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装载机伸缩臂式挖掘工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35868 阅读:5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挖掘装载机伸缩臂式挖掘工作装置,动臂油缸两端分别铰接在回转架和动臂,斗杆油缸两端分别铰接在动臂和斗杆,斗杆包括固定斗杆臂、运动斗杆臂以及伸缩油缸,固定斗杆臂上部的导向槽内其两侧板上安装有宽度距离可调节的两斜滑块,位于两斜滑块的上部、导向槽的两侧板上具有上滑块,设置在导向槽内的运动斗杆臂的上端面及斜面分别与上滑块和斜滑块相接,伸缩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固定斗杆臂和运动斗杆臂上,摇臂和挖斗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运动斗杆臂的前端,挖斗油缸分别铰接在运动斗杆臂的后部和摇臂上,连杆两端分别铰接在摇臂和挖斗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增加挖掘深度、作业半径及卸载高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挖掘装载机伸缩臂式挖掘工作装置,属于挖掘装载机的挖掘工作装置
 
技术介绍
挖掘装载机的挖掘工作装置是由液压驱动并完成装卸作业的空间多连杆机构,多连杆机构主要由安装在前车架上的回转架、动臂、动臂油缸,斗杆以及挖斗油缸和摇臂、连杆和挖斗构成,多连杆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挖掘力大等优点。但挖掘工作装置上的斗杆大都为固定长度的斗杆结构,斗杆的作业半径是固定的,因此作业区域范围较小,同一辆挖掘装载机无法满足更大挖掘深度、作业半径、及卸载高度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增加挖掘深度、作业半径及卸载高度的挖掘装载机伸缩臂式挖掘工作装置。 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掘装载机伸缩臂式挖掘工作装置,包括回转架、动臂、动臂油缸,斗杆以及挖斗油缸、连杆和挖斗,动臂两端分别铰接在回转架的下部和斗杆的中后部,动臂油缸两端分别铰接在回转架的上部和动臂的前部,斗杆油缸两端分别铰接在动臂和斗杆的后端,相铰连的摇臂和连杆分别与斗杆的前部和挖斗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杆包括固定斗杆臂、运动斗杆臂以及伸缩油缸,固定斗杆臂导向槽的两侧板上安装有宽度距离可调节的两斜滑块,位于两斜滑块的上部、导向槽的两侧板上具有上滑块,设置在导向槽内的运动斗杆臂其上端面及斜面分别与上滑块和斜滑块相接,伸缩油缸两端分别铰接在固定斗杆臂和运动斗杆臂上,摇臂和挖斗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运动斗杆臂的前端,挖斗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运动斗杆臂的后部和摇臂上,连杆两端分别铰接在摇臂和挖斗的顶部。 所述的斜滑块由固定板和固定在固定板一侧具有内斜面的斜减振条构成,导向槽的两侧板上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螺纹孔,连接螺栓旋接在导向槽的螺纹孔内并顶在固定板上。 所述的上滑块由焊接在导向槽的两侧板的上固定板及上减振条构成,上减振条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上固定板上。 本技术挖掘工作装置上的斗杆采用固定斗杆臂、运动斗杆臂和伸缩油缸相连接结构,运动斗杆臂设置在固定斗杆臂上部的导向槽内,而伸缩油缸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运动斗杆臂和固定斗杆臂之间,通过伸缩油缸能控制运动斗杆臂沿固定斗杆臂的导向槽内前后移动,由于在工作过程中能任意改变斗杆长度,而改变挖斗的工作位置,因此具有更大的挖掘深度、作业半径以及卸载高度,由于能提高挖掘装载机作业范围,实现挖掘装载机的多功能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斗杆延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回转架,2-动臂油缸,3-动臂,4-斗杆油缸,5-伸缩油缸,6-固定斗杆臂,6-1-导向槽,6-2-侧板,7-挖斗油缸,8-运动斗杆臂,8-1-摇臂铰接孔,8-2-挖斗铰接孔,9-挖斗,10-摇臂,11-连杆,12-连接螺栓,13-上滑块,13-1-上固定板,13-2-上减振条,14-斜滑块,14-1-固定板,14-2-斜减振条。 