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及其4位取代衍生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2888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在鬼臼脂素结构中C环3-位立体选择性地引入取代基溴原子制备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的方法,以其为先导化合物,制备了4β-醚、4β-酯、4’-去甲-4β-醚、4’-去甲-4β-酯取代衍生物,并测试了它们体外抑制KB细胞、L1210白血病细胞活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合成。具体涉及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及其4位取代衍生物及制备方法。鬼臼脂素作为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抗肿瘤活性成分,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发现了迄今最为成功的两个与鬼臼脂素作用机制相异的上市药物依托泊甙(VP-16)和替尼泊甙(VM-26),但仍然存在着抗瘤谱窄、生物利用度低、骨髓抑制和胃肠道毒副反应等不足,因此对鬼臼脂素的结构修饰仍在广泛开展。对于鬼臼脂素母核(式1),A、B、C、D、E环均有可供修饰的位点。目前对鬼臼脂素的结构修饰主要集中于C环、E环,尤其以对C环4-位的结构修饰居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鬼臼脂素C环进行结构修饰,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抗肿瘤效果。 式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及其4位取代衍生物,如结构式2 结构式2上式中R1为H、烷基、酯基或取代烷基,R2为CH3或H。对3α-溴-表苦鬼臼脂素进行了体外抑制L1210和KB细胞活性试验,并与阳性对照药品VP-16比较。3α-溴-表苦鬼臼脂素对L1210白血病细胞的IC50为0.0340μg/ml,而VP-16对L1210的IC50为0.642μg/ml,3α-溴-表苦鬼臼脂素对KB细胞的IC50为0.0521μg/ml,而VP-16对KB细胞的IC50为2.97μg/ml,抑制L1210和KB细胞活性均强于VP-16。鉴于此,我们以3α-溴-表苦鬼臼脂素为母体化合物,合成了4β-位醚、4β-位酯取代衍生物,并进行了体外抑制KB细胞和L1219白血病细胞活性试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上述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及其4位取代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鬼臼脂素结构中C环3-位立体选择性地引入取代基溴原子制备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然后以其为先导化合物,制备了4位取代衍生物。见反应式1。 反应式1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制备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以苦鬼臼脂素经脱水制备α-不饱和苦鬼臼脂素,采用Dalton反应,在含水的二甲砜中与溴代琥珀酰亚胺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制备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2)制备3α-4位取代的溴代表苦鬼臼脂素衍生物a.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在三氟化硼乙醚的催化下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与醇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制备4β-醚-3α-溴代苦鬼臼脂素;b.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在三氟化硼乙醚的催化下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与相应羧酸,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制备4β-酯-3α-溴代苦鬼臼脂素,或由酰氯直接与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反应制备构型保持的产物;c.以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为原料在1,2-二氯乙烷中经溴化氢作用,然后水解制备4’-去甲-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d.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在三氟化硼乙醚的催化下4’-去甲-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与醇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制备4’-去甲-4β-醚-3α-溴代苦鬼臼脂素。e.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在三氟化硼乙醚的催化下4’-去甲-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与相应羧酸,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制备4’-去甲-4β-酯-3-α-溴代苦鬼臼脂素。