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盒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0120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色剂盒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调色剂盒包括:用于收容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部;具有调色剂排出口的调色剂排出部;和螺旋钻,具有旋转轴和螺旋叶片,用于将调色剂收容部内的调色剂传送到调色剂排出部。上述螺旋叶片具有位于上述调色剂排出口的上部的第一螺旋叶片部以及位于上述调色剂收容部的第二螺旋叶片部,上述第一螺旋叶片部的调色剂传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一调色剂推出面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形成为第一倾斜角度,上述第二螺旋叶片部的上述调色剂传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调色剂推出面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轴线方向形成为第二倾斜角度,上述第一倾斜角度小于上述第二倾斜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束打印机、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调色剂盒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涉及可更换地安装的调色剂料斗、调色剂瓶等收容调色 剂的调色剂盒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利用了静电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一般包括带电工序、曝光工序、显 影工序、转印工序、剥离工序、清洁工序、除电工序以及定影工序等处理工序。在这样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图像的工序,例如通过带电装置使被驱动旋 转的感光体的表面均勻带电(带电工序),通过曝光装置向带电了的感光体表面照射激光 而形成静电潜影(曝光工序)。然后,通过显影装置将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影显影而在感光 体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工序)。通过转印装置将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 印材料上(转印工序),之后通过定影装置加热,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固定到转印材料上(定 影、剥离工序)。此外,残留在感光体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由清洁装置除去并回收到预 定的回收部(清洁工序),并且清洁后的感光体表面由除电装置除去残留电荷,以备下一次 图像形成(除电工序)。作为使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影显影的显影剂,一般使用仅由调色剂构成的单成分显 影剂、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成分显影剂。单成分显影剂由于不使用载体,因此不需要均勻混合调色剂和载体的搅拌机构 等,所以具有显影装置简单的优点。但是,存在调色剂的带电量难以稳定等缺点。而双成分显影剂由于需要用于均勻混合调色剂和载体的搅拌机构等,因此具有显 影装置复杂的缺点。但是,调色剂的带电量的稳定性、对高速机的适应性优异,因此经常用 于高速图像形成装置、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近年来,为了响应用户对节能、高画质化的要求,而经常使用软化温度低、体积平 均粒径为5 9 μ m的小粒径调色剂。这种调色剂可以进行低温下的定影,对高分辨率化、粒状感的降低等高画质化有 效,但存在调色剂的流动性低、难以控制从调色剂盒向显影装置的调色剂补给量的问题。尤其是存在以下问题虽然为了提高调色剂的流动性而在调色剂中添加了添加 剂,但却因作为调色剂盒的调色剂排出部件使用的海绵状的供给辊和调色剂间的摩擦,导 致调色剂的添加剂埋藏在调色剂粒子中,而使流动性极端下降。因此,对于这种问题,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公开了以下技术利用螺杆状的搅拌传送 部件进行调色剂供给(参照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1-83802号公报);通过使用螺杆状的调 色剂排出部件来代替海绵状的供给辊,而减少补给调色剂时供给部件和调色剂的摩擦(专 利文献2 =JP特开2008-216360号公报)。但是,若使用专利文献1所述的这种螺杆状的调色剂排出部件,则在将调色剂在 高温环境下长期放置后等调色剂流动性下降了的状态下,使螺杆状的调色剂排出部件旋转时,会存在以下问题调色剂不从调色剂排出口排出而压缩,产生调色剂排出部件不能动的现象(以下称为“锁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调色剂 盒内的调色剂排出部件锁定、能够进行稳定的调色剂补给的调色剂盒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盒 的图像形成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盒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如 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是一种调色剂盒,其包括用于收容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部; 具有调色剂排出口的调色剂排出部;和调色剂传送螺杆,具有旋转轴和螺旋叶片,用于将上 述调色剂收容部内的上述调色剂传送到上述调色剂排出部,上述螺旋叶片具有位于上述调 