气上行,而平少阳厥阴之邪热,宣畅气血。”葶苈子归肺、膀胱经,辛开苦降,其性大寒,能开泄肺气之壅闭,为治痰庭壅塞,气逆喘咳之要药。二者相伍,一肝一肺,一升一降,启动升降之外轮,专治哮喘之气郁气逆,“大气一转,其气乃散”(《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故为君药。瓜蒌味甘性寒而质润,既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之功,又有平肝舒肝之效。此说见于《重庆堂随笔》“……而不知其(指瓜篓)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息之功有独擅也”。黄芩气薄味苦,性寒而清热,归肺、胆和大肠经,善清肺热而泻火。清半夏味辛气平,辛以开结,平以降逆,能“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别录》),三药相合,寓小陷胸之意,共奏宽胸理气,清热化痰。钩藤甘寒,归肝经,能清肝火,平肝阳,熄风止痉。防风味辛甘微温,归肝肺经,通治诸风,既能祛外风,又有熄内风,更能疏肝解郁而助柴胡调肝之力。白芍酸甘苦微寒,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以柔克刚。六药相伍,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助君药调肝理肺,故为臣药。麻黄味辛性温,可宣肺平喘,散寒解表;枳壳理气下行,降逆以平喘。丹参,味苦而微寒,归心肝经。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其行血活血之力大于养血补血之功,以通为补,内达脏腑而化瘀滞,外利关节而通脉络,瘀滞祛,脉络通,枢机利,则气机升降出入自如。丹参与白芍相合,可防柴胡、防风、麻黄等辛散太过,耗气伤阴,此即放中有收,开中有合。丹参与防风相伍,则更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共为佐药。专利技术人在此方中运用麻黄,更可谓独具匠心。麻黄蜜炙,且用量最小,一则取其辛散苦泄,温通宣畅,外能发散风寒,内能开宣肺气,有良好的宣肺平喘之功;一则取其主人肺经,更具引经报使之能,故为佐使药。纵观全方,重在理气,使气顺则风、火、痰、郁、瘀可消,邪祛而正自安,则哮喘可平。组方辛甘酸苦合制,疏肝而避升散,柔肝兼以活血,养阴而不敛邪,祛邪而不伤正,合于《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以及“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的立法原则,较全面地体现了调肝理肺法的各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药物经过临床研究和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治疗哮喘的作用。临床观察结果(1)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芩夏定喘冲剂,对照组用宣肺平喘方,疗程为两周。综合疗效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哮喘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按重量份计组成为:柴胡 5-15 黄芩 5-15 钩藤 6-18半夏 5-15 防风 5-15 葶苈子 6-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维平李云谷郝青春杜守颖牛建昭陆蕴茹徐秋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