由鬼臼脂素C环不饱和化合物制备对应的羟卤化合物,同时在C环上引入羟基和卤素,可能成为C环上手性碳原子构型转换的潜在中间体,并由此可合成多类型的鬼臼脂素衍生物。不饱和双键的羟卤化反应方法有多种,考虑到内酯环的存在,我们采用NBS为卤化试剂,在含水的二甲亚砜中反应。以α-不饱和苦鬼臼脂素为起始原料,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收率很好的、高度立体选择性的对向加成产物,并在C环3-位引入取代基。在C环3-位引入取代基尚未见文献报道。对于反应所得到的立体选择性的羟卤化合物,其基团的位置、空间取向用一般的波谱分析方法难以完成。经培养单晶,采用X-光衍射图谱,确定了它的结构如结构式2(R=H)所示。单晶X-光衍射图谱见附图说明图1。为确定3α-溴-表苦鬼臼脂素和羧酸在二氯甲烷中三氟化硼乙醚催化下所得产物4-位取代基的空间取向,采用乙酰氯和3α-溴-表苦鬼臼脂素反应,可得到构型保持的4β-乙酯-3-α-溴代苦鬼臼脂素。采用乙酸和3α-溴-表苦鬼臼脂素在二氯甲烷中三氟化硼乙醚催化制备4-乙酯-3α-溴代苦鬼臼脂素。3-位手性碳原子的存在,4-位氢的不同取向会造成化学位移的差异。上述两化合物1HMNR图谱一致,说明所得化合物为同一化合物。由此表明3α-溴-表苦鬼臼脂素4-位形成碳正离子后,亲核试剂从正面进攻比从背面进攻遇到的立体位阻小,即在BF3Et2O催化下所得产物4-位取代基为β-取向。化合物理化性质,体外抑制KB细胞、L1210白血病细胞活性分别见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表一4β-酯-3α-溴代苦鬼臼脂素的理化性质 备注*C=0.5,CHCl3**ND means no data表二4β-酯-3α-溴代苦鬼臼脂素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表三4β-醚-3a-溴代苦鬼臼脂素的理化性质 备注*C=0.5,CHCl3**ND means no data表四4β-醚-3α-溴代苦鬼臼脂素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表五4’-去甲-4β-酯-3α-溴代苦鬼臼脂素的理化性质 备注*C=0.5,CHCl3**ND means no data表六4’-去甲-4β-酯-3α-溴代苦鬼臼脂素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表七4’-去甲-4β-醚-3α-溴代苦鬼臼脂素的理化性质 备注*C=0.5,CHCl3**ND means no data表八4β-酯-3α-溴代苦鬼臼脂素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实施例1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的制备将2.00g α-不饱和苦鬼臼脂素,90ml二甲亚砜,0.2ml水加入到250ml圆底烧瓶中,室温下通氮气,分批加入1.80g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液中固体逐渐溶解,继续反应3hr.后将反应液在剧烈搅拌下倾入盛有8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析出白色固体,搅拌0.5hr.,抽滤,固体反复用水洗涤,风干,得2.2g粗品。以氯仿-丙酮(14∶1)为洗脱剂,柱层析,得1.3g白色固体,收率52%。熔点105℃(dec.)。MS492(M+)元素分析C22H21BrO8·1/2H2O Calcd.C 52.69 H4.39 Found C 52.77 H 4.2920D=+66.4(C=0.5,氯仿)1HNMR(溶剂CDCl3)δ7.12(S,1H-5)6.70(S,1H-8)6.43(S,2H-2’,6’)6.0(d,2H-13)5.02(S,1H-4)4.50-4.64(dd,2H-11α,11β)4.53(d,1H-1)4.08(d,1H-2)3.85(S,3H-OCH3)3.75(S,6H-(OCH3)2)实施例24β-酯基-3α-溴表苦鬼臼脂素的制备通法以4β-乙酯-3α-溴表苦鬼臼脂素的制备为例方法1将3α-溴表苦鬼臼脂素300mg,二氯甲烷4ml,乙酰氯20滴加入到10ml圆底烧瓶中,室温搅拌。反应20hr.后转移至50ml的三角烧瓶中,用二氯甲烷稀释,加入20ml水,生成的盐酸用碳酸钡中和,过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过滤,拌和硅胶,采用乙酸乙酯-环己烷(3∶2)为洗脱剂柱层析,得20mg白色固体。收率9.2%。熔点173.2℃。MS534(M+)HR-MS C24H23BrO9Calcd.5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3α-溴代表苦鬼臼脂素及其衍生物,它们具有的结构如结构式2: *** 结构式2 上式中R↓[1]为H、烷基、酯基或取代烷基,R↓[2]为CH↓[3]或H。 对3α-溴-表苦鬼臼脂素进行了体外抑制L1210和KB细胞活性试验,并与阳性对照药品VP-16比较。3α-溴-表苦鬼臼脂素对L1210白血病细胞的IC↓[50]为0.0340μg/ml,而VP-16对L1210的IC↓[50]为0.642μg/ml,3α-溴-表苦鬼臼脂素对KB细胞的IC↓[50]为0.0521μg/ml,而VP-16对KB细胞的IC↓[50]为2.97μg/ml,抑制L1210和KB细胞活性均强于VP-16。鉴于此,我们以3α-溴-表苦鬼臼脂素为母体化合物,合成了4β-位醚、4β-位酯取代衍生物,并进行了体外抑制KB细胞和L1210白血病细胞活性试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维勇何勇张椿年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