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18983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包括一机筒射嘴、注射筒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机筒射嘴输出端与注射筒组件输入端的流道连接体,所述注射筒组件内置有可沿其轴向活动的注射杆,所述注射筒组件内设置有与所述注射杆端部对应的两储流道,所述流道连接体的内腔输出端具有与所述两储流道匹配的接口;其从根本上解决了残料滞留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了制品的质量;此外,工艺调节范围更为宽泛,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
,具体涉及一种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直O
技术介绍
射出成型设备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 料制品的装置,其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现阶段,为提高生产效率,专用高性能射出成型设备较多的采用二级注射技 术,使循序工步可同步进行以达到比普通射出成型设备更高的生产能力,如图1所示, 为现有一种采用二级注射技术的射出成型机的纵向剖面视图,熔胶筒11中的熔融状胶料 先通过流道连接体12中的单流道注入下方的注射筒13中,待合模完成后由注射杆14前 进进行注射动作,熔融状胶料胶料的流动如箭头所示,待注射完成后,注射杆14的前端 会残留一定量的胶料,由此,长时间重复上述动作后,注射杆14前部残料长期滞留,受 温度影响发生降解,混入模腔后使制品产生各种缺陷。也有一些生产厂家采用降低胶料温度,即减少该部位加热,虽然可在一定程度 上减少上述缺陷的发生几率,但胶料温度降低对注射速度有不良影响,降低生产效率且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残料滞留。对于一些对生产效率要求较高、制品质量要求较为严格的专用成型设备,上述 缺陷显得尤为重要,其常常会产生整批次的制品不合格情况。综上所述,开发一种生产效率高、且避免出现上述缺陷的射出成型设备就显得 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 级注射流道装置,其可以有效的避免胶料在注射杆端部残留的缺陷,并且可以大大提高 注射成型的生产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包括一机筒射嘴、注射筒组件、以及连 接于所述机筒射嘴输出端与注射筒组件输入端的流道连接体,所述注射筒组件内置有可 沿其轴向活动的注射杆,所述注射筒组件内设置有与所述注射杆端部对应的两储流道, 所述流道连接体的内腔输出端具有与所述两储流道匹配的接口。所述流道连接体的内腔呈“人”字型。所述注射筒组件包括轴向对接的流道转换座和注射筒。所述两储流道位于所述流道转换座内;所述流道转换座内设置有一流道切换 阀。所述流道转换座上还设置有一注射嘴。3所述两储流道沿所述注射筒组件的轴向截面对称分布。所述两储流道在注射筒的径向截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注射筒筒腔径向截面 的周边。本技术所阐述的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熔融胶料经流道转接体分流后由流道切换阀芯切换流道注入注射筒两侧而填满 注射筒腔,新胶料流先从两侧冲击注射杆,再推动注射杆后退,上一工作循环残留于注 射杆周边的胶料将被新胶料流带至注射筒腔前端,胶料可以做到先进先出,从根本上解 决了残料滞留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了制品的质量;此外,工艺调节范围更为宽泛,有利 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采用二级注射技术的射出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 流道装置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如图2、3、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 置,其包括机筒射嘴21、流道连接体22、转换座23、注射筒对、流道切换阀沈、注射 嘴25,其中,流道连接体22连接在机筒射嘴21的输出端与转换座23之间,而其三者的 内腔导通连接,具体的是,流道连接体22的内腔呈“人”字型,“人”字型的上端部与 机筒射嘴21的输出端导通连接,在转换座23内部设置有两个沿其轴向互相平行的储流道 231,两储流道231沿转换座23的轴向截面对称分布;流道连接体22内腔的“人”字型 下部两出口分别与两个储流道导通连接。注射筒M轴向的连接于转换座23的后端 部(也就是转换座23的输出端),在注射筒M内沿其轴向设置有一注射杆27,并且注射 杆27可以在注射筒M的筒腔内沿注射筒M的轴向活动,上述两储流道231在注射筒M 的径向截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注射筒M筒腔的径向截面的周边,并且两储流道231与注 射筒M的筒腔导通。注射嘴25连接在转换座23上。流道切换阀沈内置于转换座23,流道切换阀沈有两个工作位置,其中一工作位 置使流道连接体22、流道转换座23和注射筒M内部流道连通,设备可执行射储工步; 另一工作位置使注射嘴25、流道转换座23和注射筒对内部流道连通,设备可执行注射工止少ο如图5所示,其中箭头表示熔融胶料的流动方向,熔融胶料经流道连接体分流 后由流道切换阀切换并注入注射筒两侧,从而填满注射筒的筒腔,新胶料流先从两侧冲 击注射杆尖端,再推动注射杆后退,新胶料在注射杆的前端形成回流,上一工作循环残 留于注射杆端部周边的胶料会被新胶料流带至注射筒的筒腔前端,胶料可以做到先进先出,从根本上解决了残料滞留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 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思想所作出的改 变,均应为本技术的技术所涵盖。权利要求1.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包括一机筒射嘴、注射筒组件、以及连接 于所述机筒射嘴输出端与注射筒组件输入端的流道连接体,所述注射筒组件内置有可沿 其轴向活动的注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筒组件内设置有与所述注射杆端部对应的 两储流道,所述流道连接体的内腔输出端具有与所述两储流道匹配的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 连接体的内腔呈“人”字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 筒组件包括轴向对接的流道转换座和注射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储 流道位于所述流道转换座内;所述流道转换座内设置有一流道切换阀。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流道转换座上还设置有一注射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储 流道沿所述注射筒组件的轴向截面对称分布。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储 流道在注射筒的径向截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注射筒筒腔径向截面的周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包括一机筒射嘴、注射筒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机筒射嘴输出端与注射筒组件输入端的流道连接体,所述注射筒组件内置有可沿其轴向活动的注射杆,所述注射筒组件内设置有与所述注射杆端部对应的两储流道,所述流道连接体的内腔输出端具有与所述两储流道匹配的接口;其从根本上解决了残料滞留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了制品的质量;此外,工艺调节范围更为宽泛,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文档编号B29C45/20GK201808182SQ201020245138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伟波, 阮长柏 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射出成型机分流式二级注射流道装置,包括一机筒射嘴、注射筒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机筒射嘴输出端与注射筒组件输入端的流道连接体,所述注射筒组件内置有可沿其轴向活动的注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筒组件内设置有与所述注射杆端部对应的两储流道,所述流道连接体的内腔输出端具有与所述两储流道匹配的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波阮长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