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机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8729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试验机夹持装置,包括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的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夹持机构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液压驱动机构,所述的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油缸筒和活塞杆,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开设于基座上的燕尾槽形导槽、用于导向的压板和设置于压板之间的两个起夹持作用的夹持钳口,所述的两个夹持钳口的下端设置有导向板;所述的活塞杆与油缸筒之间组成上空腔体和下空腔体,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分别与上空腔体和下空腔体相连通的上液压油接头和下液压油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较大重量试件的夹持和试件的水平放入,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验机夹持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液压驱 动机构和加持机构的试验机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试验机加持装置在试件的重量比较小时,能够牢固和方便的对对试件进行 夹持,但是,如果时间的重量比较大,就不能对试件进行稳固的夹持。还有一点就是,现有的 试验机夹持装置只能把试件垂直的放入到夹持钳口上,不能并行的放入试样,这就造成试 样必须做成特定的尺寸才能满足要求,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设置有液压驱动机构和加 持机构的试验机夹持装置。本技术的试验机夹持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试验机夹持装置,包括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的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 夹持机构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液压驱动机构,所述的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油缸筒和活塞杆,其 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开设于基座上的燕尾槽形导槽、用于导向的压板和设 置于压板之间的两个起夹持作用的夹持钳口,所述的两个夹持钳口的下端设置有导向板; 所述的活塞杆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夹持钳口运动的推板,所述的活塞杆为中字形,所述的 活塞杆与油缸筒之间组成上空腔体和下空腔体,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分别与上空腔体和下 空腔体相连通的上液压油接头和下液压油接头。燕尾槽形导槽在基座上开设,燕尾槽形导 槽前端、后端和上端均开口,这样就使得试件能水平进入到两夹持钳口之间,有利于试件的 夹持。两夹持钳口通过设置于基座上的压板进行导航,进而实现两夹持钳口之间空腔的大 小;当两夹持钳口位于燕尾槽形导槽最下端时,其开口最大,当两夹持钳口位于燕尾槽形导 槽最上端时,其开口最小。活塞杆采用中字形结构,以便与油缸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两个空 腔,两个空腔通过与上液压油接头和下液压油接头的配合,实现了活塞杆的上下运动。本技术的试验机夹持装置,所述的燕尾槽形导槽上还设置有与夹持钳口配合 使用的衬板。衬板可对两夹持钳口进行导向,使两夹持钳口更加的方便上下运动。本技术的试验机夹持装置,所述的压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于基座上;所述的 油缸筒上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油缸后盖,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给油缸后盖进行定位的套, 该套通过定位螺钉与基座相固定。每个夹持钳口对应设置有两个压板,夹持钳口在运动的 过程中,导向部位始终位于两压板之间,这样就可保证夹持钳口有确定的运动轨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试验机夹持装置开设有燕尾槽形导槽, 且设置有位于燕尾槽形导槽内的两夹持钳口和驱动夹持钳口运动的液压驱动机构,实现了 对较大重量试件的夹持和试件的水平放入,利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更加的方便和便 捷;本技术的试验机夹持装置设置有驱动活塞杆运动的两个腔,使得对试件的夹持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固定螺钉,3压板,4衬板,5夹持钳口,6导向板,7推板,81上液压 油接头,82下液压油接头,9油缸筒,10油缸后盖,11活塞杆,12定位螺钉,13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试验机夹持装置,包括基座1、固定螺钉2、压板 3、衬板4、夹持钳口 5、导向板6、推板7、上液压油接头81、下液压油接头82、油缸筒9、油缸 后盖10、活塞杆11、定位螺钉12、套13。所示的基座1主要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在基座1 上开有燕尾槽形导槽和用于放置油缸筒9的腔体,基座上的燕尾槽形导槽上窄下宽,燕尾 槽形导槽三面开口,即在垂直于图1中所示的两侧面均开口,这样试件就可以水平放入到 两夹持钳口中,方便了试件的放置。