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铁硒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15645015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6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过渡硒化物制备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纳米铁硒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纯度大于99%的商业普鲁士蓝密封在充满惰性气氛的容器内,并将所述容器进行烧结,以获得被氮掺杂的石墨化碳层包覆的纳米尺寸的金属铁颗粒;(2)将所述金属铁颗粒与纯度大于99%的硒粉在惰性保护气氛下研磨混合均匀后密封在充满惰性气氛的容器内,并进行烧结、冷却以得到产物;(3)将得到的所述产物在惰性保护气氛下升温至650℃,并保持4小时,以获得被氮掺杂的石墨化碳层包覆的纳米尺寸的铁硒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采用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铁硒化合物作为负极材料的钠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铁硒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过渡金属硒化物制备相关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纳米铁硒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过渡金属硒化合物是金属与硒形成的一类二元材料或者多元材料的总称,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潜在利用价值,比如FeSe被报道在相当低的温度下能够表现出超导现象,而Fe7Se8是一种层状结构(NiAs-type)的过渡金属铁硒化合物,由于其中含有电活性的铁,因此有望在钠离子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Fe7Se8的合成方法主要集中在高温固相法及溶液离子交换方法上:(1)高温固相法主要是以单质Fe、Se为原料,按化学计量比配料并把原料装入真空石英管中,在马弗炉中随着温度梯度分别在600℃、900℃分别保持48小时和24小时,最后需要升温至1050℃进行反应,如文献(A.Okazaki,ThevariationofsuperstructureinironselenideFe7Se8.J.Phys.Soc.Jpn.14,112–113(1959))公开:1995年,Okazaki就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铁硒化合物的晶体;(2)溶液离子交换的方法,经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纳米铁硒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铁硒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纯度大于99%的商业普鲁士蓝密封在充满惰性气氛的容器内,并将所述容器进行烧结,以获得被氮掺杂的石墨化碳层包覆的纳米尺寸的金属铁颗粒;(2)将所述金属铁颗粒与纯度大于99%的硒粉在惰性保护气氛下研磨混合均匀后密封在充满惰性气氛的容器内,并进行烧结、冷却以得到产物;(3)将得到的所述产物在惰性保护气氛下升温至650℃,并保持4小时,以获得被氮掺杂的石墨化碳层包覆的纳米尺寸的铁硒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铁硒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纯度大于99%的商业普鲁士蓝密封在充满惰性气氛的容器内,并将所述容器进行烧结,以获得被氮掺杂的石墨化碳层包覆的纳米尺寸的金属铁颗粒;(2)将所述金属铁颗粒与纯度大于99%的硒粉在惰性保护气氛下研磨混合均匀后密封在充满惰性气氛的容器内,并进行烧结、冷却以得到产物;(3)将得到的所述产物在惰性保护气氛下升温至650℃,并保持4小时,以获得被氮掺杂的石墨化碳层包覆的纳米尺寸的铁硒化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铁硒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铁颗粒的粒径为50nm~100nm;所述氮掺杂的石墨化碳层包覆所述金属铁颗粒的表面以形成核壳结构;所述氮掺杂的石墨化碳层的厚度为5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五星万忞黄云辉薛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