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黄酮类化合物-异喹啉类生物碱超分子纳米颗粒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菌应用,尤其是对临床上耐甲氧西林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共生生物膜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清除能力,属于药物化学及制药学领域。
技术介绍
1、细菌和真菌感染是目前人类面临的巨大威胁之一。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细菌,甚至是多重耐药的“超级细菌”。同时,白色念珠菌病是人类最常见的机会性真菌病原体,常常通过皮肤、口腔或阴道黏膜侵入机体,治疗不及时会继发多种系统疾病。因此,开发选择性强、毒性低、副作用小的新型抗菌药对抗耐药细菌以及致病性真菌,发展多层面的抗菌策略迫在眉睫。然而与单病原体感染相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共同引发的感染在临床患者中更为常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结合可在非生物表面或宿主体内形成持久的生物膜,这是这些病原体抵抗抗生素和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主要原因。这两种病原体混合生物膜相关的感染,通常很难用目前可用的抗菌药来治疗。因此,迫切需要发现一些新的双重抗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其结构如通式1或2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通式1进一步为如下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进一步在于,无需添加赋形剂,药物分子自身可自组装形成超分子纳米颗粒。
4.一种含权利要求1、2或3任一项所述化合物的组合物。
5.权利要求1、2或3任一项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化合物在制备抗细菌和/或抗真菌感染药物,或所述化合物在制备抑制和/或清除细菌生物膜、真菌生物膜和/或细菌-真菌共生生物膜药物中的应用。
7.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其结构如通式1或2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通式1进一步为如下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进一步在于,无需添加赋形剂,药物分子自身可自组装形成超分子纳米颗粒。
4.一种含权利要求1、2或3任一项所述化合物的组合物。
5.权利要求1、2或3任一项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化合物在制备抗细菌和/或抗真菌感染药物,或所述化合物在制备抑制和/或清除细菌生物膜、真菌生物膜和/或细菌-真菌共生生物膜药物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细菌和/或抗真菌感染为抗变形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或多重耐药耳念珠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引起的感染,优选抗由变形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共同引发的感染,或抗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共同引发的感染;所述抑制和/或清除细菌生物膜、真菌生物膜和/或细菌-真菌共生生物膜为抑制和/或清除变形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龙,樊台平,韩琦,黄雪梅,姚舒畅,朱映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