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2所示,本技术的挖掘装载机伸缩臂式挖掘工作装置,包括回转架1、动臂3、动臂油缸2,斗杆以及挖斗油缸7、连杆11和挖斗9,回转架1安装在前车架上,动臂3两端分别铰接在回转架1的下部和斗杆的中后部,动臂油缸2两端分别铰接在回转架1的上部和动臂3的前部,动臂3在动臂油缸2的伸缩过程中绕回转架1与动臂3的铰接中心转动,斗杆油缸4两端分别铰接在动臂3和斗杆的后端,通过斗杆油缸4的伸缩运动控制斗杆沿动臂3铰接中心转动而带动挖斗9运动,相铰连的摇臂10和连杆11分别与斗杆的前部和挖斗9铰接。见图1~5所示,本技术的斗杆包括固定斗杆臂6、运动斗杆臂8以及伸缩油缸5,固定斗杆臂6上部具有导向槽6-1,导向槽6-1的两侧板6-2上安装有宽度距离可调节的两斜滑块14,而导向槽6-1的两侧板6-2上位于两斜滑块14的上部具有上滑块13,设置在导向槽6-1内的运动斗杆臂8的上端面及斜面分别与上滑块13和斜滑块14相接,伸缩油缸5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固定斗杆臂6和运动斗杆臂8上,通过伸缩油缸5的伸缩运动,使运动斗杆臂8沿固定斗杆臂6的导向 槽6-1内移动,而调节斗杆的长度。见图4所示,本技术的斜滑块14由固定板14-1和固定在固定板14-1一侧具有内斜面的斜减振条14-2构成,该斜减振条14-2采用内侧面倾斜的尼龙滑块,而导向槽6-1的两侧板6-2上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螺纹孔,连接螺栓12旋接在导向槽6-1的螺纹孔并顶在固定板14-1上,通过连接螺栓12调节推动两斜滑块14移动,达到调节两斜滑块14之间的宽度,本技术的上滑块13由焊接在导向槽6-1两侧板6-2的上固定板13-1及上减振条13-2构成,上减振条13-2通过连接螺栓12安装在上固定板13-1上,故能方便上减振条13-2的更换,上减振条13-2也采用尼龙滑块,运动斗杆臂8底部的导向座设置在斜减振条14-2和上减振条13-2内并能移动,具有较好的导向性,摇臂10和挖斗9通过销轴分别安装在运动斗杆臂8的摇臂铰接孔8-1和挖斗铰接孔8-2内,使摇臂10和挖斗9铰接在运动斗杆臂8的前端,挖斗油缸7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运动斗杆臂8的后部和摇臂10上,连杆1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摇臂10和挖斗9的顶部,通过运挖斗油缸7带动摇臂10和连杆11使挖斗9转动。 见图5所示,当伸缩油缸5的活塞移动,推动运动斗杆臂8向进移动,而增加斗杆的长度,增加挖掘装载机的作业半径及卸载高度,能实现挖掘装载机的多功能性的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挖掘装载机伸缩臂式挖掘工作装置,包括回转架(1)、动臂(3)、动臂油缸(2),斗杆以及挖斗油缸(7)、连杆(11)和挖斗(9),动臂(3)两端分别铰接在回转架的下部和斗杆的中后部,动臂油缸(2)两端分别铰接在回转架(1)的上部和动臂(3)的前部,斗杆油缸(4)两端分别铰接在动臂(3)和斗杆的后端,相铰连的摇臂(10)和连杆(11)分别与斗杆的前部和挖斗(9)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杆包括固定斗杆臂(6)、运动斗杆臂(8)以及伸缩油缸(5),固定斗杆臂(6)导向槽(6-1)的两侧板(6-2)上安装有宽度距离可调节的两斜滑块(14),位于两斜滑块(14)的上部、导向槽(6-1)的两侧板(6-2)上具有上滑块(13),设置在导向槽(6-1)内的运动斗杆臂(8)其上端面及斜面分别与上滑块(13)和斜滑块(14)相接,伸缩油缸(5)两端分别铰接在固定斗杆臂(6)和运动斗杆臂(8)上,摇臂(10)和挖斗(9)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运动斗杆臂(8)的前端,挖斗油缸(7)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运动斗杆臂(8)的后部和摇臂(10)上,连杆(11)两端分别铰接在摇臂(10)和挖斗(9)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装载机伸缩臂式挖掘工作装置,包括回转架(1)、动臂(3)、动臂油缸(2),斗杆以及挖斗油缸(7)、连杆(11)和挖斗(9),动臂(3)两端分别铰接在回转架的下部和斗杆的中后部,动臂油缸(2)两端分别铰接在回转架(1)的上部和动臂(3)的前部,斗杆油缸(4)两端分别铰接在动臂(3)和斗杆的后端,相铰连的摇臂(10)和连杆(11)分别与斗杆的前部和挖斗(9)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杆包括固定斗杆臂(6)、运动斗杆臂(8)以及伸缩油缸(5),固定斗杆臂(6)导向槽(6-1)的两侧板(6-2)上安装有宽度距离可调节的两斜滑块(14),位于两斜滑块(14)的上部、导向槽(6-1)的两侧板(6-2)上具有上滑块(13),设置在导向槽(6-1)内的运动斗杆臂(8)其上端面及斜面分别与上滑块(13)和斜滑块(14)相接,伸缩油缸(5)两端分别铰接在固定斗杆臂(6)和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刚谭楠楠张建立陈建军蔡福海
申请(专利权)人:常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