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自行车架用支架角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8224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自行车架用支架角度调节装置,装置包括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均为碗体结构,在第一调节体的碗体底部设置一个贯穿碗体侧壁的安装槽,在碗体的上表面沿圆周边缘均匀设置若干定位孔,第一调节体通过所述安装槽固定在自行车架的U形架的立柱上;在第二调节体的碗体的外壁一侧设置一个安装孔,在所述第二调节体的碗体的上表面沿圆周边缘均匀设置若干定位柱,第二调节体通过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配合安装在第一调节体上,在所述安装孔内安装自行车架的支架杆。该装置结构简单,调节过程简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自行车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车载自行车架上支 架之间角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的普及率也大大增加。许多家庭在外出旅 游或者运动时,往往会在汽车上安装行李架,进行装置或者携带一些行李、运动设备等物 品,然而这些行李架大多固定在汽车的顶棚上,如果使用它们装载自行车很不方便。通常 使用轿车携带自行车时,人们将自行车的后轮或前轮放在三厢车的后备箱内,另一部分伸 出车外,不但不安全,而且也不是很方便,常常会担心自行车被甩出车外,并且一些两厢车 或SUV等车辆由于没有支出的后备箱,因而无法携带自行车。现在市场上出现一种车载式 自行车架,这些自行车架固定在两厢车后车门上,这样便可以在车架上放置自行车,从而解 决了两厢车无法携带自行车的问题,但是各种车型的高度不同,有时需要调节自行车架中 支架杆之间的角度并对支架杆进行固定,用来适应各种车型的需要,保证自行车架在各种 车型上安装的稳定性。通常车载式自行车架上使用转轴来调节支架杆之间的角度,可是 这些转轴结构复杂,安装拆卸麻烦,无法满足便携折叠的效果。2007年10月24日公告的 CN200964078Y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车尾掉挂式自行车架,该自行车架 包括上支架、下支架、连接转轴、挂带、绑定带和挂钩等部件,其中连接转轴用来调节上支架 与下支架之间的角度,连接轴由锁定手柄、左端盖、挂杆转轴、下支架轴、上支架轴和右端盖 通过中心轴依次连接而成,下支架轴的两侧均设有锁定的锯齿,上支架转轴、挂杆转轴与下 支架轴的相对面上均设有与之对应的锯齿,左端盖与上支架转轴之间的中心轴上设有顶住 下支架轴的弹簧,右端盖与下支架之间的中心轴上设有顶住上支架转轴的弹簧。该连接转 轴可以调整支架之间的角度,并可以定位固定支架,但是连接转轴不仅结构复杂,制作成本 高,并且该转轴无法拆除,携带时整个自行车架所占体积太大,不使用时占据大量的汽车后 备箱空间,而且该转轴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调节时如果将支架之间的角度调节的过小则 需重新转一圈,操作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载自行车架支架中支架角度调节装 置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并且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载自行车架用支架角 度调节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调节过程简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这样一种车载自行车架用支架角度调 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所述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均为碗体 结构,在第一调节体的碗体底部设置一个贯穿碗体侧壁的安装槽,在碗体的上表面沿圆周 边缘均勻设置若干定位孔,第一调节体通过所述安装槽固定在自行车架的U形架的立柱 上;在所述第二调节体的碗体的外壁一侧设置一个安装孔,在所述第二调节体的碗体的上表面沿圆周边缘均勻设置若干定位柱,第二调节体通过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配合安 装在第一调节体上,在所述安装孔内安装自行车架的支架杆。操作时,根据所需支架杆的与 U形架之间的角度,调节第二调节体中安装孔与U形架上立柱之间的角度,然后将第二调节 体上的定位柱插入第一调节体上的定位孔内,将支架杆插入安装孔内便可以实现支架杆与 U形架之间角度的定位,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调节体的安装槽的底面上设置一个通孔,在所述第二调节 体的碗体底部设置一个通孔,在U形架的立柱上设置一个通孔,螺栓穿过第一调节体、第二 调节体和U形架的立柱上的通孔将几者连接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第一调节体与U形 架立柱之间的固定,而且提高第二调节体与第一调节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自行车架的 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节体上的安装孔与第二调节体上的通孔相贯,所述支架杆 安装端的外壁上设置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支架杆上的通孔连接支架杆与第二调节体。