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及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含铁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 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1934年i^ormhals设计了第一套利用聚合物溶液在强电场下喷射进行纺丝加 工的装置以来,到20世纪60年代,电纺丝开始被应用到纺织工业中,其主要用于生产各种 聚合物纤维无纺布。然而,随着“纳米材料”这一概念的提出,科学家们发现,当纤维的直径 达到纳米级时,将表现出与分子及体相不同的特殊性质,具有明显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 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呈现出许多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为此,人们作了 各种努力,试图通过电纺丝来获得纳米纤维,如在2009年1月7日公开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 请公布说明书CN 101338459A中披露的“一种有机和无机纳米混杂纤维的制备方法”。它 意欲提供一种高表面积、高度分散的,材料性能稳定的纳米混杂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 20 60°C水浴下,先将无机物混悬于二甲基乙酰胺或甲酸纺丝溶剂中,再向其中加入高分 子聚合物,于200 450r/min下搅拌均勻,接着于20 60°C水浴条件下溶胀M小时后,冷 却至室温得到均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铁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包括聚合物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纳米纤维中复合有5~60%的铁,所述铁为可溶性铁盐;所述复合有铁的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1000n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兴,蔡伟平,田兴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