两个夹持钳口 5设置在燕尾槽形导槽的内部空腔中,在 燕尾槽形导槽的内壁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衬板4和压板3,衬板4与夹持钳口 5相接触,实 现对夹持钳口 5的定位。压板3用于对夹持钳口 5的运动进行导向,每个夹持钳口 5对应 设置有两个压板3。每个夹持钳口 5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导向板6,在夹持钳口 5运动的过 程中,通过导向板6与压板3的配合,实现夹持钳口的定轨迹运动。燕尾槽形导槽的下部为放置油缸筒9的空腔,在油缸筒9的内部设置有中字形活 塞杆11,中字形活塞杆11与油缸筒9之间组成上空腔体和下空腔体,上液压油接头81和下 液压油接头82设置于基座1上且分别与上空腔体和下空腔体相导通。在油缸筒9的下部设 置有油缸后盖10,油缸后盖10起到密封作用,套13用于给油缸后盖10定位,套13通过定 位螺钉12固定在基座1上。本技术的试验机夹持装置在使用时,活塞杆11要向下运 动的过程中,液压油由上液压油接头81进入活塞杆11与油缸筒9组成的空腔中,液压油由 下液压油接头82排出,从而推动活塞杆11向下运动,这时两夹持钳口 5之间的距离最大, 放入试件即可;当夹紧试件的过程中,即活塞杆11向上运动,液压油由下液压油接头82进 入,由上液压油接头81排出,此时两夹持钳口 5之间的距离会逐渐减小,直至试件被夹紧。权利要求一种试验机夹持装置,包括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的基座(1)、设置于基座上的夹持机构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液压驱动机构,所述的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油缸筒(9)和活塞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开设于基座(1)上的燕尾槽形导槽、用于导向的压板(3)和设置于压板(3)之间的两个起夹持作用的夹持钳口(5),所述的两个夹持钳口(5)的下端设置有导向板(6);所述的活塞杆(11)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夹持钳口(5)运动的推板(7),所述的活塞杆(11)为中字形,所述的活塞杆(11)与油缸筒(9)之间组成上空腔体和下空腔体,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分别与上空腔体和下空腔体相连通的上液压油接头(81)和下液压油接头(8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槽形导槽上还设 置有与夹持钳口(5)配合使用的衬板(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验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3)通过固 定螺钉(2)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的油缸筒(9)上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油缸后盖(10),所 述的基座(1)上设置有给油缸后盖(10)进行定位的套(13),该套(13)通过定位螺钉(12) 与基座相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的试验机夹持装置,包括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的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夹持机构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液压驱动机构,所述的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油缸筒和活塞杆,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开设于基座上的燕尾槽形导槽、用于导向的压板和设置于压板之间的两个起夹持作用的夹持钳口,所述的两个夹持钳口的下端设置有导向板;所述的活塞杆与油缸筒之间组成上空腔体和下空腔体,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分别与上空腔体和下空腔体相连通的上液压油接头和下液压油接头。本技术实现了对较大重量试件的夹持和试件的水平放入,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G01N3/04GK201740536SQ20102023486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利辉, 脱翠华, 魏俊磊 申请人: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验机夹持装置,包括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的基座(1)、设置于基座上的夹持机构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液压驱动机构,所述的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油缸筒(9)和活塞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开设于基座(1)上的燕尾槽形导槽、用于导向的压板(3)和设置于压板(3)之间的两个起夹持作用的夹持钳口(5),所述的两个夹持钳口(5)的下端设置有导向板(6);所述的活塞杆(11)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夹持钳口(5)运动的推板(7),所述的活塞杆(11)为中字形,所述的活塞杆(11)与油缸筒(9)之间组成上空腔体和下空腔体,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分别与上空腔体和下空腔体相连通的上液压油接头(81)和下液压油接头(8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辉脱翠华魏俊磊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