利用 螺栓将第二调节体与支架杆连接在一起,可以防止支架杆从第二调节体的安装孔内滑出, 降低安全隐患。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调节体碗体的外壁上边缘设置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 位置与所述定位孔对应,在所述第二调节体碗体的外壁上边缘设置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 槽的位置与任一定位柱对应。在调节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之间的定位时,定位柱和定 位孔未必能够对齐,在碗体外壁上设计定位槽,这样只要将第一和第二调节体的定位槽对 齐便可以将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使安装更加简便。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的端部为半圆球体,根部为圆柱体。这样由于定位柱较多, 将定位柱的端部设计为半圆球体,在将定位柱插入定位孔时,可以方便定位柱滑入定位孔, 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所需支架杆的与U形架之间的角度,调节第二调节 体中安装孔与U形架上立柱之间的角度,然后将第二调节体上的定位柱插入第一调节体上 的定位孔内,将支架杆插入安装孔内便可以实现支架杆与U形架之间角度的定位,本实用 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第一调节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调节体在另一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调节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车载自行车架用支架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体1、 第二调节体2,所述第一调节体1和第二调节体2为碗体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调节体 1碗体的上表面沿圆周边缘设置若干定位孔9,在第一调节体1碗体上边缘对应所述定位孔9设置定位槽8,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调节体1碗体的底部设置一个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 10贯穿碗体的外壁,在安装槽10的底面设置一个通孔5。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二调节体2 碗体的底部设置一个通孔5,通孔5端部的内表面与六角螺栓3的头部相配合,在碗体的外 壁上设置一个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与通孔5相贯,在所述第二调节体2碗体的上表面 沿圆周边缘设置若干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柱,在所述第二调节体2碗体外壁上边缘对应所 述定位柱11设置定位槽8,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柱11的端部为半圆球体,根部为圆柱体。 将第一调节体1通过安装槽10设置在U形管的立柱7上,U形管的立柱7上设有与第一调 节体1上通孔对应的通孔5,将第二调节体2通过定位柱11和定位孔9之间的配合安装在 第一调节体1上,由于第一调节体1和第二调节体2碗体的上边缘上设有定位槽8,只要将 定位槽8对齐便可以方便将定位柱11插入定位孔9。将支架杆4插入第二调节体2的安装 孔12内,并在支架杆4的安装端外壁设置通孔5,用螺栓3依次分别穿过第二调节体2、支 架杆4、第一调节体1、U形管的立柱7上的通孔5,螺栓3的头部限制在第二调节体2通孔 端部的内表面内,利用手拧式塑料螺母6将上述几者固定。 使用时拧开螺栓,根据支架杆所需的角度,转动第二调节体,调节支架杆的角度, 然后将第二调节体上的定位柱插入第一调节体上的定位孔,最后拧紧螺母并可以实现支架 杆的调节和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可以保证支架杆安装时的稳定性。权利要求一种车载自行车架用支架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调节体(1)和第二调节体(2),所述第一调节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自行车架用支架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调节体(1)和第二调节体(2),所述第一调节体(1)和第二调节体(2)均为碗体结构,在第一调节体(1)的碗体底部设置一个贯穿碗体侧壁的安装槽(10),在碗体的上表面沿圆周边缘均匀设置若干定位孔(9),第一调节体(1)通过所述安装槽(10)固定在自行车架的U形架的立柱(7)上;在所述第二调节体(2)的碗体的外壁一侧设置一个安装孔(12),在所述第二调节体(2)的碗体的上表面沿圆周边缘均匀设置若干定位柱(11),第二调节体(2)通过定位柱(11)与所述定位孔(9)之间的配合安装在第一调节体(1)上,在所述安装孔(12)内安装自行车架的支架杆(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普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纽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