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23081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包括导纱气圈控制器、倍捻电锭、筒纱抬起装置及电气信号控制板,导纱气圈控制器安装在倍捻机墙板上,其特点是:在导纱气圈控制器上设置红外探纱传感器,红外探纱传感器设置纱线检测槽口,红外探纱传感器通过电缆连接电气信号控制板,电气信号控制板通过电缆连接倍捻电锭和筒纱抬起装置。在保证可靠探纱的前提下,实现非接触式探纱,减轻纱线毛羽,并反馈信号以控制倍捻电锭的开关状态及筒纱抬起装置的工作状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制造
,涉及倍捻机探纱方式和安装结构的改 进,具体说是一种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倍捻机断纱检测技术通常是通过探纱杆本身重力接触纱线来监测纱线的有 无状态。在纱线卷绕的过程中,探纱杆和纱线全程进行接触,纱线和探纱杆之间的摩擦必然 导致纱线毛羽增加,降低了纱线的品质。断纱后,探纱杆靠自重落下,触发启动开关制动倍 捻电锭,响应速度较慢。如何改进断纱检测的方式,在实现可靠探纱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保护纱线,减少 生产过程中纱线运行的机械接触点数量,并实现断纱后倍捻电锭快速制动,这是目前倍捻 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倍捻机断纱检测装 置,在保证可靠探纱的前提下,实现非接触式探纱,减轻纱线毛羽,并反馈信号以控制倍捻 电锭的开关状态及筒纱抬起装置的工作状态。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包括导纱气圈控制器、倍捻电锭、筒纱抬起装置及电气 信号控制板,导纱气圈控制器安装在倍捻机墙板上,其特征在于在导纱气圈控制器上设置 红外探纱传感器,红外探纱传感器设置纱线检测槽口,红外探纱传感器通过电缆连接电气 信号控制板,电气信号控制板通过电缆连接倍捻电锭和筒纱抬起装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纱气圈控制器上设置螺钉孔,用螺钉穿过导纱气 圈控制器,将一红外探纱传感器安装板固定在导纱气圈控制器上,所述的红外探纱传感器 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红外探纱传感器安装板上。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探纱传感器的纱线检测槽口设置在导纱 气圈控制器中心正上方,红外探纱传感器可随导纱气圈控制器进行垂直上下移动。保证对 运动的纱线实时进行监测。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纱线导纱气 圈控制器把纱线控制在红外探纱传感器的纱线检测槽口范围之内,导纱气圈控制器针对不 同纱线品种的变化需调整高度时,红外探纱传感器可随导纱气圈控制器一起进行垂直上下 移动,实现对纱线的有效探测;红外探纱传感器的电信号通过电气信号控制板对倍捻电锭 进行开关控制,同时对筒纱抬起装置进行控制。该装置实现了对纱线的非接触式监测,其结 构简单,制动电锭响应时间迅速,减轻纱线毛羽,最大程度保护了纱线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连接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红外探纱传感器的装配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本技术一种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的实施例,包括导纱气圈控 制器1、红外探纱传感器2、红外探纱传感器固定板9、电缆3、电缆6、电缆7、电气信号控制 板4、倍捻电锭5及筒纱抬起装置8。所述红外探纱传感器2与电气信号控制板4通过电缆3连接在一起,电气信号控 制板4与倍捻电锭5通过电缆6连接在一起,电气信号控制板4与筒纱抬起装置8通过电 缆7连接在一起。参见图2,本技术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红外探纱传感器2与红外探纱传感器 固定板9和导纱气圈控制器1三者之间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导纱气圈控 制器1设置螺钉孔,用螺钉穿过导纱气圈控制器1螺钉孔,将红外探纱传感器安装板9固定 在导纱气圈控制器1上。红外探纱传感器2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红外探纱传感器固定板9 上。上述红外探纱传感器2的纱线检测槽口调整在导纱气圈控制器1中心,并可随导 纱气圈控制器1进行上下移动。红外探纱传感器2实时测试在工作区域是否有纱线通过。如果有纱线通过则倍捻 电锭5正常工作;反之,红外探纱传感器2发出信号通过电缆3传至电气信号控制板4,由 电气信号控制板4控制倍捻电锭5快速制动,并触发筒纱抬起装置8延时抬起筒纱。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 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 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包括导纱气圈控制器、倍捻电锭、筒纱抬起装置及电气信 号控制板,导纱气圈控制器安装在倍捻机墙板上,其特征在于在导纱气圈控制器上设置红 外探纱传感器,红外探纱传感器设置纱线检测槽口,红外探纱传感器通过电缆连接电气信 号控制板,电气信号控制板通过电缆连接倍捻电锭和筒纱抬起装置。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气圈控制器上设 置螺钉孔,用螺钉穿过导纱气圈控制器,将一红外探纱传感器安装板固定在导纱气圈控制 器上,所述的红外探纱传感器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红外探纱传感器安装板上。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 一步改进所述红外探纱传感器的纱线检测槽口设置在导纱气圈控制器中心正上方。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包括导纱气圈控制器、倍捻电锭、筒纱抬起装置及电气信号控制板,导纱气圈控制器安装在倍捻机墙板上,其特点是在导纱气圈控制器上设置红外探纱传感器,红外探纱传感器设置纱线检测槽口,红外探纱传感器通过电缆连接电气信号控制板,电气信号控制板通过电缆连接倍捻电锭和筒纱抬起装置。在保证可靠探纱的前提下,实现非接触式探纱,减轻纱线毛羽,并反馈信号以控制倍捻电锭的开关状态及筒纱抬起装置的工作状态。文档编号D01H13/16GK201826074SQ201020246668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刘可方, 张新华, 曹哲, 雷学初 申请人: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倍捻机断纱检测装置,包括导纱气圈控制器、倍捻电锭、筒纱抬起装置及电气信号控制板,导纱气圈控制器安装在倍捻机墙板上,其特征在于:在导纱气圈控制器上设置红外探纱传感器,红外探纱传感器设置纱线检测槽口,红外探纱传感器通过电缆连接电气信号控制板,电气信号控制板通过电缆连接倍捻电锭和筒纱抬起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华曹哲刘可方雷学初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