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8110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电容器,特别是指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该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为弧形过渡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藉由对内电极尖端的弧形处理来达到避免尖端放电现象产生的目的,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及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电容器,特别是指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都是长方形结构,具有四个呈直角的角,在对 产品进行检测时,会发现尖端放电现象,影响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及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特殊的陶瓷电容器的 内电极,藉由对内电极尖端的弧形处理来达到避免尖端放电现象产生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该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为弧形 过渡角。优选地,所述弧形过渡角为圆角。更优选地,所述圆角的半径与所述矩形电极本体的较长边的长度的比值为 1 25-1 10。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陶瓷电容器的内 电极图形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藉由对内电极尖端的弧形处理来达到避免尖端放电现象产生的目的, 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及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弧形过渡角优选为圆角,不但可最好地避免尖端放电现象,且加工工艺也较为简 单,降低生产成本;圆角的半径与矩形电极本体的较长边的长度的比值优选为1 25-1 10,是为了 在产品容量与避免尖端放电现象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该比值过大会造成电极图形的有效面 积减少,限制产品的容量设计,所以该比值不能太大,同时要保证最大程度上避免尖端放电 现象的产生,该比值也不能太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具体实施方式一陶瓷电容器0603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10,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11 为圆角,圆角半径为0. 1mm。具体实施方式二陶瓷电容器1206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20,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21 为圆角,圆角半径为0. 2mm。具体实施方式三陶瓷电容器1210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30,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31 为圆角,圆角半径为0. 2mm。具体实施方式四陶瓷电容器1812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40,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41 为圆角,圆角半径为0. 2mm。具体实施方式五陶瓷电容器2225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50,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51 为圆角,圆角半径为0. 3mm。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 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 的行为。权利要求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为弧形过渡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过渡角为圆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的半径与所述 矩形电极本体的较长边的长度的比值为1 25-1 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电容器,特别是指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该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为弧形过渡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藉由对内电极尖端的弧形处理来达到避免尖端放电现象产生的目的,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及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文档编号H01G4/005GK201758078SQ201020232570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张天然, 张子山 申请人: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为弧形过渡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山张天然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