色剂排出口的上部的第一螺旋叶片部以及位于上述调色剂收容部的第二螺旋叶片部,上述 第一螺旋叶片部的调色剂传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一调色剂推出面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轴线 方向形成为第一倾斜角度,上述第二螺旋叶片部的上述调色剂传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调色 剂推出面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轴线方向形成为第二倾斜角度,上述第一倾斜角度小于 上述第二倾斜角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优选,上述第一螺旋叶片部的调色剂传送方向上游侧的 面(第一调色剂推出面的背面)相对于位于上述调色剂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上述旋转轴的轴 线形成为第三倾斜角度,上述第三倾斜角度超过了 90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优选,上述第一螺旋叶片部的第一螺距比上述第二螺旋 叶片部的第二螺距长。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利用调色剂形 成图像,其包括感光鼓,在表面形成静电潜影;显影装置,向上述感光鼓的上述表面的上 述静电潜影供给调色剂而形成调色剂图像;调色剂盒,经由调色剂补给部件向上述显影装 置补给调色剂;转印装置,将上述感光鼓表面的上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定影装置,使转印的上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到上述记录介质上,作为上述调色剂盒使用第一 方式 第三方式所述的调色剂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在上述调色剂排出口上部,第一调色剂推出面的第一倾 斜角度较缓,因此通过调色剂传送螺杆的旋转而从第一调色剂推出面作用到调色剂的力 (调色剂受到的力)中,沿着调色剂传送螺杆的轴线方向的力(传送调色剂的力)弱,向设 置调色剂排出口的调色剂排出部的内周壁方向的推出力高。其结果,调色剂难以向调色剂 传送螺杆的轴线方向压缩,同时调色剂容易从调色剂排出口排出,因此可以防止因压缩的 调色剂引起的调色剂传送螺杆的锁定。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在调色剂排出口上部、在第一调色剂推出面的背面 侧形成凹陷为锐角的空间(压力缓和区),因此能够通过该空间缓和由调色剂传送方向上 游侧的螺旋叶片的推出力产生的对调色剂的压缩力,能够防止调色剂的压缩。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调色剂传送螺杆旋转1圈时传送的调色剂的传送 距离,在调色剂排出上部比在调色剂收容部内长,因此单位容积的调色剂量较少,所以可以缓和由调色剂传送方向上游侧的螺旋叶片的推出力产生的调色剂的压缩力,可以防止调色剂的压缩。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可以防止用于将上述调色剂盒内的调色剂排出到 外部的调色剂排出口附近的调色剂在传送调色剂的调色剂传送螺杆的压力的作用下压缩 并成块、而锁定上述调色剂传送螺杆,因此可以进行切实的调色剂补给动作。从而,能够获 得预定的调色剂浓度,可以稳定地进行高品位的图像输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 图。图2是表示搭载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具备调色剂盒的调色剂盒单元的结构 的立体图。图3A是表示上述调色剂盒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3B是图3A的向视A1-A2剖视图。图3C是图3A的向视B1-B2剖视图。图4是表示构成上述调色剂盒的螺旋钻的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在上述调色剂盒的调色剂排出部配置的螺旋叶片的结构的局部详细 图。图6A是表示上述螺旋叶片的调色剂传送方向下游侧的面的倾斜角度的说明图。图6B是表示上述螺旋叶片的调色剂传送方向上游侧的面的倾斜角度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由上述螺旋钻的螺旋叶片的调色剂推出面作用于调色剂上的力分量 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图1是实施专利技术的一例,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在表面形成静电潜影的感光鼓 101a,101b,101c,IOld(有时总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色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容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部;具有调色剂排出口的调色剂排出部;和调色剂传送螺杆,具有旋转轴和螺旋叶片,用于将上述调色剂收容部内的上述调色剂传送到上述调色剂排出部,上述螺旋叶片具有位于上述调色剂排出口的上部的第一螺旋叶片部以及位于上述调色剂收容部的第二螺旋叶片部,上述第一螺旋叶片部的调色剂传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一调色剂推出面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形成为第一倾斜角度,上述第二螺旋叶片部的上述调色剂传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调色剂推出面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轴线方向形成为第二倾斜角度,上述第一倾斜角度小于上述第二倾斜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田健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